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璐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甜菜褐斑病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 1994年
- 田间人工接菌试验表明,甜菜褐斑病三个不同发病期,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率受损失的程度,依病情指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在经济允许损失程度下依据相应产量损失回归方程得出了不同生产水平的防治指标。
- 邱荣芳刘永江陈新璐谢惠琴张素珍
- 关键词:甜菜褐斑病
- 新疆棉花主要害虫对几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被引量:17
- 2004年
- 从1992至1998年,分别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和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新疆主要棉区的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基本处于敏感阶段,棉蚜对各种药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棉叶螨对有机磷类杀虫剂已产生低至中等水平的抗药性,对杀螨剂仍处于敏感阶段,根据敏感性测定结果和新疆棉花种植特点,对延缓和治理新疆棉花主要害虫抗药性进行了探讨。
- 徐遥杨秀荣芮昌辉王惠珍陈新璐
- 关键词:棉花害虫杀虫剂抗药性棉蚜棉叶螨
- 石河子甜菜苗期病害药剂防治研究
- 1991年
- 室内试验表明,不同药剂对石河子甜菜苗期病害的Phoma betae等4种致病菌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其中福美双对4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种子重量0.8%的福美双、土菌消和敌克松拌种,防治效果分别为76.9%,63.1%和55.4%,福美双分别与土菌消和敌克松按1:1混合后拌种,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用福美双、土菌消和敌克松拌种,进行防治示范,三者无显著差异,但以福美双效果最好,防效达61.5%。
- 邱荣芳刘永江陈新璐谢惠琴张素珍
- 关键词:甜菜苗期病害药剂防治
- 石河子甜菜褐斑病发生和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2
- 1994年
- 1989—1993年系统调查和分析表明,石河子地区甜菜褐斑病发生早晚和流行强度,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强弱、田间菌源数量和环境因素。同一品种,在菌源数量相同、栽培条件相对一致情况下,生长期间的气温左右着病害的潜育期,进而影响病害的发生发展速度;病害发生的早晚则取决于前期的降雨,病害的流行则取决于中后期的降雨次数和降雨量。
- 邱荣芳刘永江陈新璐谢惠琴张素珍
- 关键词:甜菜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