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社会总需求膨胀的特点与宏观控制重点的转移
- 1987年
- 我们对本文所持观点的考虑,起因于如下事实对我们的触动:1986年头九个月天津市工业总产值仅比1985年同期增长2.7%,即使这样低的增长速度在全国三大直辖市中也居首位,上海为2.5%,北京仅为0.7%。这样的增长速度与翻两番所要求的速度差距甚远。在经过了以流动资金短缺、经济增长如此不景气为症状的实践痛苦之后。
- 宋光茂黄志亮周立群
- 关键词: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指标微观经济活动社会总需求宏观经济管理货币发行
- 企业活力与两极分离的企业经营机制被引量:1
- 1987年
- 本文在阐明什么是企业活力及其源泉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条件。作者认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是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利益制约和责任约束,而且应保持三者之间的上下制衡、左右对称。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并保障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和自负盈亏的地位。作者认为,只有上述新机制的构造原则,还不能解决它的有效运行问题。要使新机制有效运行还必须实现国家、企业、职工关系的规范化、契约化和法规化,只有如此,才能解决经常出现的“侵权、挖利、避责”行为,从而使新机制排除干扰得以运行。作者还据此对现行几种经营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它们的利弊和适应范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谷书堂黄志亮
- 关键词:权力制衡自主权两权分离经营制契约化
- 国有企业四种经营制比较研究被引量:2
- 1987年
- 本文对国有企业经营制度改革的四种形式,即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生产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的运行机制和内在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它们是硬化企业责任约束,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经济责任的分担、经济权力的分配和经济利益的分享机制的新型国有制经营模式。文章还对四种经营形式的作用、利弊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 常修泽黄志亮
- 关键词:国有企业股份制资产增殖资产价格
- 国有企业经营制的比较
- <正>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以解决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之一。目前,各地已出现几种不同的经营制形式。我们从不同侧面对几种形式作一比较,并提出看法。
- 常修泽黄志亮
- 文献传递
- 关于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论点综述
- 1988年
- 近年来,承包经营责任制异军突起,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热点。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初步而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性质 大家普遍认为,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性质的经营形式。它实质上是用合同形式明确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由国家保留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承包期内,把经营权交给了企业。
- 黄志亮
- 关键词:承包经营责任制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合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