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兆鑫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颞骨组织连续切片三维重建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8年
- 本文复习了近年来有关颞骨组织连续切片三维结构重建的文献,重点阐述三维重建在耳显微外科,电子耳蜗植入,某些先天性疾病研究等方面的临床意义。
- 马兆鑫
- 关键词:耳部显微外科连续切片三维重建
- 脑电图异常的他觉性耳鸣
- 1996年
- 患者,男,10岁。双耳出现"喀嚓"弹指甲样声,始为阵发性,1年后鸣声渐大,呈持续性,进食及讲话则耳鸣消失,睡眠时他人亦可闻其耳鸣声,耳鸣与脉搏节律不一致。自觉听力无减退。过去史:无头颅外伤及脑部疾患史,自幼无癫痫发作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及癫痫患者。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神志清,对答切题。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双耳鼓膜正常。
- 马兆鑫马学良
- 关键词:脑电图异常他觉性耳鸣脑部疾患神经系统检查头颅外伤肌阵挛
- 水平视动性眼震对血管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水平视动性眼震与血管性眩晕的关系。方法对60例20~70岁反复发作性眩晕,眼震电图检查水平视动性眼震异常者,24例反复发作性眩晕而水平视动性眼震正常者,用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脑血管的供血情况。结果 54例(90%)患者有脑血管供血不足,并与侧别相吻合,而水平视动性眼震正常的24例眩晕患者仅有5例(20.83%)脑血管供血不足。结论两组相比P<0.001,说明水平视动性眼震异常的眩晕患者有缺血性改变。
- 马兆鑫吴琍雯卢华曾姚秀玲
- 关键词:超声学眩晕脑供血不足
- 显微纤维内窥镜在耳科学中的应用
- 1999年
- 人工耳蜗植入外科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在耳蜗的微小空间内进行检查和手术,对内窥镜的应用提出了挑战。近来,显微纤维内窥镜的问世,使耳科医师的梦想变为现实。显微纤维内窥镜顾名思义,既具有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又具有光导纤维的可曲性,还具有内窥镜的特性,将其应用于耳蜗检查就是所谓的耳蜗窥镜。一般而言,显微纤维内窥镜的外径小于1.0mm,最小外径仅0.35mm。
- 马兆鑫
- 关键词:纤维内窥镜检查人工耳蜗植入耳科学咽鼓管鼓阶
- 耳蜗微窥镜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观察耳蜗结构,实施蜗内手术干预。方法采用0.45mm直径微窥镜,观察动物和耳蜗植入者的内耳结构,采用半导体微激光对内耳病变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耳蜗微窥镜插入后内耳无结构损伤,ABR阈值短暂变化,2周后基本恢复。对耳蜗植入者临床应用微窥镜可诊断蜗内病变。微激光干预后可重建鼓阶,顺利植入人工耳蜗电极极阵。结论耳蜗微窥镜临床使用安全,结合微激光可对内耳疾病进行干预。
- 王正敏马兆鑫迟放鲁
- 关键词:耳蜗内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