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需 作品数:148 被引量:63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谱学手段和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体外测定化合物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从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15-二酮基-α-芹子烯(1)、15-酮基-桉叶烷-4,11(13)-二烯-12-甲酯(2)、petafolia A (3)、12-羟基-4(5),11(13)-桉叶二烯-15-醛(4)、12,15-二酮基-芹子-4,11-二烯(5)、(7S,8R,10S)-(+)-8,12-二羟基-芹子-4,11-二烯-14-醛(6)、白木香酸(7)、1α-羟基-7βH-荒漠木-9,11-二烯-8-酮(8)、7α-H-9(10)-烯-11,12-环氧-8-氧代荒漠木烷(9)、petafolia B (10)、11-羟基-瓦伦-1(10)-烯-2-酮(11)、白木香醇(12)、2-(2-苯乙基)色酮(13)、奇楠沉香酮A (14)、4′-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15)、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16)和丁香醛(17)。CORT诱导细胞损伤后的细胞存活率为48.78%,给予受试药物后,不同化合物不同质量浓度下细胞存活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存活率为50.35%~91.36%。结论:化合物1~17均为首次从奇楠沉香超临界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对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活性较强。 陈德力 马国需 刘会梅 王灿红 刘洋洋 杨云 魏建和关键词:超临界 色酮 神经保护 二苯并氧杂环庚三烯类化合物在体外筛选或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苯并氧杂环庚三烯类化合物在体外筛选或制备药物中的应用。该二苯并氧杂环庚三烯类化合物为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Sub>1</Sub>、<Image file="DDA000... 许旭东 朱寅荻 余世春 吴海峰 马国需 朱乃亮 孙忠浩 李朋飞文献传递 烟叶中1个新的开环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中的西松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烟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西松烷二萜类成分,分别鉴定为(1S,2E,4R,6R,7E)-4,6,11-trihydroxy-1-isopropyl-4,8-dimethylpentadeca-2,7-dien-12-one(1)、(1S,2E,4R,6R,7E,11E)-2,7,11-cembradiene-4,6-diol(2)、(1S,2E,4S,6R,7E,11E)-2,7,11-cembradiene-4,6-diol(3)、(1S,2E,4R,6R,7E,11S)-2,7,12(20)-cembratriene-4,6,11-triol(4)、(1S,2E,4S,6R,7E,11S)-2,7,12(20)-cembratriene-4,6,11-triol(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烟叶二萜A。 郑庆霞 马国需 翟妞 刘萍萍 陈霞 陈千思 金立锋 周会娜关键词:烟叶 开环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有以下步骤:萎调、杀青、揉捻、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所述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适于商品化生产,经本方法处理的鹧鸪茶叶的含水率≤6%,茶多酚含量≥20%,水浸出物≥3... 陈德力 赵祥升 刘洋洋 弓宝 马国需 魏建和 杨美华 许旭东文献传递 红树林来源曲霉属和木霉属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3年 红树林内生真菌因其高盐、高温、强光照、缺氧的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独特的代谢途径,进而产生了一大批种类丰富、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生代谢产物,使红树林来源的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红树林内生真菌领域中,曲霉和木霉属真菌是研究较多的两个属。本文对2018年1月—2022年10月红树林来源曲霉属内生真菌和2015年1月—2022年10月红树林来源木霉属内生真菌新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按聚酮类、生物碱类、萜类、肽类与氨基酸类化合物等分别进行总结,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红树林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梁寒峭 陈文凤 范益铠 朱子冬 马国需 陈德力 田婧关键词:红树林 内生真菌 曲霉属 木霉属 代谢产物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及新资源食品等领域。其主要是由鹧鸪茶叶经过精选、水煎煮、浓缩以及大孔吸附树脂洗脱、烘干等工艺所制得。本发明提取物经小鼠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 陈德力 刘洋洋 马国需 赵祥升 弓宝 魏建和 许旭东文献传递 天山假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天山假狼毒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酚(1)、(-)-松脂酚(2)、3′-desmethylarctigenin(3)、牛蒡子苷元(4)、pluviatolide(5)、伞形花内酯(6)、4-(3,4-dimethoxybenzyl)-3-(4-hydroxy-3-methoxybenzyl)-tetrahydrofuran-2-ol(7)、daphnogitin(8)、daphnetone(9)、blumenol B(10)、loliolide(11)、对羟基苯乙酮(12)、对羟基苯丙酸(13);其中包括7个木脂素类、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石磊岭 马国需 杨峻山 古丽娜.沙比尔 贾晓光关键词:木脂素类 香豆素类 牛蒡子苷元 苦石莲中卡山烷类二萜的化学成分研究 [背景和目的]苦石莲又名石莲子、老鸭枕头、土石莲子、青蛇子、猫儿核、广石莲子,为豆科云实属植物喙荚云实(南蛇勒)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种子.苦石莲生于低海拔的旷野草丛或缓坡林缘,分布于广西、云南... 孙忠浩 马国需 杨峻山 袁经权 许旭东冠盖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7年 冠盖藤属(Pileostegia Hook.f.et Thoms.)植物隶属于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全世界仅有3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该属植物一直作为传统药物加以应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萜类、香豆素、甾体等,除此还有苯并吡喃、糖苷、酚苷等,具有抗癌、消炎、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冠盖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冠盖藤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王云卿 王云卿 马国需 杨峻山 许旭东关键词:萜类 香豆素 抗癌 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对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考察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前后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确定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对黄芪药材质量的影响,为评价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加工对黄芪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黄芪进行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加工,采用HPLC-DAD方法,建立黄芪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芒柄花素、紫檀芪线性范围分别为0. 048~60. 000μg·ml^(-1)、0. 019~30. 000μg·ml^(-1)、0. 019~40. 000μg·ml^(-1)、0. 019~40. 000μg·ml^(-1)。焦亚硫酸钠浸泡过的黄芪和正常组相比,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苷类成分均显著下降,并且随着焦亚硫酸钠浓度的增大和浸泡时间的增加,含量降低趋势明显,高浓度组相差2~3倍左右;焦亚硫酸钠浸泡对芒柄花素成分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紫檀芪高浓度浸泡组与正常组的含量可差10倍左右。结论:焦亚硫酸钠处理对黄芪药材的化学品质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因此,采用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黄芪来达到保鲜、防蛀、延长保质期的作法不可取。 金悦仙 朱乃亮 赵丹 赵丹 马国需 马国需关键词:黄酮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