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 作品数:7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三九贴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九贴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来自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病例且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64例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2例、对... 黄宇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阳虚寒凝型 三九贴 肿瘤坏死因子-Α 文献传递 不同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对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目的:目前临床上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的治疗中,常常选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降血脂药物联合使用。替格瑞洛属于一种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主要经过人体肝脏中细胞... 黄宇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他汀类药物 抗血小板活性 文献传递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2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在1971年首先被提出,主要是指由于剧烈运动后肌纤维崩解断裂从而导致肌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液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以肌肉肿痛、全身乏力、排酱油色尿及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 黄宇 贺王伟 黄峥嵘梅花针叩刺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及其对Th17、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基于Th17/Treg免疫平衡研究梅花针叩刺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HZ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疱疹周围及痛觉过敏的区域行梅花针叩刺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T细胞(Treg)、辅助T细胞17(Th17)的水平及Th17/Treg比值,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71.88%(23/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VAS评分,Th17、Treg细胞水平及Th17/Treg比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梅花针叩刺联合西药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疼痛程度及缩短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并能调节Th17、Treg细胞水平,进而影响Th17/Treg平衡,达到调节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 胡微 戴荣水 黄宇 翁溥男 翁财 林玲关键词:带状疱疹 急性期 梅花针叩刺 TH17/TREG 他汀类药物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2017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发作性胸痛、胸闷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欧洲各国及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均推荐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中替格瑞洛是目前国内最新上市并且广泛运用于ACS患者中的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无须经过人体肝脏代谢激活可以直接起效,并且可以与ADP受体直接可逆性结合[1]。指南中指出对于无禁忌症的ACS患者入院后应尽早开始他汀治疗。需要与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联合应用。 黄宇 黄峥嵘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CYP3A4 佐匹克隆与盐酸曲唑酮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观察佐匹克隆与盐酸曲唑酮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佐匹克隆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曲唑酮治疗。两组均为睡前30 min给药,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种药品在延长患者总睡眠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0.3)h比(0.9±0.7)h,P>0.05]。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入睡时间评分低于盐酸曲唑酮[(0.5±0.2)分比(1.3±0.4)分,P<0.05]。问卷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量表(TESS)低于对照组[(9.45±4.37)分比(12.56±4.62)分,P<0.05]。结论佐匹克隆与盐酸曲唑酮在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上疗效一致。但佐匹克隆药物不良反应更低,容易被患者接受。 黄宇 贺王伟 黄峥嵘关键词:睡眠障碍 佐匹克隆 曲唑酮 针刺联合麦粒灸治疗颈椎病颈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麦粒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颈椎病颈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62例,针刺组采用针刺进行治疗,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麦粒灸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MPQ、NPQ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1个疗程以及2个疗程的有效率均较针刺组有显著提高(86.89%VS 72.58%,93.55%VS 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以及随访1个月,两组MPQ、NP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以及随访时的MPQ、NPQ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麦粒灸可以明显的缓解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黄宇关键词:针刺 麦粒灸 颈椎病 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