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梅
- 作品数:47 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机械工程更多>>
-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术前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均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3μg/kg、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1.5~2.0 mg/kg。麻醉维持:配方丙泊酚500 mg+瑞芬1 mg+芬太尼0.1 mg共50 ml持续泵注,25~35 ml/h,视血压调节速度。罗库溴铵0.3~0.6 mg/(kg.h)。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行控制性降压。结果 28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2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迅速继续填塞动脉瘤。结论选择全身麻醉对减少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非常有利,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黄光梅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麻醉
- 全麻下气管内插管困难经环甲膜逆行引导插管1例报告
- 2001年
- 黄光梅李聚禧
-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
- 氯胺酮配伍依托咪酯乳剂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黄光梅李聚禧黄伟芝李水忠
- 关键词:氯胺酮依托咪酯乳剂麻醉
- 七氟醚面罩吸入全麻辅以骶管阻滞麻醉对斜疝修补术患儿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全麻辅以骶管阻滞麻醉对斜疝修补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单部位)的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150例,七氟醚面罩吸入全麻辅以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150例,单纯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后5 min(T_(2))、手术开始时(T_(3))、手术开始后15 min(T_(4))、手术结束时(T_(5))、苏醒时(T_(6))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统计波动值;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和疼痛程度;观察并记录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比较,对照组T_(2)~T_(6)时、研究组T_(2)~T_(5)时心率增快,平均动脉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_(2)~T_(6)时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值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缩短,疼痛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面罩吸入全麻辅以骶管阻滞麻醉对斜疝修补术患儿麻醉效果良好,可提高麻醉安全性。
- 黄光梅周育华梁开远
- 关键词:七氟醚面罩吸入全麻骶管阻滞麻醉斜疝修补术
- 44例伤寒患者临床特征与药敏试验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黄旭美黄光梅陈海平梁金艳
- 关键词:伤寒药敏试验病原学并发症
- 充气式保温毯在老年人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在老年人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年龄>70岁的全麻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保温组在病人术中覆盖上身充气式保温毯,设定充气温度为40~42℃;非保温组采取常规的保温措施,术中上半身覆盖簿被。术中持续监测并比较鼻咽温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中体温均有下降,非保暖组鼻咽温各时点均明显低于保暖组。术毕,非保暖组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明显晚于保暖组。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有效地预防老年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 黄光梅
- 关键词:老年人充气式保温毯全麻手术
-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宫颈癌手术麻醉效果及对心功能、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辅助用于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心功能、心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实施宫颈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瑞芬太尼-七氟烷常规麻醉,观察组自麻醉伊始加用Dex辅助麻醉至手术结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管、苏醒和应答时间,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率,以及术后6 h、12 h、24 h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即刻(T0)、切皮后10 min(T1)、手术结束时(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值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值的比值(E/A);检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术后12 h及24 h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苏醒和应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时点HR、MAP低于本组T0时点,E/A高于本组T0时点(P<0.05);且观察组T1、T2时点HR、MAP低于对照组同时点(P<0.05),E/A高于对照组同时点(P<0.05),T1、T2时点两组LVEF、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15 min比较,术后12 h和24 h两组患者血清cTnⅠ、CK-MB、BNP含量升高(P<0.05),术后12 h和24 h,观察组血清cTnⅠ、CK-MB、BN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加用Dex辅助用于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麻醉,可更好保护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损伤。
- 梁开远黄光梅李耀松周育华
- 关键词:宫颈癌手术麻醉效果心功能
- 一种手消液取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消液取液装置,包括机体,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间隔并行设置于机体;药液瓶包括工作药液瓶与备用药液瓶;工作药液瓶安装于第一分隔板;备用药液瓶并行于工作药液瓶放置于第一分隔板;封盖设有液位计...
- 甘定基韩毅李洁霞黄光梅韦薇江海凤
- 改良锁骨上神经阻滞的解剖定位及临床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锁骨手术,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颈丛神经阻滞;Ⅱ组: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Ⅲ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Ⅰ~Ⅲ组均为对照组。对照组注入0.6%利多卡因与0.6%罗哌卡因混合液20—25ml。Ⅳ组为实验组,即改良锁骨上神经阻滞组,注入0.6%利多卡因与0.6%罗哌卡因混合液10ml。结果:Ⅰ组、Ⅱ组患者NIBP、HR麻醉后均较术前提高,Ⅲ、Ⅳ组患者NIBP术前无明显变化,麻醉后略高于术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组患者SpO2数值无明显变化,一直保持在96%~100%水平。各组麻醉优良率Ⅰ组:65%;Ⅱ组:70%;Ⅲ组:95%;Ⅳ组:100%。各组均未发生明显的麻醉并发症。结论:在锁骨手术中行改良锁骨上神经阻滞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黄光梅
- 关键词:锁骨神经阻滞锁骨手术
- “横向协同 纵向贯通”网格化管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回顾2020—2022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特别是2022年,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散点多发,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形下,如何构建多部门协同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战”时无人感染,“平”时精准管理,是各医疗机构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一。基于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探索网格化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中的应用,结合贵港市人民医院的一些经验,为医疗机构常态化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 黄光梅杨克勤覃斌韦薇江海凤
-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