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军平

作品数:26 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7篇椎间盘
  • 9篇退变
  • 9篇椎间盘退变
  • 7篇干细胞
  • 6篇细胞
  • 5篇髓核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手术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细胞移植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源性

机构

  • 2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5篇鲍军平
  • 23篇吴小涛
  • 17篇洪鑫
  • 17篇王运涛
  • 7篇朱磊
  • 6篇时睿
  • 6篇王锋
  • 5篇张绍东
  • 5篇刘磊
  • 4篇高增鑫
  • 4篇蒋赞利
  • 4篇庄苏阳
  • 3篇张福勇
  • 3篇王琨
  • 3篇张培
  • 2篇严慧深
  • 2篇曹烨
  • 2篇王小虎
  • 2篇邱匀峰
  • 2篇邵建树

传媒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间盘镜术后患者影像改变的纵向队列研究
王琨洪鑫庄苏阳王运涛张绍东高增鑫蒋赞利谢鑫荟鲍军平朱磊王锋张培吴小涛
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后再手术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需接受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进而为初次MED患者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因单节段腰...
洪鑫吴小涛刘磊鲍军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相关危险因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退变椎间盘中营养和分化效应的变化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椎间盘退变修复过程中营养效应与类髓核分化效应的变化。方法用针吸髓核法建立兔的椎间盘退变模型,采取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MSCs,并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腺病毒转染使之携带有GFP,在造成退变模型2周后以5×10^6个细胞/ml的浓度植入手术节段的椎间盘内。1、2、4、8周末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标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MSCs表达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Ⅱ型胶原等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表达及定量分析。结果MSCs表达的TGF—β1、IGF-1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分别为(22.68±6.83)%、(35.67±6.56)%,之后开始降低;HIF-1α、Ⅱ型胶原在8周中均呈上升趋势,8周最高,分别为(55.35±14.06)%、(37.23±9.53)%,2—4周过程中上升最明显。结论早期(2周时)MSCs以发挥营养效应为主,后期(4周后)以发挥类髓核分化效应为主。
严慧深吴小涛王运涛邵建树曹烨鲍军平张磊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洪鑫刘磊鲍军平吴小涛
两种植骨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方法:选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脊柱外科收治的9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
王运涛吴小涛洪鑫鲍军平高增鑫张绍东蒋赞利庄苏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
GFP标记干细胞修复椎间盘退变中的示踪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示踪时效及GFP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移植后参与退变修复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情况。方法使用针吸髓核法建立兔的椎间盘退变模型,体外培养MSCs,并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腺病毒载体(Adeno-XTM-GFP)转染,成为GFP标记的MSCs(GFP-MSCs),于造模2周后植入造模的椎间盘内。在移植后第2、4、6、8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观察MSCs的增殖情况,对比GFP本身荧光和免疫荧光的示踪时间。结果非免疫荧光组GFP本身荧光强度能够持续到4周,后较微弱甚至难以辨别;免疫荧光组用FITC荧光二抗标记的GFP-MSCs在8周内都能够持续稳定的显现荧光,4个时间点GFP-MSCs的阳性率的可信区间分别是:2周(14.64±2.05)%;4周(21.85±2.45)%;6周(31.03±4.03)%;8周(36.37±4.42)%。结论GFP-MSCs在椎间盘微环境中能够稳定增殖。若示踪研究需要持续超过4周,则应对GFP行免疫荧光染色,可以使有效示踪时间持续至少8周。
严慧深吴小涛王运涛邵建树曹烨鲍军平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干细胞移植绿色荧光蛋白
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后再手术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需接受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进而为初次MED患者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因单节段腰...
洪鑫吴小涛刘磊鲍军平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1.评价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标记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椎间盘退变早期植入椎间盘后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情况,并用磁共振进行干细胞示踪。2.评价各组兔髓核内connexin43的表达情况。 方法: ...
鲍军平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超顺磁性氧化铁髓核
文献传递
干细胞移植修复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总结干细胞对椎间盘退变的修复机制,综述干细胞移植修复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近年干细胞移植修复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干细胞移植修复椎间盘退变的临床疗效、修复机制、影响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临床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修复椎间盘退变并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干细胞在退变椎间盘内可向椎间盘软骨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外基质以及营养因子合成,延缓椎间盘细胞凋亡,维持椎间盘免疫豁免状态。干细胞的种类与数量、细胞移植的载体支架、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法,以及移植椎间盘的退变程度等因素皆可影响干细胞移植的修复效果。减少移植干细胞的回漏、调控干细胞在椎间盘中的迁移分布、探明干细胞在退变椎间盘微环境下维持其干细胞特性的能力和规律是面临的全新挑战。结论基于干细胞移植的生物学修复策略是早期扭转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方案。
王锋吴小涛王运涛鲍军平
关键词:干细胞椎间盘退变细胞移植
梯度提升机模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内镜切除术近期疗效的预测作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模型对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手术的4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评价采用腰椎JOA评分,评分改善率≥50%为疗效良好、<50%为疗效不佳。采用GBM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评价GBM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39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疗效优良者347例(87.8%)、疗效不佳者48例(12.2%)。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突出类型、手术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变水平、突出物矢状径及有无钙化、初次症状至手术时间、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水平组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9.15,95%CI(4.04,20.73),P<0.001]、突出物矢状径大[OR=1.37,95%CI(1.18,1.58),P<0.001]是术后2年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椎间盘突出单侧型相对于极外侧型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17,95%CI(0.06,0.55),P=0.003];手术节段椎间盘退变Ⅱ级者相对于Ⅲ级者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17,95%CI(0.04,0.70),P=0.014];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2级者相对于3级者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29,95%CI(0.10,0.81),P=0.018]。GBM模型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77,0.96)],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3.46%、83.33%和0.77,均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0.86[95%CI(0.73,0.90)]、88.79%、66.67%和0.55。GBM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预测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11,P<0.001)。结论在预测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面,GBM模型的预测�
鲍军平刘磊刘磊刘磊时睿洪鑫吴小涛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退行性变LOGISTIC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