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士臣 作品数:30 被引量:128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孢粉记录的新疆巴里坤湖16.7cal ka BP以来的植被与环境 被引量:23 2010年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湖的地层剖面进行的精确定年和孢粉分析,结合现代表土孢粉数据,重建了该地区16.7cal ka BP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在末次冰消期及早全新世(16.7~7.9cal ka BP)研究区以荒漠植被为主,A/C值所指示的有效湿度明显偏低,气候干旱.其中在16.7~8.9cal ka BP期间,气候环境最为恶劣;8.9~7.9cal ka BP为气候环境逐渐改善的过渡期.研究区在中全新世(7.9~4.3cal ka BP)为荒漠草原/草原,有效湿度明显升高,气候环境相对最为适宜,湖泊周围高地可能有片状的桦木林地出现.在4.3~3.8cal ka BP这一短暂时期,研究区植被由荒漠草原/草原迅速转变为荒漠,有效湿度显著降低,可能是一次百年尺度的干旱气候事件.研究区在晚全新世(3.8~0.53cal ka BP)呈现出典型的荒漠草原/草原草甸景观,有效湿度相对较高,气候环境相对较为适宜;0.53cal ka BP以来,呈现荒漠植被景观.区域对比显示,该地区16.7cal 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与东亚季风影响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气候干旱,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 陶士臣 安成邦 陈发虎 唐领余 王宗礼 吕雁斌 李志飞 郑同明 赵家驹关键词:全新世 孢粉记录 植被 气候 三沙市美济礁滨珊瑚记录的近百年海面温度变化 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南沙群岛美济礁滨珊瑚Sr/Ca建立与海面温度(SST)的关系式,后报近百年南沙群岛海区高分辨率的SST序列。结果显示:美济礁近百年SST的年平均值为28.4℃,最高值为29.2℃(1998 AD),最低值为27.6℃(1917 AD),相差1.6℃。近百年SST呈增暖趋势,升温速率为0.025℃/10 a,但存在年代际的温度波动,其中1906―1927 AD呈降温态势,1928―1938 AD呈增温态势,1939―1957 AD呈降温态势,1958年后SST呈波动上升趋势。近百年SST呈现3.5 a、33 a周期,显示受ENSO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影响。 林紫云 余克服 施祺 陈天然 陶士臣关键词:滨珊瑚 SST 造礁珊瑚碳、氮、硼同位素的海洋酸化指示意义 被引量:2 2016年 大气CO_2体积分数升高导致的海洋酸化不仅会降低海水p H,还会改变其碳酸盐平衡体系,使得海水中文石饱和度(Ω)降低,相应地会降低珊瑚钙化的速率。已有研究表明:珊瑚骨骼δ^(11)3C、δ^(11)B和δ^(15)N具有记录Suess Effect、生物生产力、海水p H值以及营养源的能力;主要表现为:δ^(11)B记录的p H值、δ^(11)3C记录的海水无机碳库(DIC)δ^(11)3C和生物生产力,以及δ^(15)N记录的陆源物质输送量相结合,可用来指示受季风影响的南海"大陆架碳泵"和近海污染与海洋酸化的联系。目前关于珊瑚对海洋酸化的记录研究仍相对较少,珊瑚碳-氮-硼同位素组合的应用将会加深对于海洋酸化与气候变率和全球碳、氮循环的关系的认识,可能成为揭示海水p H值变化规律性的重要手段。 韩韬 余克服 陶士臣关键词:造礁珊瑚 海洋酸化 碳同位素 氮同位素 硼同位素 珊瑚Sr/Ca记录的西沙海域1458AD以来SST变化 陶士臣 余克服 严宏强 陈特固 张会领 施祺 徐潇峰 陈天然 韦雯雯 孟敏 韩韬 范天来 黄忠洲利用珊瑚生长率重建西沙海域工业革命以来的海温变化 被引量:2 2017年 以南海北部西沙群岛永兴岛发育的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为材料,构建了珊瑚骨骼生长率温度计,并以此为基础重建了工业革命以来(1880―2007年)西沙海域SST变化序列。结果发现:1880―2007年,西沙海域SST的波动范围26.1~28.5℃,平均值为27.27℃。1880―1892年为降温期,西沙海域SST波动下降,在1892年达到近百年来的最低值(26.1℃)。1893―1935年为西沙海域SST低温平台期,SST以波动为主;1936―1957年西沙海域SST先升后降,变化呈单峰模式。1957―2003年,SST呈现快速增温趋势。2003―2007年,西沙海域SST出现"增温停滞"现象。在年代际尺度上,西沙海域SST的整体变化模式可能受气候系统准60 a周期调控。在年际尺度上,冬季风强度、火山活动以及ENSO等共同对西沙海域SST产生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增暖可能在1957年之后才成为西沙海域SST增温的主要驱动因素。2003―2007年西沙海域出现的降温趋势是对全球"增温停滞"的响应,是自然强迫和人为强迫相互作用的结果,西沙海域SST这种短暂的降温趋势很可能随着自然强迫作用的减弱而重新被增温模式所代替。 张会领 余克服 施祺 陶士臣 严宏强 刘国辉关键词:SST 西沙海域 西北干旱区人工扰动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 被引量:13 2009年 人类对现代植被的影响已经成为解释过去人类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的关键问题。对西北干旱区40个农田和荒地表土样品花粉组合的研究表明:农田花粉平均浓度(7227粒/g)明显低于荒地(32,704粒/g);农田中农作物花粉含量高于荒地,但并不占绝对优势,农田花粉组合不仅反映农田本身的植被组成,而且还反映地方或区域植被组成状况;农田中灌木花粉含量低于荒地,杂草花粉类型比荒地丰富;藜科、蒿属、麻黄花粉都占有较高比例,普遍呈超代表性;不同的农作物花粉百分比指示该样品所在地或周围不同的农作物类型。聚类分析进一步表明了农田/荒地花粉组合特征的一致性:葡萄花粉在葡萄地的含量均相当高,而在其他植被类型中很少出现,花粉组合特征一致性较好;棉田棉花花粉含量低,其他植物花粉含量高,花粉组合特征与荒地相似,很难与荒地区分开来;如果农田和荒地比较接近,农田农作物花粉含量又比较低,则两种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就较为相似。 马艳玲 许清海 黄小忠 周刚 张丽艳 陶士臣 孙惠玲关键词:西北干旱区 花粉组合 聚类分析 新疆巴里坤湖粒度组分分解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5 2011年 选择位于西风影响区的天山东段巴里坤湖湖泊岩芯样品,对沉积物粒度组分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并探讨各分量的环境意义。结果显示,EOF1组分与沉积物粒度小于2μm组分相关系数达0.64以上,并与代表区域有效湿度的碳酸盐氧同位素指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故将EOF1解译为区域有效湿度的替代指标。EOF2组分与粒级为45~138μm的颗粒相关系数大于0.65,且该粒级范围与区域降尘概率曲线的粗颗粒部分相似,可能指示区域风沙强度。通过EOF分解所得到的两个组分显示中全新世为有效湿度较低、风沙活动较强的时段,这一结果与发生在以蒙古高原北部为中心的区域中全新世干旱事件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所导致的西风环流和冬季风的增强为风沙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基础,因此亚洲内陆干旱区的干旱化和风动力条件的加强很可能是导致该区域中全新世风沙活动增强的主导因素。 吕雁斌 赵家驹 黄伟 陶士臣 安成邦关键词:沉积物粒度 经验正交函数 全新世 风沙活动 南海黄岩岛珊瑚记录的1780-2013年的表层海温年代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5 2018年 基于南海中部黄岩岛滨珊瑚生长率与表层海温距平(SSTA)的正相关关系,重建了1780-2013年(共234年)黄岩岛海域SSTA年际变化序列。结果表明,1780-1890年SSTA总体偏低,平均为-0.2℃,最低SSTA为-1℃(1837年),对应于小冰期晚期;1890年以来SSTA总体呈阶段性上升,其中1971-1998年升温最快,1998年达到峰值(2℃),之后SSTA略呈下降趋势,冷暖变化与北半球陆地温度变化基本是同步的。频谱分析显示,黄岩岛海域SSTA在过去234年主要呈现出26~34 a的冷暖周期波动,其相位转变基本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位相同步。近234年来南海中部黄岩岛海域SSTA的年代际变率并不是持续不变的,1890年以来该海域SST年代际变率出现明显增强,可能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洋内部变率的变化有关。考虑到热带西南太平洋SST年代际变率同样在1890年也发生了一次转变,我们认为这些证据可能指示了整个热带太平洋内部变率在1890年以后发生了一次转变。 林丽芳 余克服 陶士臣 陶士臣 韩韬关键词:SSTA 小冰期 年代际变化 西沙群岛基底火山碎屑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2019年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珊瑚礁底部火山碎屑岩中的单斜辉石矿物的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单斜辉石属于富钙透辉石,部分有正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Ca、Fe、Ti的含量逐渐增加,是岩浆正常结晶顺序的反映,说明该区域的岩浆演化是向着富Ca、Fe、Ti方向发展的。主量元素数据显示,单斜辉石具有低Si高Al的特征(SiO2=41.40%~48.44%,Al2O3=5.54%~10.20%),且AlⅣ含量较高,说明母岩浆为不饱和碱性岩浆系列;此外,单斜辉石Ca含量偏高,Ca/(Ca+Mg+Fe)值在46.1%~51.4%之间,推测是母岩浆的高Ca含量导致了大量高钙辉石的产出。结合西沙海域的地震和构造资料,推测琛航岛珊瑚礁的基底是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平顶状海山,系岩浆穿过断裂发育的岩石圈层在西沙群岛的海底喷发,随后火山碎屑物质经过堆积、固结作用而形成;该火山碎屑岩的原岩为板内碱性玄武岩。 李诗颖 余克服 张瑜 张瑜 严宏强关键词:火山碎屑岩 单斜辉石 矿物化学 西藏普若岗日冰帽15世纪以来植被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提供西藏普若岗日冰芯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证实普若岗日冰帽15世纪以来植被主要经历由寒冷干旱荒漠草原向寒冷潮湿的草甸草原和温暖干旱草原发展的演替过程。在大约550年来植被与生态环境变化中,明显出现AD1500—1515年(7500—7300cm)、AD1565—1575年(7200—7000cm)以及AD1635—1640年(6300—6200cm)期间是当地土壤和空气较为湿润的时期,发育草甸草原植被。在AD1770—1800年(4700—4200cm)、AD1815—1825年(4000—3800cm)、AD1850—1865(3400—3200cm)以及AD1980年(500cm)以后是气温升高时期,气候温暖干燥,干旱草原植被逐渐扩大。冰芯记录的草原和草甸植被中主要植物花粉的百分含量与高原中部历年夏季温度呈正相关,推算最近150年内在19世纪70、9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曾出现高于现今当地气温约1.9℃的高温期,而在19世纪60、80年代和20世纪初,20世纪50和60—70年代是相对寒冷的时期。过去100年中20世纪晚期的渐暖现象尤其明显,与整个青藏高原年平均温度显著相关,也与青藏高原记录的冰川缩小较一致。 唐领余 杨保 李春海 邵亚军 陶士臣关键词:孢粉记录 冰芯 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