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死亡率
  • 3篇死因
  • 2篇死因监测
  • 2篇死因顺位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事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潜在减寿年数
  • 1篇肿瘤
  • 1篇主要死因
  • 1篇卫生教育
  • 1篇卫生政策
  • 1篇慢性病
  • 1篇慢性病预防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机构

  • 8篇平顶山市疾病...

作者

  • 8篇颜欣颖
  • 5篇崔喜民
  • 3篇吕锐利
  • 3篇马红梅
  • 1篇马西平
  • 1篇李宗瑾
  • 1篇田雷
  • 1篇马海宇

传媒

  • 2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平顶山市2018年居民主要死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对平顶山市2018年居民死亡特征分析,掌握主要死亡原因和顺位等,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因监测系统中2018年平顶山市的死因监测数据。结果2018年平顶山市居民粗死亡率596.37/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9.60/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682.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9.04/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504.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6.37/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女性的1.35倍,标化死亡率为女性的1.65倍。<1岁组死亡率较高,1~<5岁组迅速下降,之后随年龄升高死亡率逐渐升高,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达最高。死因顺位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5.21%(23 016/24 175);3大类疾病死因构成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8.95%。结论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平顶山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从慢性病危险因素着手,动员各部门参与,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健康促进策略为导向,采取综合的慢性病防控措施,减少人群慢性病发生和死亡。
吕锐利宋波颜欣颖
关键词:死因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监测
2015—2017年平顶山市居民死因及减寿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居民死亡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分析居民健康水平。方法利用疾病监测系统中2015-2017年平顶山居民死因数据,对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平顶山市居民粗死亡率为587.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4.19/10万。居民死因顺位前10位的疾病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96.76%。2015-2017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8.76岁,女性(81.72岁)高于男性(76.26岁)。前10位死因的去死因期望寿命中,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排前5位,较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97、3.38、2.94、1.03和0.84岁。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位于减寿顺位前2位,是造成平顶山市居民寿命损失的最主要原因。结论慢性病和伤害已成为平顶山市居民主要死因,而伤害是导致人群早死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慢性病防控和伤害预防教育,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和伤害早死率。
吕锐利崔喜民宋波颜欣颖马西平
关键词:死因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2016年平顶山市死因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科学评价平顶山市居民健康水平和影响死亡的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对疾病监测系统中2016年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6年平顶山市共报告死亡病例23 214例,报告粗死亡率578.37/10万,其中男性死亡13 883例(664.49/10万),女性死亡9 331例(484.87/10万),男性死亡率为女性的1.37倍;死因顺位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构成比分别为:27.19%、25.45%、23.53%、7.28%及7.15%,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1.50%;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由传染病、母婴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所致所致,5~岁组和15~岁组人群死亡主要以伤害为主,45岁以上人群死亡则以慢性病为主,且年龄越高,慢性病死亡所占比重越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平顶山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从而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崔喜民吕锐利宋波颜欣颖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亡率死因顺位
平顶山市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平顶山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确定今后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为构建我市更为完善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定性访谈等方法对平顶山市辖区10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防控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各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治的专业机构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工作协调机制;缺少慢性病防治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全市慢性病防治经费投入不足;慢性病监测、预防干预、评估及科研能力欠缺。结论目前我市疾控机构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与方法。
马红梅崔喜民马海宇颜欣颖
关键词:慢性病
平顶山市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在15~69岁的城乡常驻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995人中,10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5.68%,其中农村为69.84%,城市为81.62%。结论城市和农村居民在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应重视农村居民防治知识的提高,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崔喜民马红梅李宗瑾田雷颜欣颖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2022年平顶山市肿瘤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22年平顶山市肿瘤发病情况,为该地肿瘤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整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并质控的10个县区上报的肿瘤登记数据,统计肿瘤发病率、构成比、位次及病死率等数据,分析肿瘤状况。结果2022年1月至12月平顶山市常住人口3978797人,其中男性2014874人,女性1963923人。在此期间全市10个县区共上报12024张卡片,按发病日期共上报8325张,发病率209.23/10万,其中新华区、卫东区发病率超250.00/10万;按病死日期共上报3070张,病死率77.16/10万,其中郏县、卫东区肿瘤病死报告相对较高。报告男性肿瘤发病数5007人,男性粗发病率248.50/10万;报告女性肿瘤发病数3318人,女性粗发病率为168.95/10万,男性粗发病率为女性粗发病率的1.47倍。65~<75岁年龄段肿瘤发病率较高。2022年平顶山市前十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胰腺癌和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脑及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累计发病7370人,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8.53%。结论2022年平顶山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是重点防控癌种。
颜欣颖许艺苑
关键词:肿瘤发病率
平顶山市健康教育状况分析
2011年
目的客观分析平顶山市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为制定全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平顶山市2010年度的健康教育统计报表为基础,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机构的主管部门不统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健康教育论文写作和科研能力差,财政经费严重不足。结论随着对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视,全市的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人数、工作经费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
崔喜民马红梅颜欣颖
关键词:卫生教育卫生政策
2021年平顶山市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2021年平顶山市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了解事件发生与急性死亡情况,为日后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1年1~12月平顶山市各大医疗机构报告的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和网络报告的死亡医学证明数据展开分析,并借助SPSS2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21年平顶山市居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46.22/10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13:1,男性较女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类型以脑梗死为主,其他依次为冠心病、脑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脑梗死、冠心病、脑内出血方面,男性发病率较女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年龄段男性、女性及总计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平顶山市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率为252.53/10万,男女死亡率比为1.07:1,男性、女性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疾病类型以冠心病为主,其他依次为脑内出血、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20岁年龄段男性、女性及总计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顶山市居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类型以脑梗死为主,死亡病型以冠心病为主,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升高,威胁全市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因此相关部门需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及习惯,从而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诱因,保护居民生命健康。
颜欣颖张泽华许艺苑
关键词:心脑血管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