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伟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依赖型糖尿病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依赖
  • 1篇胰岛素依赖型
  • 1篇胰岛素依赖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甲状腺
  • 1篇原发性甲状腺...
  • 1篇原发性甲状腺...
  • 1篇实验性糖尿病
  • 1篇实验性糖尿病...
  • 1篇鼠肝
  • 1篇糖尿病大鼠
  • 1篇糖原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功能

机构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钱荣立
  • 3篇马晓伟
  • 2篇王艳荣
  • 1篇高妍
  • 1篇惠岩
  • 1篇陈澜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合成酶活性的改变被引量:26
1998年
目的:研究类NIDDM大鼠模型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一组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尾静脉注射,另一组不给STZ,作为对照组,观察18周,选择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水平高于或等于对照组者作为类NIDDM大鼠模型,实验末期测定其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结果:Ⅰ型酶为(0.18±0.06)μmol/(min·g)相对于(0.24±0.09)μmol/(min·g)(P<0.05),而总酶I+D为(1.5±0.4)μmol/(min·g)相对于(1.8±0.4)μmol/(min·g)(P<0.05)。结论:糖尿病鼠此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王艳荣钱荣立马晓伟
关键词:糖尿病NIDDM
实验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的改变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13只用半量链脲佐菌素(30μg/g体重)加高脂、高糖、高热量饲料喂养18周,制成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模型,另选用20只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糖和胰岛素释放水平,同时测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结果糖尿病组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2.17±0.20U/g肝组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7±0.11U/g肝组织,P<0.01)。
马晓伟钱荣立王艳荣陈澜惠岩
关键词:糖尿病IDDM胰岛素抵抗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分析 ,以期为特发性甲减病人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我们收集了 1 978~ 1 998年 7月住院的 1 3 4例原发性甲减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1 3 4例原发性甲减中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4 3例 ( 3 2 .0 9% ) ,原因不明者 (特发性 ) 64例 ( 47.76% )。特发性甲减多发生于 4 0岁以上女性病人。结论 对于女性病人尤其年龄在 4 0岁以上者 ,要注意除外甲减 ,以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马晓伟钱荣立高妍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原发性病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