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真真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病毒
  • 10篇肠道
  • 10篇肠道病毒
  • 5篇病毒感染
  • 5篇肠道病毒感染
  • 3篇凋亡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凋亡
  • 3篇脑细胞
  • 3篇脑细胞凋亡
  • 3篇IL-6
  • 3篇肠道病毒71...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损害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水合酶

机构

  • 1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1篇陈真真
  • 9篇陈宗波
  • 8篇钱娜
  • 8篇赵娜
  • 3篇隋爱华
  • 3篇胡素娟
  • 2篇杨静
  • 2篇刘相萍
  • 1篇徐红梅
  • 1篇陈志红
  • 1篇付振荣
  • 1篇吴福玲
  • 1篇刘小梅
  • 1篇韩振靓
  • 1篇何俊峰
  • 1篇杨爱芳
  • 1篇尤忞
  • 1篇杨堃
  • 1篇韦松华
  • 1篇陈艳杰

传媒

  • 3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小鼠IL-6,TNF-α和脑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小鼠外周血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及脑细胞凋亡情况,以探讨EV71中枢损害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小鼠EV71感染模型,小鼠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RT-PCR检测感染1天、3天、5天、7天的小鼠脑组织的EV71RNA;分别收集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的含量;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Annexin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小鼠脑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实验组于感染第5天和第7天在脑组织中可检测到病毒RNA,对照组脑组织未检测到病毒RNA。(2)实验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24-72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于第7天时基本降至正常。(3)实验组小鼠于感染第3天开始出现脑细胞凋亡,于第5天达高峰,第7天时脑细胞凋亡反而降低。结论:EV71具有嗜神经性,EV71感染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L-6,TNF-α介导全身炎症反应,EV71感染过程中存在脑细胞凋亡现象,可能是其中枢损害的机制之一。
陈真真陈宗波赵娜钱娜刘相萍隋爱华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RT-PCRIL-6TNF-Α脑细胞凋亡
IFN-γ+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肠道病毒71感染关系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研究干扰素Ⅱ型(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及IFN-γ在血清中表达水平与肠道病毒71(EV71)感染的关系,探讨EV71感染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取急性期手足口病病儿粪便进行病毒分离,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EV71感染者及正常对照儿童IFN-γ基因第一内含子+874位点T/A单核苷酸多态性;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78例手足口病病儿中有43例为EV71感染。EV71感染病儿血清中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477,P<0.01)。EV71感染病儿IFN-γ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χ=6.149,P<0.05)。EV71感染病儿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χ=7.486,P<0.05)。EV71一般感染组IFN-γ基因型分布与脑炎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脑炎组IFN-γ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χ2=6.211,P<0.05)。结论 IFN-γ表达水平和其基因第一内含子+874位点多态性与EV71感染有关,与是否发生EV71脑炎有一定相关性。
赵娜陈宗波钱娜陈真真
关键词:肠道病毒71
肠道病毒脑炎病儿脑脊液中IL-4/IFN-γ失衡与神经元损害的相关性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肠道病毒脑炎病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探讨肠道病毒脑炎可能的免疫损害机制。方法 2007年5月—2008年5月,选取就诊于我院的肠道病毒脑炎病儿42例作为脑炎组,以儿外科择期手术病儿3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两组病儿IL-4、IFN-γ及NSE的水平。结果急性期脑炎组病儿脑脊液中IFN-γ和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4浓度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15.53~92.79,P<0.01)。肠道病毒脑炎病儿脑脊液中IL-4与IFN-γ及NSE水平均呈负相关(r=-0.514、-0.532,P<0.01),IFN-γ与NSE水平呈正相关(r=0.623,P<0.01),IFN-γ/IL-4比值与NSE水平相关性最好(r=0.679,P<0.01)。结论细胞因子IL-4和IFN-γ参与了肠道病毒脑炎的免疫损害过程,二者失衡与肠道病毒脑炎神经元的损害密切相关。
钱娜胡素娟赵娜陈真真杨静
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白细胞介素4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组织损害机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陈宗波徐红梅李萍陈志红钱娜赵娜陈真真
对肠道病毒基因变异、免疫损害机制及病原学诊断等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更好的干扰病毒复制和减轻神经元损害的治疗方法,快速病原诊断可缩短肠道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住院天数和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
关键词:
关键词: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组织损害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小鼠IL-6,TNF-a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小鼠外周血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及脑细胞凋亡情况,以探讨EV71中枢损害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出生4~5天balb/c小鼠,建立EV71口服感染模型,小鼠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分为对...
陈真真陈宗波赵娜钱娜
文献传递
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儿免疫功能紊乱与神经元损害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探讨EV引起病儿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病儿的急性期脑脊液标本10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的EV RNA;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EV感染组和对照组脑脊液中IL-10、IFN-γ及NSE的表达水平。结果 100例急性期病儿脑脊液中,经RT-PCR和二次PCR共获得阳性结果78例(78.0%);EV感染组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4.24,P<0.01),重症组高于轻症组(t=4.13,P<0.01);IL-1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7.89,P<0.01),重症组低于轻症组(t=2.97,P<0.01);NSE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7.02,P<0.01),重症组高于轻症组(t=2.79,P<0.01)。EV感染组NSE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673,P<0.05),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r=-0.587,P<0.05)。结论 IL-10和IFN-γ参与EV对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损害的过程,并与神经元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赵娜陈宗波钱娜陈真真
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白细胞介素10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柯萨奇B3病毒VP1序列变异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柯萨奇B3(CoxB3)脑炎和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病毒VP1段基因和氨基酸序列变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关系。方法肠道病毒通用引物扩增阳性的脑脊液标本再用VP1分型引物进行扩增、克隆、测序,VP1基因序列(450bp)结果通过NCBI网站上的BLAST程序进行翻译及比对。结果肠道病毒通用引物扩增阳性的73例患儿中,分型引物检测21例为CoxB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引起重型脑炎的CoxB3VP1段第856氨基酸位点上由谷氨酰胺变异为组氨酸;而引起轻型脑炎的其他3例CoxB3和引起脑膜炎的14例CoxB3的VP1基因序列均未发现规律性的氨基酸变异。4例重症脑炎患儿改良的Glasgow昏迷评分均小于7分,3例意识障碍时间均小于3d,1例脑萎缩明显的患儿,Glasgow昏迷评分4分,昏迷13.5d,留有严重的癫痫发作。结论本地区2005年夏、秋存在着CoxB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局部小流行,肠道病毒VP1氨基酸序列的变异可能是导致病毒的毒力增加及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陈宗波付振荣吴福玲隋爱华杨堃刘小梅钱娜赵娜陈真真
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菏泽地区2009年肠道病毒71型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临床差异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EV71引起小儿手足口病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9月菏泽地区各定点医院收治的病原学检测为阳性的32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筛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其他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菏泽地区2009年抽取的病原学检测为阳性的320例患儿,肠道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病占106例,其余为其他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1)男女发病基本相同,发病年龄1~3岁居多,农村患儿占绝大多数。(2)EV71感染的患儿临床主要表现高热、神经系统症状、无皮疹,大多数外周血象高、血糖高,可合并心肌损害,心电图异常、部分发现胸片、脑电图及核磁异常,部分符合重症手足口病标准。(3)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临床症状以皮疹、低热、上感症状为主,少数患儿有精神差,基本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少数发现外周血象高、血糖高、合并心肌损害,一般胸片不会发现异常。(4)56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收集脑脊液进行两次RT-PCR扩增,发现50例EV71阳性。结论: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病情凶险,易致神经损害及肺水肿,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及时救治,普及病原体的检测对提高诊治能力,加强疾病的认识,对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很有帮助。
钱娜陈宗波刘清华张全发刘相萍隋爱华赵娜陈真真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
喜炎平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其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二组患儿的血清IL-6、TNF-α、IL-2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道病毒阴性率(85%)显著高于对照组(6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6.987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儿痛苦,且治愈率高,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尤忞陈艳杰杨爱芳韦松华陈真真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手足口病血清炎症因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对小鼠IL-6,TNF-α和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鼠对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反应,不同组织(肺、脑)的病理变化,外周血清IL-6, TNF-a的水平及脑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取雌雄不拘的小鼠48只,所有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只,实验组32只。对...
陈真真胡素娟陈宗波
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组织病理细胞凋亡免疫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