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红光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转移性肝癌误诊为肝脓肿四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误诊为肝脓肿的原因及其诊治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例被误诊为肝脓肿的转移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44—67岁,中位年龄54岁。患者人院后检测血常规、肝功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等指标,行肝胆超声检查、上腹部CT、胃镜及肠镜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时平均体温为(37.8±0.8)℃,发热伴寒战2例,上腹痛或上腹不适4例。WBC升高伴ALP升高2例,CA19-9升高3例,CEA升高2例,AFP升高1例。超声检查及CT示多发病灶3例,单发病灶1例,其中囊性病灶2例;CT示边缘强化明显者3例,内部不均匀强化者2例,内部无强化者2例;肝门部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3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癌肝转移2例,胃癌肝转移1例,临床诊断为胃肠道或肝外胆管癌肝转移1例。2例患者入院后接受抗感染治疗,1例行肝肿瘤穿刺活组织检查+液化坏死组织置管引流术,1例患者因肠梗阻行结肠癌切除术。4例患者均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1例患者确诊后3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截止至投稿日期,1例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仍在接受化疗,生活质量尚可,其余2例患者一般状况较差。结论 部分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为肝脓肿。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该病患者宜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但预后较差。
- 赵东林楠李龑杼李红春陶红光钱福永
-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转移肝脓肿误诊
- 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两种外科治疗方案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脓肿切开引流+纳米银敷料换药治疗和脓肿扩大清除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治疗中的临床特点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纳米银敷料换药治疗,B组行脓肿扩大清除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治疗费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脓肿扩大清除术的治疗时间21.90±11.26d短于纳米银敷料换药组46.00±10.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淋巴结结核伴脓肿形成的治疗中,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纳米银敷料换药治疗和脓肿扩大清除术有相似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案可以根据就诊医疗机构条件和患者对治疗时间、颈部美容效果要求等进行选择。
- 宗华李红春陶红光钱福永
- 关键词: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外科治疗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2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精索损伤、3例存在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4.46%;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5例出现积液、4例出现切口感染、5例出现精索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不但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感轻,且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陶红光宗华
-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腹股沟疝
- miR-150—5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检测miR-150-5p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150-5p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91例肝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iR-150-5P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qRT-PCR结果显示miR·150-5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50-5P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χ2=4.958,P=0.046)。χ2检验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50-5P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就诊时淋巴转移情况有关(χ2=8.617,P=0.006),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关。生存曲线显示miR-150-5P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密切相关(χ2=6.184,P=0.013)。结论miR-150-5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其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淋巴转移情况有关,亦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有关。
- 陶红光宗华
- 结肠癌组织中Sp3与ABCG2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探究特异性蛋白3(Sp3)与三磷酸腺苷结合蛋白G亚族成员2(ABCG2)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普通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p3和ABCG2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两种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肿瘤组织中Sp3和ABCG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Sp3和ABCG2蛋白均高表达于结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和6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Sp3(20.0%)和ABCG2蛋白(26.0%)阳性表达率(P均<0.01)。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Ⅲ+Ⅳ期)的结肠癌组织中Sp3及ABCG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的结肠癌组织(P<0.01,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Sp3和ABCG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01,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Sp3和ABCG2蛋白表达上调,且与患者恶性临床特征相关,二者表达的正相关关系提示在结肠癌中ABCG2可能是Sp3的转录靶点之一。
- 陶红光宗华
- 关键词:结肠癌
- 切入撑开法制备腹腔镜手术脐部戳孔的应用价值
- 2016年
- 目的介绍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切入撑开法制备脐部戳孔的操作过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362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术中均采用自创的切入撑开法制备脐部戳孔。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脐部戳孔制备时间、并发症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脐部戳孔制备时间为(42.3±27.1)s,戳孔制备及套管置入过程无操作意外及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切入撑开法简便、快捷、安全,是腹腔镜手术中制备脐部戳孔的又一不错的选择。
- 宗华潘凯李红春秦杰陶红光
- 关键词:腹腔镜套管针
- 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晚期脾区结肠癌
- 2007年
- 目的分析结肠脾曲癌浸润脾下极、胰尾或脾门淋巴结转移施行联合胰尾、脾脏切除术的疗效。方法1995年5月至2004年1月,我院对41例结肠脾曲癌患者施行联合胰体尾、脾脏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与同期施行姑息性手术的21例结肠脾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6.6%和19.0%,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3)个月和(15±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2.9%和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存活率分别为41.5%和23.8%,5年存活率分别为34.1%和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结肠脾曲癌侵及邻近脏器患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施行联合胰尾、脾脏切除术是安全的,且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陶红光于东风刘弋耿小平
- 关键词:结肠肿瘤脾脏切除术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出血控制及解剖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出血原因及控制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8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较多的解剖部位,统计所有出血部位数量,计算各出血部位所占比例。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75例患者术中有较多出血;共记录到出血部位189个,其中睾丸血管58个,斜疝被盖41个,耻骨膀胱间隙34个,腹壁下血管29个,输精管血管14个,外侧髂窝间隙9个,耻骨梳韧带上3个,疝囊残端1个;其中85%的患者术中有2处以上出血。结论在腹腔镜腹股沟疝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需熟练掌握腹膜外空间血管解剖,对于睾丸血管、斜疝被盖、耻骨膀胱间隙等出血风险较大的解剖部位,手术时需慎重操作。
- 宗华潘凯陶红光秦杰钱福永
- 关键词:腹腔镜出血解剖学
- 合并HIV感染的肛周脓肿术后使用抗生素与否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合并HIV感染的肛周脓肿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与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7例合并HIV感染的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将患者分为未使用抗生素组(n=22)和使用抗生素组(n=25)。比较两组术后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脓肿复发及肛瘘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HIV感染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与否对临床效果影响不明显。
- 黄建朋李莹宗华陶红光朱胜彬杨骏波袁晓珊
- 关键词:肛周脓肿HIV感染抗生素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常见难点与手术技巧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常见难点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为220例阑尾炎患者行LA的临床资料。结果:216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腹,阑尾取出困难62例,特殊位置阑尾18例,阑尾根部坏疽穿孔13例,阑尾周围重度粘连19例,阑尾显露困难12例,系膜出血7例,手术时间35-130min,住院时间3-9d,1例戳孔感染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无术后出血、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耐心、细致、熟练的腹腔镜外科技术是保证各种阑尾炎一期切除、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黄华李红春秦杰陶红光钱福永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阑尾炎腹腔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