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东
- 作品数:52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胡桃夹征的诊治分析
- 左肾静脉胡桃夹征(nutcracker syndrome)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renal entrapment syndrome),它是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行径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
- 张鸿坤李鸣金炜陈旭东潘松龄
- 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血尿蛋白尿精索静脉曲张
- 文献传递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探讨
- 肺动脉栓塞(puimonary embolism,PE)的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还可以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是导致肺动脉栓塞的最主...
- 陈旭东
- 文献传递
-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总结2001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29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以下标准将患者分为三组:(1)有主动脉硬化性穿透性溃疡;(2)血压不易控制;(3)持续胸背部不适。符合上述任何一项的患者入选为腔内治疗组(13例),其余患者归入药物治疗组(16例)。腔内治疗组采用降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药物治疗组只接受降压、止痛等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本组2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89个月,平均(19±16)个月,药物治疗组16例患者3例病情进展为夹层予支架治疗,2例突发主动脉破裂而死亡,疾病恶化率为31.25%,死亡率为12.5%;腔内支架治疗组13例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夹层复发、支架移位及其他并发症。总共置入覆膜支架16个。结论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疾病恶化率高,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李栋林张鸿坤金炜陈旭东田路李鸣
-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主动脉
- 东菱迪芙治疗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
- 目的评价东菱迪芙(Batroxobin)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预先制定的标准,随机选择71例患者,按照规定方案治疗,测定和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下肢的肿胀感、疼痛感显著改善:肢...
- 陈旭东李鸣金炜
- 文献传递
- 骨髓源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临床应用
- 严重的肢体缺血,尤其是下肢缺血,往往是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动脉狭窄闭塞和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对于前者,目前临床治疗常以介入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只适用于远端流出道通畅者)。但对于远...
- 张鸿坤金炜李鸣单平赵海格陈旭东
- 文献传递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 严重的肢体缺血,尤其是下肢缺血,往往是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动脉狭窄闭塞和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对于前者,目前临床治疗常以介入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只适用于远端流出道通畅者)。但对于远...
- 张鸿坤李鸣金炜单平赵海格陈旭东田路潘松龄
- 文献传递
- 减速伤所致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治分析
- 目的总结减速伤所致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例本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传统经胸手术和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术的疗效。结果 8例均经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未手术2例中1例死亡1例出院后失访,传统经胸手术2例...
- 李鸣汪忠镐赵海格潘松龄金炜单平张鸿坤陈旭东
- 文献传递
- 消脱止-M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消脱止-M的主要成分是草木犀流浸膏,系目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v,CVI)的常用药物。为了了解该药对CVI的疗效,探索合理用药方法,我们对其作了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单平李鸣金炜张鸿坤赵海格陈旭东田路潘松龄
- 关键词: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消脱止-M疗效观察常用药物用药方法流浸膏
- 骨髓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临床应用
- 严重的肢体缺血,尤其是下肢缺血,往往是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动脉狭窄闭塞和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目前临床上对于远端流出道通畅者常以介入支架和外科术治疗,对于远端流出道闭塞者和糖尿病足...
- 张鸿坤李鸣封华金炜赵海格陈旭东田路
- 关键词:肢体缺血微血管病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文献传递
-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基因6936A/G多态性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了解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基因6936A/G多态性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EPCR在DVT形成中的重要性.方法 用ELISA法检测65例DVT患者和71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血浆可溶性EPCR(sEPCR)水平;提取血细胞中的DNA,PCR扩增后将目的 片段EPCR基因直接测序,分析EPCR基因第6936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中,AG基因型组血浆sEPCR水平[(0.97±0.32)ng/L]明显高于AA基因型组[(0.61±0.24)ng/L](P<0.01);DVT患者组中AG基因型组[(0.87±0.21)ng/L]亦明显高于AA基因型组[(0.50±0.18)ng/L](P<0.01).②DVT组的血浆sEPCR水平[(0.68±0.32)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54±0.22)ng/L](P<0.05).③EPCR基因6936位点AG基因型分布频率DVT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④AG基因型患DVT的危险性较AA基因型高(OR=2.75,95%可信区间为1.04~7.30)(P<0.05).结论 血浆sEPCR水平与EPCR基因6936A/G多态性有关.DVT患者血浆sEPCR水平较正常人增高.EPCR基因6936 AG基因型者可能患DVT的风险高.
- 陈旭东田路郑诚飞李鸣金炜王晓辉潘松龄
- 关键词: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