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
- 作品数:77 被引量:242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教室地板式升降桌椅
- 本实用新型属于桌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室地板式升降桌椅。其包括升降桌和可折叠椅;升降桌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地面板、两平行设置的剪叉式连杆机构、书箱和绘图桌面;单个剪叉式连杆机构的一个端部和地面板固定连接,另一个端部和地面板...
- 陈毅
- 文献传递
- “中国模式”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反思与前瞻被引量:1
- 2014年
- "国家引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在迈向现代国家进程中表现出的显著特征,国家推动的发展战略以其"后发优势"引世界所瞩目。但是转型社会引发的复杂社会问题也在检视和挑战国家权威,国家自主性的合法性基础不仅体现在经济绩效上,而且更要体现在民众对国家的深度心理认同之上。国家自主性如何维系、如何克服自主性自身的悖论、如何吸纳市场经济和社会自治的改革需求成为探讨中国发展道路必须要解决的时代难题。
- 陈毅
- 关键词:中国模式国家自主性转型社会后发优势
- 政党主导旧城改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与服务供给——以上海市S区58个旧街坊整体改造为例被引量:4
- 2021年
- 旧城改造不仅使居民有房住,还要住得好;不仅要促进城市发展,还要关注社会保护。政党主导旧城改造超越对社区问题的局部回应型治理,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整体规划和统筹治理促进社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在党的规划引领下,把城市发展与城市保护统筹兼顾,提高治理绩效。政党主导旧城改造模式的运作逻辑在于把基于效率的行政逻辑、基于协商的社会逻辑和基于价值的政治逻辑有机结合,通过政治运作吸纳行政运作,把政治运作嵌入基层社会,结合社会运作加强党建,发挥政党的主导作用,寻求把党的建设、社区治理和服务供给三者融合起来,把党的领导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
- 陈毅何萌
-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更新
- 近十年地方政府创新奖考察被引量:3
- 2011年
- 近十年来地方政府创新项目的类型、特征、经验说明,促进地方政府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政府变革运动的影响,锐意改革、多元开放,经济繁荣、社会发育健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创新存在的不足,应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
- 陈毅
- 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
-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政府责任的变化与展望被引量:4
- 2010年
-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政府责任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化:全能型政府时期,政治责任凸现,政府责任越位;经济建设型政府时期,经济责任为中心,政府责任错位;公共服务型政府时期,社会责任回归,政府责任缺位。未来以社会责任实现为宗旨的政府在责任履行方面,不能靠硬性的权力强制推行,也不能靠可视性利益来交换或诱惑,而是靠现代国家作为共同体的权威与公民深层次的认同这二者关系的养成来实现,靠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与社会权力三者之间的博弈均衡,因而,要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市场放任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结果的分配正义的福利与作为投资的福利之间的关系。
- 陈毅
- 关键词:中国模式经济改革政府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
- 城市化进程中对危房改造的责任追究透析——对浙江奉化塌楼事件的反思
- 2016年
- 探寻针对浙江奉化塌楼事件的责任追究路径可对类似的危房整治行动提供一些借鉴。城市化进程中的危房事件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原因是非人的城市化、政府监管缺失、建筑承包方缺乏资质和躲避责任、居民野蛮装修和过于依赖政府、市场运转和社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就城市化危房改造中的责任追究而言,政府应对其负历史责任并从中吸取教训,完善对自身的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理顺建筑主体的行业规范,做好对相关居民的补偿和动员工作,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会救济制度。
- 陈毅
- 关键词:危房改造
-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媒体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公民知情诉求的高涨,各种媒体对社会事件尤其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参与贯穿于事件的全过程。在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政府、民众必须客观审视媒体的两面性特征,调整和改变媒体治理的传统方式,探索新的治理模式,缓冲和平衡媒体的内在张力。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改变对媒体功能的传统认知,另一方面则需要把媒体治理的转变纳入制度化渠道中来。
- 陈毅
-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
- 各向异性材料的多项式应力函数
- 本文给出了各向异性齐n次多项式应力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从而将ATF有限单元推广到三维计算情形。基于Lekhnitskii的各向异性理论,给出了求解齐n次多项式应力函数的一般方法,确定了齐n次多项式应力函数的个数,并给出了其...
- 赵颖涛陈毅王敏中
- 关键词:各向异性有限元
- 文献传递
-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领共治型新内生秩序何以促成——以鲁中“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乡村治理现代化既不能单靠外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也要防止外来资本片面攫取乡村利益。高效合理的乡村秩序有助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从根本上激活内生行动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对鲁中“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案例研究,从资源动员、结构调适和认同建构三维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出发,探寻乡村新内生秩序的建构何以促成,提出由村“两委”主导的党领共治型乡村治理新模式。研究发现,秩序的促成取决于三个层面的努力:资源动员再造集体利益联结;多元主体互动的交融结构促进治理结构调适;凝聚价值与目标共识建构主体认同。党领共治型的乡村新内生秩序受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力量的影响,但又不同于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多中心治理,而是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强调以乡村内生主体为主导,吸纳外生主体来促进内生力量发展,内外主体共同打造内外交融的治理结构,形成乡村治理新格局。
- 陈毅杨世平
- 国家建构与民主选择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式民主的考察被引量:2
- 2013年
- 尽管现代国家都以民主来驱动,但是在国家建构与民主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非均衡性比较突出,甚至把它们对立起来。基于对中国式民主的考察,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所形成的复合民主,较好地把民主治理和国家自主性建构这二者统一起来,国家引导民主,民主重塑国家,在确保国家权威和政治稳定前提下发展的中国式民主正在稳健前行,不仅在亚非拉民主道路中脱颖而出,而且与西方式民主相媲美,日趋彰显其效能。进而得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民主选择与国家建构对立起来的冲突论是没有根基的,也是对民主本身的伤害,只有把国家的制度化构建和民主的有效治理融合起来的双轨政治才能推进现代国家的稳健前行。
- 陈毅
- 关键词:民主治理中国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