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艳鹏

作品数:6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丘陵沟壑区
  • 4篇黄土丘陵
  • 4篇黄土丘陵沟壑...
  • 4篇沟壑
  • 3篇土壤
  • 3篇丘陵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人工林
  • 2篇晋西黄土丘陵...
  • 1篇多样性
  • 1篇植物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多样性研...
  • 1篇树种
  • 1篇水分物理性质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机构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

  • 6篇高艳鹏
  • 4篇赵廷宁
  • 3篇骆汉
  • 2篇谭雪红
  • 1篇陈琳
  • 1篇张岩
  • 1篇郭小平
  • 1篇尹忠东
  • 1篇王亮
  • 1篇王志明
  • 1篇王振华
  • 1篇韩愈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春季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固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方山县峪口镇花果山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春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份土壤含水量有较大的升高;荒草坡土壤水分条件最好,针叶林、经济林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柠条灌丛土壤水分条件一般,刺槐纯林土壤水分条件最差;土壤水分阴坡好于阳坡;土壤水分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较为明显,黄土区造林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以适应有限的土壤水分资源。测点剖面不同部位土壤水分含量差异较大,形成剖面土壤水分总体上高下低的分布规律;各样地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最大,而后不断减小至基本保持不变。
高艳鹏王志明骆汉赵廷宁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春季土壤水分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
本文以山西省方山县峪口镇土桥沟流域内的人工林(刺槐林、白榆林、油松林、侧柏林、油松—刺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树种、不同密度的林分结构特征和生长特点,对林下植物群落特...
高艳鹏
关键词: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密度效应
文献传递
四川省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为深入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制定下一步规划方案提供参考资料。利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长治"五期工程涉及的212个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聚为4类,以封禁治理、保土耕作措施为主的3类地区有146个小流域,占总量的68.9%。土壤侵蚀聚为4类,以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为主的4类、一类地区共有158个小流域,占总面积的74.6%。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为:以封禁治理和保土耕作措施为主的地区无明显流失面积较大,这两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
高艳鹏谭雪红张岩尹忠东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蚀
五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生理特性及抗旱性综合评价被引量:42
2012年
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测定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梯度下5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叶水势、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以水分胁迫下各生理指标的平均变化速率为原始数据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5种植物的ΨL、Pn、Tr、GS、Fv、Fm、Fv/Fm、Fv/Fo均逐渐下降,Fo逐渐升高,WUE先升后降,Ci先降后升,不同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及拐点有一定差异;平均变化速率相对较小的是八宝景天和马蔺,较大的是肥皂草和太行菊;(2)根据水分胁迫下Gs和Ci变化方向的差异判断八宝景天、马蔺以W2作为Pn降低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因素的分界线,五叶地锦、肥皂草和太行菊以W1为分界线,八宝景天、马蔺在W2时WUE最高,五叶地锦、肥皂草和太行菊在W1时最高;(3)5种植物抗旱性大小排序为:八宝景天>马蔺>五叶地锦>太行菊>肥皂草,聚类分析结果为:八宝景天、马蔺为强抗旱植物,五叶地锦为中抗旱植物,太行菊、肥皂草为弱抗旱植物。
谭雪红高艳鹏郭小平赵廷宁王亮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生理特性抗旱性综合评价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被引量:21
2011年
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的植被恢复重建及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密度的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林分的土壤平均密度都低于农田,密度为1 600株/hm2的林分土壤密度最小,为1.225 9 g/cm3;土壤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刺槐林分的孔隙度和通气度都大于农田,退耕还林后,土壤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密度为1 600株/hm2的林分孔隙度最大。刺槐林分土壤持水量都要好于农田,土壤平均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密度为1 600株/hm2的林分持水性能最好;持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密度为1 600株/hm2的刺槐林土壤饱和蓄水量和非毛管蓄水量最高,分别为558.12和52.45 mm,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土壤表层蓄水能力好于中、下层;密度为1 800株/hm2的刺槐林土壤涵蓄降水量和有效涵蓄量最大。
高艳鹏赵廷宁骆汉陈琳韩愈王振华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下草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密度的刺槐林、榆树林、油松林、侧柏林、油松刺槐混交林等林下草本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人工林生态功能恢复评价和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林下草本植物共有36种,多以阳性植物为主;由于林分树种组成和密度不同,林下草本物种差异较大;林下植被演替大多处于植被演替初级阶段,针阔混交林在物种数量和建种群落上表现最好,其次是油松纯林和刺槐纯林,榆树纯林生境条件最差;无论是丰富度指数还是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针阔混交林表现最好,其次为刺槐、油松纯林,表现最差的为榆树、侧柏纯林。
高艳鹏赵廷宁骆汉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草本植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