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嵩

作品数:34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化学工程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化学镀
  • 8篇碳纤维
  • 6篇镀铜
  • 5篇纤维
  • 5篇化学镀铜
  • 5篇光度
  • 5篇光度法
  • 4篇偶氮
  • 4篇微乳液
  • 4篇显色反应
  • 3篇涤纶
  • 3篇电镀
  • 3篇镀层
  • 3篇乳液法
  • 3篇偶氮苯
  • 3篇重氮
  • 3篇重氮氨基
  • 3篇重氮氨基偶氮...
  • 3篇噻唑
  • 3篇微乳液法

机构

  • 16篇沈阳化工大学
  • 12篇沈阳化工学院
  • 6篇东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有色金...

作者

  • 34篇高嵩
  • 6篇姚广春
  • 5篇陶睿
  • 4篇杨帆
  • 4篇樊明杰
  • 3篇臧淑艳
  • 3篇王桂林
  • 2篇赵书林
  • 2篇姚慧
  • 2篇王桂萍
  • 2篇王娟
  • 2篇张文婷
  • 1篇宁志高
  • 1篇江涛
  • 1篇陈宏
  • 1篇李建军
  • 1篇陈笑微
  • 1篇张志刚
  • 1篇邵红
  • 1篇金小成

传媒

  • 6篇材料保护
  • 4篇沈阳化工学院...
  • 3篇电镀与涂饰
  • 3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冶金分析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当代化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有色矿冶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两大弊端,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二是以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分析化学改革方案,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教学理念。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优秀的人才。
姚慧王晓峰臧淑艳高嵩
关键词:教学改革分析化学
影响碳纤维表面镀铜速率的因素被引量:5
2005年
在碳纤维表面先化学镀铜再电镀铜可获得具有一定厚度且均匀的铜镀层。研究了甲醛、配位剂、稳定剂等用量、pH值、温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对碳纤维增重率的影响,确定了镀铜的最佳配方,并用扫描电镜验证了镀铜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化学镀铜配方为16g/LCuSO4·5H2O,25g/LEDTA·2Na,15g/L酒石酸钾钠,15g/LNaOH,5mg/L2,2′联吡啶,15mg/LK4Fe(CN)6,6mL甲醛(分析纯)。本法既较好地解决了碳纤维束的黑心问题,又可获得较厚的镀层,且镀层与碳纤维的结合更牢。
高嵩姚广春
关键词:化学镀铜电镀铜碳纤维沉积速率
新显色剂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被引量:6
1999年
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新显色剂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BTDAB)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10.5 ̄11.7碱性介质中,铜(Ⅱ)与试剂形成1:2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7×10^5,铜(Ⅱ)量在0 ̄4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铝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高嵩赵书林杨秀娥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显色反应显色剂
硼酸涂覆法防止C-Cu复合丝氧化问题被引量:2
2007年
以硼酸为保护剂,通过在C-Cu复合丝表面涂覆一层硼酸试剂,有效地解决了高温复合时镀铜层的氧化难题,并通过XRD、SEM和拉伸强度测试全面考察了硼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硼酸的浓度为1.0%时铜镀层的氧化程度很小,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且与基体铝结合良好,1.0%的硼酸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任何影响。
高嵩姚广春
关键词:炭纤维搅拌铸造硼酸
涤纶纤维表面化学镀镍–磷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涤纶纤维的增重率和电阻为指标,研究了镀液组成、pH、温度、涤纶装载量和施镀时间等对化学镀镍-磷的影响,得到涤纶化学镀镍-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钠10 g/L,硫酸镍20 g/L,次磷酸钠8 g/L,乙酸钠15 g/L,镀液pH为6.0-6.2,温度80℃,装载量9 g/L,时间10-15 min。采用最佳工艺对涤纶纤维化学镀镍-磷后其增重率约为19%,电阻约为10Ω/cm。
高嵩陶睿王桂林杨帆
关键词:涤纶纤维镍-磷合金化学镀增重率
一种以金属化合物为导电成分制备涤纶导电纤维的方法
一种以金属化合物为导电成分制备涤纶导电纤维的方法,涉及一种以铜的硫化物为导电成分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涤纶纤维进行除油,并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采用一定浓度的苯胺溶液在一定酸度和氧化剂存在下对涤纶...
高嵩王峰陶睿
文献传递
碳纤维表面镀铜的镀液稳定性被引量:9
2005年
针对碳纤维具有疏水性难以在其表面上直接镀铜的特点,研究了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影响化学镀铜溶液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灼烧除胶和过硫酸铵氧化,较好地改善了碳纤维的疏水性,提高了碳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同时采用双络合体系,加入适量的2,2'-联吡啶、亚铁氰化钾,提高了镀液稳定性,碳纤维表面镀层光亮、均匀、致密,具有较好的结合力.
高嵩姚广春
关键词:碳纤维表面改性化学镀稳定性
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被引量:14
2005年
通过化学镀再电镀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镀上Cu镀层,制备C/Cu复合丝,并在硼酸的保护下,利用非真空条件下的液态机械搅拌法制备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程度,铜镀层存在状态及C/Al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硼酸存在下,大大降低了铜的氧化程度,碳纤维分散均匀且没有损伤,少量硼酸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影响,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抗拉强度较基体材料提高50%以上,但塑性指标却明显下降.
高嵩姚广春
关键词:碳纤维化学镀电镀复合材料抗氧化机械性能
新试剂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锌的显色反应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研究了新显色剂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BTDAB)与锌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TritonX-100存在下,于pH11.0~11.8的硼砂-氢氧化钠介质中,该试剂与锌可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5L·mol^(-1)·cm^(-1),锌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高嵩赵书林姜玉璞夏心泉
关键词:吸光光度法显色剂
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对氢氧化镁改性的效果被引量:6
2014年
以菱镁矿及尿素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镁晶须,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得到黏度好,分散性高的Mg(OH)2阻燃剂.通过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的实验,阐述了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与其单一成分对氢氧化镁晶须的表面改性效果.并进行活性指数、比表面积、抑烟效果等测定.结果表明: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活性指数、比表面积、抑烟效果都高于单一成分改性的程度.
尹燕徐艳春张洋朱雨思吴海璇高嵩
关键词:钛酸酯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氢氧化镁晶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