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乘利

作品数:45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地球
  • 8篇天体
  • 7篇行星
  • 7篇章动
  • 7篇天体测量
  • 7篇自转
  • 5篇地球自转
  • 5篇望远镜
  • 4篇指向
  • 4篇天文
  • 4篇火星
  • 4篇核幔边界
  • 4篇磁场
  • 3篇月球
  • 3篇重力场
  • 3篇极移
  • 2篇地壳
  • 2篇地球定向参数
  • 2篇地球动力学
  • 2篇电离层

机构

  • 44篇中国科学院上...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上海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45篇黄乘利
  • 12篇金文敬
  • 9篇廖新浩
  • 9篇唐正宏
  • 5篇赵铭
  • 5篇张冕
  • 4篇刘宇
  • 4篇于涌
  • 4篇齐朝祥
  • 3篇王叔和
  • 3篇周永宏
  • 2篇朱耀仲
  • 2篇廖德春
  • 2篇张可可
  • 1篇胡小工
  • 1篇华阳
  • 1篇孙越强
  • 1篇赵华
  • 1篇朱文耀
  • 1篇毛银盾

传媒

  • 11篇天文学进展
  • 7篇天文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云南天文台台...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2004年重...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天文学会...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光学测角数据的风云四号同步轨道卫星精密定轨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风云四号同步卫星的精密定轨和精度评估需求,首先利用地面光学测角数据对FY-4A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定轨后方位角和高度角的残差rms分别为0.25"和0.45"。与基于测距数据的轨道相比,位置精度在有测角数据的弧段内小于50 m。进一步联合测角数据和测距数据对FY-4A卫星进行联合定轨,定轨后轨道重叠精度优于15 m。利用联合定轨结果评估了基于测距数据的实时轨道产品精度,可以明显发现轨道精度随着测距数据的积累而逐步提高。
刘思语黄勇毛银盾毛银盾贾耀红黄乘利鲁文强黄乘利
关键词:精密定轨
核幔边界的电磁场与章动的耦合对地球章动的贡献
<正>在地球核幔边界(CMB)和内外核边界(ICB)附近,在初始静态的背景磁场B0及其流场ν0 下,带电的流体液核(FOC)与它相邻的地幔和(或者)内核(SIC)由于章动而发生额外的相对运动、使之切割磁力线并产生附加的感...
黄乘利
文献传递
自由液核章动FCN周期与核幔边界的非椭球形状
<正>自由液核章动(FCN)是地球液核的自转轴与地幔自转轴不重合而引起的一个自由振荡模,它的周期和振幅与核幔边界(CMB)周围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如核幔边界的非球形形状、核幔边界的电磁场和电导率、外核流体的粘滞性,等...
黄乘利
文献传递
水星表层构造及其成因研究进展
2019年
长期以来,类地行星表层构造一直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水星表层构造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反演水星的演化过程。得益于空间探测项目的开展,大量探测数据为研究水星表层构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介绍了水星表层构造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包括发育于水星表层的主要地质构造与水星径向收缩的关系,以及主要的地质构造走向和分布及其成因。最后介绍了对水星的壳层热结构和地壳厚度的研究进展。
谢景椿黄乘利黄乘利
关键词:水星地质构造地壳厚度
激光测月中的地球和月球参考架被引量:9
1996年
本文讨论了激光测月解算地面台站坐标和月面反射器的月面坐标过程中初值的影响及迭代求解的稳定性问题。并指出影响地面台站坐标中地心经度分量的精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差时采用的UTI值有误差,二是月球的赤经误差,后者将引起地面台站产生一个沿经度方向的系统旋转,而这是所采用的月球星历表的误差所致。通过实例迭代运算表明,测站坐标结果可以收敛到2cm左右,月面反射器在月面柱坐标中的。和Z分量的结果可以稳定在10cm左右,而其λ分量目前只能达到米级。
黄乘利金文敬许华冠
关键词:激光测月参考架地球月球月面坐标
不同频段上极移、日长变化与大气角动量变化激发结果的比较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用JMA大气角动量序列计算了对极移和日长变化的激发量(m'1、m'2和m'3),并分三个频段与天文观测得到的地球自转参数序列(m1、m2和m3)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钱德勒和季节性频段上,大气运动确实是固体地球自转变化的主要激发源.
廖德春黄乘利金文敬
关键词:极移日长变化角动量
地球表层物质非均匀分布对地球动力学扁率的贡献被引量:2
2008年
全球动力学扁率(H)是研究地球自转与岁差的一个重要物理量.由对岁差的观测有H_(obs)= 0.0032737≈1/305.5.该文依据内部场理论重新计算了流体静平衡态下的地球内部几何扁率剖面,结果与Denis(1989)的结果相吻合.该文还推导了三阶扁率精度下H的计算式,并计算出PREM地球模型的H理论值为H_(PREM)=1/308.5,这与其他人的结果一样,与观测值之间存在1%的差别.为了研究这个差别的来源,该文将PREM模型中均一的上地壳层与海洋层替换为ECCO、GTOPO30和ETOPO5等真实的地球表层数据,结果表明替换后得到的H更加偏离观测值.此结果说明来自于地幔及更深处质量异常引起的正面影响可能要比先前预期的高,并为地壳均衡理论提供了间接的证据.
刘宇黄乘利
关键词:天文地球动力学地壳均衡
考虑电磁耦合和各向异性的非刚体地球章动研究
黄乘利廖新浩金文敬张承志
给出了非刚体地球章动的完整模型和序列,所有边界条件都被展开到二阶扁率,考虑了地球内部的非流体静平衡态,通过引入非自由地表边界条件,将海洋和大气的贡献直接引入待积分的运动方程组。对广义球函数方法及其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电磁耦合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计划的科学目标被引量:30
2009年
与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是与地球最为相似,也是最有可能在其上发现地球以外生命现象的一颗行星,因此特别受到人类的关注。近年来,有国家已经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并启动了载人火星探测研究计划。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具备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但是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才刚刚起步。2007年中俄两国签署了联合探测火星计划,俄罗斯负责将中国研制的一颗微小卫星——萤火一号发送至火星轨道。萤火一号将开展自主探测,并与俄罗斯的火卫一探测器开展联合探测。本文综述了萤火一号任务提出的科学背景及科学目标,简要介绍了为实现科学目标配置的有效载荷,以及入轨后的主要探测任务,并对其科学探测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吴季朱光武赵华王赤李磊孙越强郭伟黄乘利
关键词:火星探测太阳风磁层电离层
太阳系内类地行星内部结构模型研究进展
2013年
主要介绍太阳系内类地行星的内部结构模型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类地行星内部结构模型的研究方法:假定行星处于流体静平衡态,将其由球心至外沿半径方向分成一系列的同心球壳层,根据物理模型建立内部压强、质量、引力的一系列微分方程,由边界条件进行数值积分;或根据地震学、测地学、电磁学数据进行贝叶斯反演,得到内部结构模型。然后以火星为例简述了类地行星的探测情况、内部模型研究现状以及现有约束条件,如火星重力场、潮汐LOVE数等测地学数据对内部结构模型的影响。最后对内部结构模型研究发展做了简单的展望。
龚盛夏黄乘利
关键词:类地行星内部结构火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