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敏箴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市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上颌
  • 3篇上颌窦
  • 3篇提升术
  • 2篇义齿
  • 2篇覆盖义齿
  • 1篇蛋白
  • 1篇血小板
  • 1篇义齿修复
  • 1篇上前牙
  • 1篇上颌窦底
  • 1篇上颌窦底提升
  • 1篇上颌窦底提升...
  • 1篇上颌窦内提升
  • 1篇上颌窦内提升...
  • 1篇上颌窦外提升
  • 1篇上颌窦外提升...
  • 1篇社会后果
  • 1篇前牙
  • 1篇轻度
  • 1篇球帽附着体

机构

  • 5篇常州市口腔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疾病预...
  • 1篇常州市中医医...

作者

  • 7篇陈敏箴
  • 2篇解永富
  • 2篇谢慧
  • 2篇刘勤
  • 1篇汪国海
  • 1篇商玲燕
  • 1篇何家才
  • 1篇顾静怡
  • 1篇曹寅
  • 1篇金曙青
  • 1篇董凯丽

传媒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肩台形态对前牙全瓷冠疲劳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两种肩台形态设计对前牙全瓷冠疲劳特性的影响,为全瓷冠的临床设计、制作以及使用寿命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上中切牙及其全瓷冠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有限元获得的应力、应变结果,使用ANSYS Workbench 13.0软件下研究全瓷冠的循环疲劳特性。结果:载荷在90~130N范围内时,90°肩台在承受94.3N循环载荷时全瓷冠颈部肩台出现疲劳损坏,疲劳循环次数为1.95×107次;135°凹形肩台承受110N循环载荷时全瓷冠颈部肩台出现疲劳损坏,疲劳循环次数为2.18×107次。结论:在临床进行全瓷冠修复时应尽量采用135°凹形肩台设计,同时注意合理调整牙合力,从而提高全瓷冠的疲劳寿命。
顾静怡陈敏箴董凯丽金曙青曹寅
关键词:全瓷冠
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 :评价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platelet rich fibrin,I-PRF)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促进成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于江苏省常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上颌后部磨牙或前磨牙单颗缺失可用骨高度3~5 mm,需进行上颌窦外提升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A组窦底填塞Bio-oss骨粉,B组窦底填塞Bio-oss骨粉+I-PRF混合物。拍摄锥形束CT(CBCT),于术前测量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测量新生骨高度(new formed bone height,NFBH),并于术后4个月进行二期手术,术后6个月修复时测量ISQ值,比较2组成骨效果。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裂开等。CBCT检查显示,术前、术后12个月2组间RB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A组RBH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4个月,A组ISQ值显著高于B组(P<0.05),而术后6个月2组ISQ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PRF在上颌窦底外提升术中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增强成骨效果。
谢慧解永富刘勤商玲燕陈敏箴
关键词:上颌窦外提升骨再生
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上颌窦骨分隔的临床CBCT研究
目的:上颌后牙区牙种植常常会因为剩余骨量不足而需要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本研究拟通过术前详细的CBCT检查,分析其解剖结构,以及与临近区域种植体的关系,研究上颌窦骨分隔的发生率、发生位点以及结构特点,并探究上颌窦骨分隔与上颌...
陈敏箴
关键词:上颌窦CBCT上颌窦底提升术
文献传递
常州地区人群上颌窦内提升中的窦底骨性分隔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研究常州地区人群上颌窦底骨性分隔的发生率、部位和形态学特点,探讨上颌后牙缺失与骨性分隔的关系,以及对上颌窦内提升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124例研究对象,于术前拍摄锥形束CT(CBCT)并生成相关数据,以NNT软件测量,获取上颌窦底骨分隔的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4例患者中,42例(33.87%)存在上颌窦骨性分隔;248个上颌窦中,68个存在骨性分隔(27.42%),其中45个骨性分隔出现于上颌窦中部(66.18%),15个出现在后部(22.06%),8个出现在前部(11.76%)。窦分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是否缺牙无关。结论:通过CBCT可以观察到上颌窦底骨性分隔的位置、形态,最大限度地预判手术的难易程度,提高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成功率。
陈敏箴解永富谢慧汪国海何家才
关键词:上颌窦锥形束CT上颌窦内提升术
烤瓷桩核冠修复上前牙轻度错猞畸形的临床观察
2009年
很多人对自己的牙不满意,主要是上前牙的问题(错胎畸形),患者常常因为这个缺点而影响交际、就业及恋爱,甚至使部分患者产生自卑感,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两年来对25例上前牙轻度错胎畸形,包括排列不齐、各方向的错位、深覆胎、深覆盖等患者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截冠后进行烤瓷桩核冠修复,取得较好的效果。
陈敏箴
关键词:上前牙社会后果根管治疗自卑感
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患者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常州市口腔医院实60例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种植修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固位力稳定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固位力稳定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的修复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提高义齿固位力稳定性和更好地恢复口腔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雯雅刘勤陈敏箴
关键词:覆盖义齿精细化护理固位力护理满意度
保留残冠残根进行球帽附着体式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估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保留残冠残根进行球帽附着体式覆盖义齿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KennedyⅠ类缺失的患者,保留残冠残根,进行球帽附着体式覆盖义齿修复治疗,并经1~2年的临床观察。结果4例1个月复查发现边缘性龈炎,2例牙周袋加深,牙齿松动度增加,经临床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复查时均未发现异常。
陈敏箴
关键词:残冠残根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