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戎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血清
  • 2篇化疗
  • 2篇吉西他滨
  • 2篇CEA
  • 2篇肠癌
  • 1篇多柔比星
  • 1篇多柔比星脂质...
  • 1篇血清IL-6
  • 1篇血清VEGF
  • 1篇胰腺
  • 1篇胰腺肿瘤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粘液
  • 1篇粘液囊肿
  • 1篇脂质体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组织

机构

  • 7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陈戎
  • 5篇伍尚标
  • 5篇苏榕
  • 3篇李志发
  • 2篇黄隽
  • 2篇杨澄宇
  • 2篇唐毅
  • 2篇骆曦图
  • 1篇全天一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癌中血清IL-6、IL-10、CEA和CA19-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与分期的关系,寻找与胃癌临床分期相关的生物学指标,为胃癌的免疫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60例胃癌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6、IL-10、CEA和CA19-9的水平,并比较术前1天、术后7天以及不同分期间的各指标变化。结果:胃癌组术前各血清指标均与术后及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提示IL-6在4期显著高于前3期;2期和3期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1期(P<0.01);IL-10在4期的水平高于1~3期患者(P<0.01),但1期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EA在4期水平则显著高于其他3期(P<0.01),但1~3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CA19-9随着分期不断升高,但各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6同胃癌的发展密切相关,而IL-10揭示患者的免疫状态,两者可成为反映胃癌进展及预后的新标志物。
陈戎伍尚标
关键词:胃癌IL-10CEACA19-9肿瘤标记物
微小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在直肠癌组织与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提取60例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总RNA,对标本中MicroRNA表达状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对其他20例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应用问题分析(PAM)法进行定性判断。结果在直肠癌发生过程中有41种MicroRNA表达量显著下降(<0.66)。对20例直肠癌组织应用PAM法进行定性判断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MicroRNA与直肠癌联系密切,可以成为直肠癌早期预测和诊断的有效手段。
伍尚标陈戎全天一李志发
关键词:微小RNA实时荧光定量PCR
吉西他滨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吉西他滨联合脂质体多柔比星化疗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39例晚期肝癌患者,选择吉西他滨1 000 mg/m2联合乙烯二纯化多柔比星脂质体30 mg/m2。第8天进行同等剂量化疗(A组)。间隔1个月进行1个疗程,共3个疗程。并以47例5-氟尿嘧啶(1 g)、表柔比星(40 mg)、吡柔比星(80 mg)联合的传统化疗作为对照组(B组)进行疗效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生存率。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的B组(1%以及0(P<0.05);A组化疗后AFP水平较化疗前和B组显著下降(P<0.05);A组没有出现急性肾衰、腹腔感染以及骨髓抑制等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结论晚期肝癌应用吉西他滨联合脂质体多柔比星联合化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改善肝功能,是晚期肝癌化疗的有效方案。
陈戎伍尚标苏榕
关键词:吉西他滨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化疗生存率
9例阑尾粘液囊肿的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阑尾粘液囊肿的术前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9例阑尾粘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作一小结。结果阑尾粘液囊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B超、CT检查可见囊性包块,手术切除效果好。结论阑尾粘液囊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提高警惕,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对术前诊断有很大帮助。
唐毅苏榕杨澄宇骆曦图陈戎黄隽
关键词:阑尾粘液囊肿
结肠癌患者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30例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含量,用放射免疫法分析CEA含量,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含量并用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结肠癌组患者VEGF、CEA和C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RP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肠癌组VEGF和CEA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6%、66.8%和93.2%。结论: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可提高结肠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为结肠癌患者术前临床诊治和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帮助。
伍尚标陈戎苏榕李志发
关键词:结肠肿瘤癌胚抗原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01—2008年收治的8例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是30.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乳腺肿物,经手术病理确诊,从出现症状到临床确诊的时间2~5个月。6例患者Ⅱ期,2例Ⅳ期。患者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并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发病年龄轻,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与一般乳腺癌相同。治疗原则与普通乳腺癌相同,但需考虑胎儿因素。
唐毅苏榕杨澄宇骆曦图陈戎黄隽
关键词:乳腺癌妊娠哺乳期
胰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S-1)化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0例胰腺癌根治术患者予吉西他滨和替吉奥胶囊(S-1)联合化疗,2周1个疗程,每疗程第1天静脉滴注700 mg/m2吉西他滨,并连续7 d口服替吉奥胶囊每日50 mg/m2,之后停药1周,共10个疗程,并与20例单纯手术患者进行疗效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生存率。结果化疗组中位生存期33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P<0.05);化疗组2年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7.4%和3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4%和15.3%(P<0.05);化疗组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化疗前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化疗组化疗毒副反应WHO分级多为II,I级,未出现IV级毒副反应者。结论胰腺癌根治术后予吉西他滨和S-1联合化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毒副反应较轻,是胰腺癌根治术后有益的辅助治疗方案。.胰腺肿瘤专题研究.
陈戎伍尚标苏榕李志发
关键词:吉西他滨术后辅助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