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星若

作品数:62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细胞
  • 12篇致癌
  • 11篇突变
  • 8篇MNNG
  • 7篇细胞色素
  • 7篇VERO细胞
  • 6篇诱变
  • 6篇肿瘤
  • 6篇基因
  • 5篇多酚
  • 5篇羊膜
  • 5篇诱变剂
  • 5篇致癌物
  • 5篇质粒
  • 5篇活性
  • 5篇DNA
  • 5篇茶多酚
  • 4篇亚硝基
  • 4篇化学致癌
  • 4篇SOS

机构

  • 62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大庆职工医学...
  • 1篇杭州医学高等...

作者

  • 62篇陈星若
  • 52篇余应年
  • 13篇金中初
  • 7篇王良君
  • 7篇张小山
  • 6篇冯朝晖
  • 5篇冯磊
  • 4篇孙雪敏
  • 4篇梅汝焕
  • 4篇施正政
  • 4篇郭峻
  • 4篇钱瑛
  • 4篇张丽燕
  • 3篇罗建红
  • 3篇钱晶
  • 3篇朱永平
  • 3篇秦文清
  • 3篇方明
  • 2篇董海涛
  • 2篇丁辰

传媒

  • 20篇癌变.畸变....
  • 9篇中国病理生理...
  • 9篇中国药理学与...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浙江医科大学...
  • 3篇卫生毒理学杂...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4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10篇1996
  • 5篇1995
  • 4篇1994
  • 9篇1993
  • 3篇1992
  • 4篇1991
  • 5篇1990
  • 4篇1989
  • 6篇198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杂氮胞苷和甲基硝基亚硝胍处理细胞DNA中5-甲基胞嘧啶含量的HPLC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azaCR及MNNG处理的FL、Wish及Vero-E6细胞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mC)含量进行直接测量。结果表明5—aza CR(2×10^(-6)mol/L)处理细胞DNA的~mC含量较对照细胞为低(P<0.01),但在MNNG处理的FL细胞(5×10^(-6)及1×10^(-5)mol/LMNNG)及Wish和Vero-E6细胞(2及3.3×10^(-5)mol/L MNNG)中,DNA的~mC含量与对照并无差异(P>0.05)。这与用HpaⅡ限制性片段长度放射活性分析法检测新复制DNA甲基化状态的结果一致。认为文献中关于细胞DNA低甲基化是化学致癌启动过程普遍规律的结论是由于实验设计的内在缺陷所致。
施正政余应年陈星若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致癌物
细胞色素P450调节剂对DNA加合物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人羊膜上皮细胞FL系分别接触a-萘黄酮(0.6mmol·L ̄(-1))β-萘黄酮(20pmol·L ̄(-1))24h后,再用苯并(a)芘[B(a)P,10umol·L ̄(-1)]处理24h,用32P后标记技术测定以B(a)-DNA加合物。结果发现,阳性对照组,a-萘黄酮预处理组及β-萘黄酮预处理组加合物的量分别为(加合物个数/10’个核苷酸):4.7±0.2(100%),1.8±0.9(38.3%),16.0±2.2(340.1%).该实验结果直接显示了纳胞色素P450调节剂对肿瘤发生影响的作用水平。亦为药物对致癌物代谢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王良君余应年陈星若
关键词:DNA加合物
带蒂菱壳等16种中药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CM891回复突变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1993年
大量研究证明,肿瘤的形成要经过始动和促进两个阶段,始动与细胞突变密切相关。为开辟肿瘤化学预防新途径,使突变物失活或抑制突变过程的抗突变研究,近10年来方兴未艾。中药是我国的宝贵医学遗产,近年来的研究正揭示其在拮抗或抑制突变作用上的独特优势。中药成分复杂,可因产地、采摘季节及提取溶剂的不同,抑制突变的效果不尽一致。鉴于不同的抑制因子在突变、癌变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因此可用不同检测系统的不同作用模式来证实对各种致突变物或致癌物的抑制效应。本实验以大肠杆菌CM891为测试菌株,通过抑制突变。
郭峻金中初梅汝焕陈星若
关键词:中草药大肠杆菌突变药理学
二烯丙三硫的抗诱变作用被引量:3
1989年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大蒜具有防癌、抗癌作用。二烯丙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TS)是人工合成的大蒜油5种成分中的主要成分,性质稳定。本研究应用大肠杆菌色氨酸营养缺陷株探讨了二烯丙三硫对诱变物和(或)致癌物MNNG、4-NQO诱变性的拮抗作用。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1.菌株和培养基大肠杆菌色氨酸营养缺陷株E.coli WP2 trp^-和E.coliWP2 trp^- uvrA^-系Bridges教授1987年赠。
张岳生陈星若余应年
关键词:二烯丙三硫抗诱变大蒜
pZ189质粒DNA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被引量:2
1998年
报道了含SV40复制起点的质粒DNA在真核细胞抽提物中进行复制的DNA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在外源性蛋白质SV40大T抗原(SV40Tag)的参与下,穿梭质粒pZ189能在猴肾vero细胞胞浆抽提物中,利用其中参与体内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成分,有效地进行体外DNA复制.从而为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模型.
冯朝晖余应年陈星若
关键词:穿梭质粒真核细胞DNA
MNNG诱发的遗传不稳定vero细胞中错配修复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在MNNG诱发的延迟发生的,以非定标性突变形成为特征的遗传不稳定vero细胞抽提物中,应用凝胶阻滞和体外错配修复技术,发现仍存在特异性针对G·T的错配结合蛋白,能选择性识别并结合DNA中的G·T错配;同时发现在该细胞核抽提物中G·T错配能被有效、特异地修复成G·C。经与正常vero细胞比较,证实二者功能均无缺陷。从而排除了MNNG通过对错配结合蛋白及G·T错配修复功能的损伤而诱发细胞遗传不稳定的可能机制。
冯朝晖余应年陈星若
关键词:MNNG诱发VERO细胞
HeLa-MSH2-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1997年
凝胶阻滞实验证实转染了本实验室构建的hMSH2反义RNA表达质粒的HeLa细胞(HeLa-MSH2-细胞),其细胞抽提物中C·T碱基对和A·C碱基对错配结合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该细胞系细胞与母本HeLa细胞在生长速率方面无差异,但经十几次传代后,其生长速率加快约两倍,出现了次磺酸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自发突变率升高,但不存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yanidine,MNNG)耐受。认为hMSH2蛋白在错配修复系统中起了错配识别和结合作用,但该基因的突变不能完全解释道传性非息向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poiscolorectalcarcinoma,HNPCC)病人来源的细胞系的生物学改变。
钱瑛余应年陈星若罗建红谢海洋
关键词:结肠肿瘤细胞生物学HMSH2RNA
甲基硝基亚硝胍诱发的遗传不稳定Vero细胞中错配结合蛋白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应用凝胶阻滞技术(gelretaldation),在甲基硝基亚硝胍(MNNG)诱发的遗传不稳定的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抽提物中,发现存在特异性针对G·T的错配结合蛋白(mismatchbindingprotein),能选择性识别DNA中的G·T错配,并与之结合.经与正常Vero细胞相比较,证实其功能并无缺陷。从而排除了MNNG通过对错配结合蛋白功能的损伤而诱发细胞遗传不稳定的可能机制。
冯朝晖余应年张小山陈星若
关键词:MNNG细胞遗传错配修复
用^32P后标记法检测固定组织(细胞)及石蜡包埋组织中DNA加成物
1994年
大鼠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B(a)P48h后,取出肝脏,分为两半分别在新鲜时及经福尔马林固定后;或在新鲜时及经石蜡包埋后,分别用32P后标记法检测其DNA加成物,结果分别可分离到1个和5个加成物斑块,其相对加成物标记量(RAL))有很好的剂量-效应依赖性关系,经统计学处理后,相同剂量点上加成物的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B(a)P处理后的FL细胞,再经福尔马林-磷酸盐缓冲液固定后,可分离到4个加成物斑块,其RAL有良好的剂量-效应依赖性关系。提示;固定组织(细胞)和石蜡包埋组织中RNA加成物的定性和定量均无明显的变化;32P后标记法亦可运用于固定组织(细胞)和石蜡包埋组织中DNA加成物的检测。
王良君余应年陈星若
关键词:石蜡包埋
细胞DNA低甲基化是否为化学致癌启动过程的必经途径?被引量:3
1989年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研究化学致癌物对人羊膜FL细胞新合成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发现弱遗传毒性致癌物5-杂氮胞苷和L-乙硫氨酸可抑制HpaⅡ识别位点的甲基化,但是强诱变剂/致癌剂MNNG和黄曲霉素B_1对同一顺序DNA的甲基化却没有作用。所以抑制哺乳类DNA的胞嘧啶甲基化是部分而非全部致癌剂的特殊致癌启动机制。
施正政余应年陈星若
关键词:DNA甲基化化学致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