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宏林

作品数:62 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会议论文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2篇腰椎
  • 12篇棘突
  • 11篇动态稳定
  • 11篇动态稳定系统
  • 11篇椎间盘
  • 11篇骨折
  • 10篇棘突间动态稳...
  • 9篇椎弓
  • 9篇椎弓根
  • 9篇椎体
  • 9篇微创
  • 9篇内固定
  • 8篇融合术
  • 8篇退变
  • 8篇退变性
  • 8篇退变性疾病
  • 7篇腰椎间盘
  • 7篇腰椎退变
  • 7篇腰椎退变性
  • 7篇腰椎退变性疾...

机构

  • 5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0篇广东省医学科...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肇庆医学高等...
  • 1篇肇庆医学高等...

作者

  • 62篇顾宏林
  • 41篇昌耘冰
  • 27篇詹世强
  • 23篇梁昌详
  • 23篇郑晓青
  • 19篇曾时兴
  • 17篇尹东
  • 14篇刘斌
  • 14篇梁国彦
  • 10篇郑秋坚
  • 9篇肖丹
  • 6篇马元琛
  • 6篇李梦远
  • 6篇柯雨洪
  • 5篇廖俊星
  • 4篇詹世强
  • 3篇王义生
  • 3篇王巧民
  • 2篇郑超
  • 2篇郑晓青

传媒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骨科临床...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第六届中国微...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9篇2017
  • 1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茯苓提取物联合秋水仙碱对小鼠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痛风性关节炎是骨关节系统常见炎性病变,需联合多种药物治疗。本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土茯苓提取物联合秋水仙碱对痛风性关节炎(GA)的疗效。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GA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土...
梁国彦聂怡初梁昌详郑晓青黄勇兄顾宏林昌耘冰
关键词:秋水仙碱痛风性关节炎
正常人和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覆盖率的2.5维和3维测量
目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主要病理特点是髋臼对股骨头覆盖不足.准确地测量髋关节的覆盖情况,对评估矫形手术对髋关节外形的改善,股骨头覆盖的增加和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纠正至关重要.以往基于2维X线片的测量方法准确性较差,而基于3维C...
詹世强顾宏林昌耘冰曾时兴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
关节镜下单排固定与双排固定治疗肩袖撕裂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Scopus、Pubmed、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选择比较关节镜下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撕裂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依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后,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和推荐等级。结果纳入文献7篇。从临床评分看,在术后≤1年的Constant评分(WMD=-3.40,P>0.05)、ASES评分(WMD=0.98,P>0.05)、UCLA评分(P>0.05)以及术后≥2年的Constant评分(WMD=0.82,P>0.05)、ASES评分(WMD=0.64,P>0.05)上,单排组与双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2年的UCLA评分(WMD=0.59,P<0.01)双排组占优;对大小≤3 cm的撕裂,术后Constant评分(P>0.05)、ASES评分(WMD=0.19,P>0.05)、UCLA评分(WMD=0.4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大小≥3 cm的撕裂,术后Constant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ASES评分(WMD=1.45,P<0.05)、UCLA评分(WMD=0.63,P<0.01)双排组占优。从肩关节肌力看(WMD=-0.15,P>0.05),两组术后无统计学差异。从关节活动度看,双排组在前屈(WMD=5.41,P<0.01)、外展(WMD=5.65,P<0.01)方面优于排,但两组在内旋(WMD=0.89,P>0.05)、外旋(WMD=0.36,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排组的术后肩袖愈合率(RR=1.20,P<0.01)高于单排组,单排组的术后部分愈合率(RR=0.53,P<0.05)高于双排组,但两组在术后再撕裂率(RR=0.81,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GRADE系统的证据推荐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单排组与双排组比较,肩袖愈合率的证据水平为低,推荐意见为弱推荐;部分愈合率的证据水平为低,推荐意见为弱推荐;再撕裂率的证据水平为中,推荐意见为弱推荐。结论双排缝合技术能部分改善肩袖撕裂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尤其对大小≥3 cm的撕裂,双排缝合技术虽然术后肩袖愈合率较高,但并不能降低术后再撕�
李梦远顾宏林马元琛廖俊星郑秋坚
关键词:回旋套撕裂伤关节镜META分析
Wallis治疗首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和单纯微创微创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首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连续录入157例首发腰椎间盘...
顾宏林詹世强昌耘冰曾时兴
关键词:动态稳定系统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终关怀:给生命以尊严,给灵魂以直面病痛和死亡的勇气被引量:2
2019年
从医7年,我对死亡早已不再陌生。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时常会遇到患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的患者。在这一疾病面前,外科医生能做的不多,部分患者愿意接受姑息性手术治疗,以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而大多数患者连手术机会都没有,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顾宏林
关键词:医学人文临终关怀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深部感染的处理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深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病例34例,其中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腰椎后路减压融合钉棒固定术33例.其中最早术后...
尹东黄勇兄庄见雄顾宏林刘斌王巧民昌耘冰
关键词:内固定术后
斜向腰椎融合中不同型号椎间融合器与椎体终板损伤的关系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在斜向椎间融合中,椎间融合器的骨接触面及植骨窗更大,维持椎间稳定性更强,下沉的风险更低,椎间融合率更高,在临床广受欢迎。目前还没有关于不同型号椎间融合器与术中椎体终板损伤的关系及对术后影像学影响的专门报道。目的:分析斜向腰椎椎间融合中融合器型号和椎体终板损伤的关系,以及对术后影像学疗效的影响,指导临床融合器型号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单节段斜向腰椎融合的患者49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测量不同高度、宽度、长度椎间融合器和手术节段椎体终板损伤的关系;分析不同高度、宽度、长度椎间融合器对椎间隙高度、椎间隙后缘高度的作用,评估其影像学疗效;分析终板损伤对腰腿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与结论:①斜向腰椎融合术中出现终板损伤者所用椎间融合器高度显著高于无损伤者,提示融合器高度与终板损伤相关(P<0.05);②使用22 mm宽度融合器者比使用18 mm宽度者椎间隙后缘撑开更理想,提示融合器更宽术后影像学疗效更佳(P<0.05);③融合器的长度及宽度与术中终板损伤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融合器的高度、长度对椎间隙高度和椎间隙后缘撑开无明显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终板损伤对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无明显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1.8%的终板损伤发生在下位椎体的上终板;⑥结果显示,融合器高度越高越容易终板损伤,且多见于上终板;宽度越大的融合器撑开椎间隙后缘更有优势。融合器的选择应重视高度及宽度2个重要参数。
郑晓青尹东顾宏林梁国彦昌耘冰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
经皮椎弓根导航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皮椎弓根导航连接装置,其包括:连接器,设有相互连接的螺钉部和连接部,螺钉部具有尖端和紧接尖端设置的外螺纹,尖端用于扎进椎骨中,连接器设有沿着螺钉部的长度方向贯穿螺钉部的通孔,连接部用于连接导航器。手...
郑晓青黄勇兄庄见雄顾宏林陈崇肖丹昌耘冰
文献传递
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皮双通道内镜套管装置,其包括外套管,外套管设有贯通的容纳腔,外套管具有上端和下端,外套管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与容纳腔连通,外套管的下端的一侧设有往下和往外凸出的裙部。在手术时,医生可以手持外...
郑晓青顾宏林黄勇兄梁国彦梁昌详昌耘冰
文献传递
Walli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0例,其中40例行髓核摘除+Wallis棘突间固定(Wallis组),30例行单纯髓核摘除(单纯组)。观察两组患者病变节段术前术后椎间盘平均高度(disc height,DH)及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的变化、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糊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随访9~34个月,平均(18.24±5.15)个月。[结果]Wallis组术后1周DH值较术前显著增高,且术后末次随访时(平均18.2个月)较术前无显著变化;而单纯组术后1周DH值较术前无显著变化,术后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减小。Wallis组术后ROM值比术前显著减小(P<0.05),而单纯组则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间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Wallis组优于单纯组(P<0.05)。[结论]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与单纯髓核摘除术相比,具有满意的近期影像学及临床效果。
顾宏林詹世强高永红昌耘冰曾时兴柯雨洪刘斌王义生郑秋坚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