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华

作品数:106 被引量:58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4篇骨折
  • 25篇内固定
  • 24篇关节
  • 22篇手术
  • 22篇固定术
  • 19篇股骨
  • 17篇远端
  • 14篇胫骨
  • 13篇骨折固定
  • 13篇骨折固定术
  • 12篇远端骨折
  • 10篇髓内
  • 10篇髓内钉
  • 10篇骨盆
  • 9篇内固定术
  • 8篇钢板
  • 7篇盆骨
  • 7篇踝关节
  • 7篇骨板
  • 6篇桡骨远端

机构

  • 89篇上海市第一人...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启东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宣城市...
  • 1篇昆山市第二人...
  • 1篇昆山市第三人...
  • 1篇天台县中医院

作者

  • 106篇黄建华
  • 82篇王秋根
  • 64篇高伟
  • 52篇李豪青
  • 46篇陶杰
  • 37篇李凡
  • 35篇吴小峰
  • 28篇李凡
  • 26篇周孜辉
  • 21篇高堪达
  • 20篇吴晓明
  • 19篇王建东
  • 18篇汪方
  • 17篇马春辉
  • 17篇张磊
  • 13篇林健
  • 12篇伍凯
  • 12篇王谦
  • 11篇张明贵
  • 9篇曹云

传媒

  • 17篇中华创伤骨科...
  • 10篇第二届泛长江...
  • 7篇中华骨科杂志
  • 7篇第七届全国创...
  • 4篇第二届泛长江...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3篇2013年上...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六届《中华...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16篇2009
  • 2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igliani/Flatow及Aequalis型人工肩假体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 Bigliani/Flatow 及 Aequalis 型人工肩假体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与技术关键。方法2004年1月-2007年8月,对21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 Bigliani/Flato...
易诚青曹云王秋根马金忠李豪青吴小明陶杰高伟李凡黄建华马春辉张磊左斌
关键词:人工关节肱骨近端骨折
文献传递
胫骨远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被引量:9
2012年
2007年7月~2010年7月,我们对25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满意。
许金樱李建春吴龙兴黄建华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丝攻试验在踝关节手术中判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估丝攻试验在踝关节手术中判断下胫腓联合是否稳定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手术治疗的理论上下胫腓联合可能受累及的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8例,女24例;年龄19~56岁,平均40.4岁。术中骨性结构稳定后,由2位医生分别对患者先后用外翻外旋应力试验、拉钩试验、丝攻试验判断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计算两位医生各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合并阳性率,以及每种方法两位医生诊断的不一致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外翻外旋应力试验两位医生分别诊断10例(19.2%)、8例(15.4%)患者下胫腓联合不稳,其中有6例(11.5%)诊断不一致,合并阳性率为23.1%。拉钩试验两位医生分别诊断11例(21.2%)、12例(23.1%)患者下胫腓联合不稳,其中有5例(9.6%)诊断不一致,合并阳性率为26.9%。丝攻试验两位医生均诊断14例(26.9%)患者下胫腓联合不稳,无诊断不一致(0%),合并阳性率为26.9%。3种方法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丝攻试验诊断的一致性高于外翻外旋应力试验和拉钩试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丝攻试验在术中判断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检出率高,一致性好,且术者可以避免x线照射,可以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替代方案在临床中应用。
黄建华王建东林健曹雷王秋根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关节稳定性
AO新型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探讨AO新型2.4mm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应用AO2.4mm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115例(120侧)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5例为双侧骨折。骨折按AO分型:A型35侧(A2型7侧,A3型28侧),B型15侧(B1型3侧,B2型8侧,B3型4侧),C型70侧(Cl型42侧,C2型20侧,C3型8侧)。开放伤10例,按Gustilo—Anderson分型:I型6例,Ⅱ型4例。采用单纯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78侧,单纯背侧LCP固定16侧,背侧加桡背侧联合固定26侧。结果98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3例为双侧骨折患者,随访率为84.2%。随访时问为6~15个月,平均8个月。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背侧肌腱激惹、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背伸54。,掌屈580,旋前72。,旋后76°。根据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 &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优55侧,良32侧,可14侧,优良率为86,1%。结论AO2.4mm锁定内固定系统可为多种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提供个体化的内固定选择,且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患者腕关节功能预后良好。
李夏高伟王秋根李豪青陶杰李凡黄建华吴晓明王建东吴小峰周孜辉高堪达陆海明
关键词:桡骨骨折内固定器钢板
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骨盆骨折的疗效、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治疗17例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男9例,女8例;年龄21-75岁,平均42岁。根据Tile分型,B1型7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4例,C2型1例。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15例,合并会阴部损伤2例,合并四肢骨折12例。应用经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复位和固定治疗。采用Cole等及Matta和Tornetta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6.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9.2周。术后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弥可保1个月后缓解;5例发生软组织内钉道感染,经换药、清创、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4例愈合,1例在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后愈合。根据Cole等提出的骨盆骨折效果评分表进行功能评价,优15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4.12%。按照Matta和Torne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优1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4%。结论经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
王建东王传舜王秋根李豪青李凡汪方高伟吴晓明黄建华吴小峰陶杰周孜辉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器
PFNA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 PFNA 和 Gamma 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方法78 例骨折患者中,36例使用 PFNA 固定,42例使用 Gamma 钉固定,并对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P...
李凡陆海明王秋根李豪青陶杰高伟黄建华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内固定术PFNA
文献传递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周周骨折68例
目的:探讨PFNA在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和体会。 方法:自2006.2至2007.9,我院应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周围骨折68例,按AO分类:31-A2型38例,31-A3型23...
朱宗昊李凡王秋根李豪青陶杰高伟黄建华
关键词:股骨骨折老年骨折内固定术
文献传递
骨盆创伤全生命周期临床数据库构建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骨盆创伤各流程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适合临床需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为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损伤控制预案提供参考。方法对既有医院信息系统的骨盆创伤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临床流程各阶段的主要评估指标和数据类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创伤严重度指数、基础疾病、骨折分类、专科治疗、康复和随访信息等。结果在创伤评分系统V3.0的基础上,开发骨盆创伤临床ACCESS数据库,收录2007年11月-2009年5月的588例骨盆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初步分析。结论骨盆创伤临床数据库可作为通用型网络版创伤数据库系统的特定模块,大规模、多中心、标准化的骨盆创伤数据对于形成前瞻性的损伤控制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汪方杨庆王秋根黄建华王谦吴佳琦李凡林英田卫萍胡小锋唐昊
关键词:骨盆数据库医院信息系统
带股方肌肌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2001年
目的 评价带股方肌肌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本组 32例患者均为Garden3~ 4型股骨颈骨折 ,术前证实有股骨头血液回流障碍。全部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联合带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 ,术后制动 1 2周。平均随访时间 3年 9个月。结果 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 ,时间 6~ 9个月。 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 ,1例于术后 6个月在X线片上出现股骨头坏死像 ,1例于术后 9个月出现坏死像 ,1例术后发生感染 ,经清创后 ,于术后 6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的X线表现。其中前 2例为Garden4型 ,术前检查 ,股骨头部完全无静脉回流。结论 带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具有血供丰富 。
黄建华曹云李凡张明贵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青壮年
长三角骨盆创伤救治协作平台构建的初步探讨
王秋根黄建华李凡汪方王谦杨庆毕春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