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梅
- 作品数:2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价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及动态变化观察。方法应用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0例结脑患儿和35例非结脑患儿的脑脊液ADA活性。结果结脑患儿脑脊液ADA活性明显高于非结脑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脑组治疗前后脑脊液ADA活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ADA活性测定是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及非结核性脑膜炎的一个良好的辅助诊断指标,且ADA变化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指标。
- 黄绍梅周晓婷邱薇
- 关键词: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ADA
- 自拟荆防芥子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2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自拟荆防芥子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用自拟荆防芥子汤,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服强力安喘通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9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荆防芥子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杨清芬姚丹黄绍梅丘薇刘俊华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治疗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4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病例中有结核病接触史5例(12.5%),未接种卡介苗20例(50.0%)。其中发热40例(100.0%),头痛14例(35.0%),呕吐13例(32.5%),咳嗽15例(37.5%),脑膜刺激征阳性29例(72.5%),病理征阳性者18例(45.0%),意识障碍18例(45.0%),肢体瘫痪7例(17.5%),抽搐13例(32.5%),颅神经损害3例(7.5%)。全部病例通过全程抗结核治疗和合理使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痊愈或好转37例(92.5%),后遗症4例(10.0%),自动出院2例(5.0%),死亡1例(2.5%)。结论该病呈多样化表现,仔细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结合脑脊液、头颅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应尽早联合抗结核治疗,合理使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
- 黄绍梅冯永忠邱薇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小儿
- 外周血CD4^(+)细胞数正常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IG RAs与TS T比较分析
- 2022年
- 目的比较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儿血清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阳性率,协助判断患儿结核细胞免疫反应。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儿科住院并诊断为TBM患儿临床资料共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外周血CD4^(+)细胞数均正常范围。回顾性分析其血清IGRAs、TST结果。结果IGRAs阳性46例,占比90.2%,TST阳性21例,占比41.2%,IGRAs阴性5例,占比9.8%,TST阴性30例,占比58.8%。结论外周血CD4^(+)细胞数正常的TBM患儿IGRAs阳性率比TST高,IGRAs在反映结核细胞免疫反应更有优势。
- 郭慧莲郑圣坤陈志颖黄绍梅
- 关键词:TST患儿
- 两种检测技术在筛查儿童潜伏结核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 2020年
- 目的加强儿童潜伏结核感染(LTBI)高危人群筛查,避免发展成为严重活动性结核病。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接治的有结核密切联系史的儿童共有374,排除掉了活动性肺结核、免疫缺陷病和使用了免疫抑制剂的134个病例,最终将符合要求的240例儿童采用TST和IGRAs两种方法进行筛查LTBI,并研究和分析。结果240名受试人员中男性143例(59.6%),女性97例(40.4%)。年龄为2个月到14岁,平均年龄为(8.15±2.23)岁。所有的病例都进行过TST试验和IGRAs检测,其中IGRAs组阳性率为32.9%,TST组阳性率为37.9%,IGRAs+TST组任一阳性率为47.1%。P<0.05组之间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由于两种TST和IGRAs检测法的一致性差,为了避免漏诊,建议两种检查方法在密切结核接触历史的儿童,特别是在低龄儿童中同时进行。
- 黄绍梅王晓霞李翠萍
- 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T儿童
- 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提供有效的药物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儿科住院的诊断重症结核性脑膜炎40例患儿资料,按随机方法,将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脑脊液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定量、氯化物)和体温恢复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GCS评分以及脑脊液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改善,且治疗4周时,观察组GCS评分(13.35±1.96)分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8.61±23.46)×10^(6)/L、蛋白定量(466.33±158.3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葡萄糖(2.75±0.42)mmol/L、氯化物(144.94±31.8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在调整药物后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奈唑胺具有抗结核作用,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加用利奈唑胺可以有效改善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GCS评分、脑脊液指标恢复情况,能显著改善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李翠萍李祥黄绍梅王晓霞李晓琪胡海霞方毅敏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利奈唑胺抗结核儿童
-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头颅MRI病灶进展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BM)抗结核治疗期间头颅MRI病灶进展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22年5月该院儿科诊治的17例TBM患儿病历资料,包括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临床症状、脑脊液结果、影像学特点、原因、处理方案。结果17例TBM患儿抗结核治疗后头颅MRI病灶进展平均时间为(33.59±19.50)d;11例(64.71%)无临床症状。头颅MRI病灶进展时表现为脑膜原病灶较前增厚11例(64.71%),脑实质原病灶增大9例(52.94%),原病灶此消彼长6例(35.29%),出现新增病灶1例(5.88%)。鉴定原因为矛盾反应(PR)14例(82.35%),诊断耐药结核1例(5.88%),与异烟肼代谢类型为快乙酰化型有关的1例(5.88%),1例(5.88%)未规范抗结核治疗导致病灶增多。14例PR处理方案为在HRZE(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Z:吡嗪酰胺)或HRZ联用或未联用利奈唑胺抗结核药物基础上,延长或加用糖皮质激素9例,加用左氧氟沙星3例,未特殊处理5例;异烟肼代谢类型为快乙酰化型的患儿调整至15 mg/kg;耐药结核患儿更改为耐药方案;依存性差患儿未改变治疗方案。结论儿童TBM抗结核治疗后头颅MRI病灶进展的常见原因为PR,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促进病灶吸收。
- 王晓霞黄绍梅
- 关键词:儿童结核性脑膜炎颅脑
- 抗结核治疗好转过程中出现的无典型症状结核性脑膜炎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提高抗结核治疗好转过程中出现的无典型症状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病例的诊断率,减少误诊.……
- 邱薇潘雪葵胡庶明黄绍梅
- 应用双向电泳分析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的蛋白差异
- 2016年
-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差异蛋白质,筛选二者的鉴别诊断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4例TBM和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进行电泳分离,以PDQuest8.0软件根据蛋白的等电点PI、分子量、匹配率、灰度值等进行差异蛋白描述性分析。结果结核性、隐球菌性两组脑脊液分别检测到蛋白点数为111和114,蛋白点分子量均分布为10~130kDa,等电点PI为4.4~6.7间。两组脑脊液蛋白图谱匹配率为95%,产生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3个蛋白点只在TBM中表达,2个蛋白点只在隐球菌性脑膜炎中表达,19个匹配蛋白点存在2倍差异表达。结论双向电泳技术可得到分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结核性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质凝胶图谱,二者存在差异蛋白点。
- 黄绍梅杨瑜邱薇吴睿彦谢贝刘志辉陈志成
- 关键词:双向电泳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
-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儿科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Xpert MTB/RIF)检测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儿科住院的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47例,对脑脊液标本分别采用Xpert MTB/RIF法、结核菌涂片检查法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三种检测方法,比较三种检测结果。结果:Xpert MTB/RIF法、结核菌涂片检查法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2,76%,0和14.87%;Xpert MTB/RIF方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菌涂片检查法,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765)。结论:Xpert MTB/RIF检测方法比传统结核菌涂片检查法具有明显优势,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比较无明显优势,不能取代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因其简便、快速及可检测利福平耐药情况的优点可为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王晓霞邱微黄绍梅
- 关键词:核酸扩增技术结核性脑膜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