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筑兰

作品数:31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7篇文学
  • 5篇艺术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审美文化
  • 8篇美学
  • 5篇当代审美
  • 5篇生态美学
  • 5篇宗教
  • 4篇当代审美文化
  • 4篇苗族
  • 3篇美育
  • 2篇大众
  • 2篇审美
  • 2篇生态审美
  • 2篇生态审美观
  • 2篇黔东南苗族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2篇消费经济
  • 2篇美育思想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快感

机构

  • 26篇贵州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扬州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30篇丁筑兰
  • 1篇柳飞
  • 1篇许晓琪
  • 1篇孙蔚蔚

传媒

  • 4篇电影文学
  • 2篇电影评介
  • 2篇学术论坛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求索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淮阴工学院学...
  • 1篇四川职业技术...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安顺师范高等...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质相炳焕 垂辉映千春——《论语》的美学思想
2003年
孔子的仁学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很大,他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主张文质统一,美善统一,提出了中庸的美学批评原则,开创了关于自然美的“比德”观点。他提出的许多美学命题和范畴,如“兴观群怨”、“文质彬彬”、“尽善尽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在中国美学史上独树一帜。
丁筑兰
关键词:文质美学批评兴观群怨美学思想中国美学史美学命题
从《亚鲁王》看苗族寻根意识及其生态意义
2014年
在苗族文化中,寻根意识作为一种母题,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民族稳定的文化心理;从麻山苗族丧葬史诗《亚鲁王》的神圣仪式及诗化的阐述方式中,可以看到寻根意识的普遍存在,使苗族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原初生命感觉和敬畏之情,形成一种把万物生命看作一体的生态自然观;这种生态自然观展示了苗族的原初生命感觉和思维方式,带有原始信仰的神圣性,使得敬畏自然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在人与自然相互信赖的和谐亲缘关系被破坏的现代社会里,寻根意识具有尤其重要的生态意义。
丁筑兰
关键词:生态美学苗族寻根宗教
博客写作:热热闹闹的私人舞台
2008年
作为网络时代的新事物,博客在近些年来发展的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些热闹场面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让它如此红火?这里拟从网络写作的角度,从分析博客发展的原因和博客写作的内容入手,试着探讨博客写作的是是非非,并且得出结论:以草根、匿名、真实、个性为特色的博客,在商业化和消费化的社会,正在沦入大众传媒和商家的赚钱机器里。语言暴力,小资情感,颓废情绪、色情描写充溢其间,正是这种特性,容易让它流变为大众的语言娱乐场所,内容世俗化,形式平面化,表达自我中心化。这种文字已经成为大众文化制造的文化快餐,严重侵蚀传统文学领域。这无疑削减了文本的批判力量,失去了文本本应于边缘处体察到的生存的深切感。
丁筑兰
关键词:娱乐
《硫磺岛的来信》:战争中的人性回归被引量:1
2008年
在第79届奥斯卡上获奖的影片《硫磺岛的来信》,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下,通过一些细节故事和一些电影视觉手段,把客观的展现和主观的回叙完美的结合起来,着意表现了战争与和平、生存与死亡的尖锐冲突,致力于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关系,在让人震撼和惊愕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的同时,让人看到真实的人性、真实的情感。
丁筑兰
关键词:战争人性回归
苗族生态审美观中的家园意识探析
2015年
苗族的家园意识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他们对自己栖居的家园的选择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他们的审美文化文本中充满了与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并且在生活中处处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在苗族的审美趣味中也处处表现出对家园的热爱和自然的尊崇,这与苗族民族文化中对自然生命的认知方式有关。研究表明,苗族的家园意识具有存在论美学的意蕴,并且更具有现实性意义。
丁筑兰
关键词:生态美学苗族家园意识
傅雷的家庭美育思想及其实践初探——关于家庭美育的个案分析
傅雷是当代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随着《傅雷家书》的广为流传,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拟从家庭美育的角度,对傅雷的家庭美育思想作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望子成龙的父母作为参考。本文分...
丁筑兰
关键词:家庭美育家庭教育美育观
文献传递
布依族文学中的生态观探析
2016年
生态美是一种主客体平等、和谐共生的美。布依族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保留着许多具有生态意识的民俗风情。文章主要从流传于民间传说中的山水情结、布依族原始先民对动植物的崇拜及布依语三个方面,探究布依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以期为应对当代生态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
董金薇丁筑兰
关键词:生态美学布依族
困境与重建:道德与审美关系的当代阐释被引量:2
2013年
现代科技和消费经济使传统道德规范在当代遇到了挑战,怎样重新传播与时代要求相呼应的道德是当代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审美文化在消解传统道德的同时,也建立起一种内核为后现代伦理的新兴道德形式,使道德理想主义转为审美趣味主义、道德主体换成欲望主体,随着生活的泛审美化,伦理生活也审美化了。我们可以把当代审美文化作为一个平台,利用其普泛性、大众性把多元化的道德价值取向广为传播,从而重建一种新型的符合时代需要的道德观。
丁筑兰
关键词:道德审美文化感性
苗族生态审美观中的宗教意识——以黔东南苗族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蕴含着原始的生态审美观。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解读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审美文化,可以发现许多原始宗教意识的痕迹,它们通过日常的服饰、歌舞、丧葬和节日庆典等形式表现出来。除了强调万物有灵外,原始宗教意识促成了主体之间同生共处和主体间性关系思想的形成,构成了苗族和谐生态审美观的价值核心。原始宗教对主体间性的支持,使得苗民与自然万物平等地交往、对话、沟通和融合,从而形成包括天与人、神与人和人与人的"和"文化。
丁筑兰
关键词:苗族生态美学宗教主体间性
当代审美文化逻辑与幸福幻觉
2008年
审美文化的到来对于幸福追求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从消费经济和现代科技这两大背景出发,分析它们对于幸福内容和本质的影响,认为消费经济将幸福的追求转变为对消费产品的占有和权力的演变,现代科技加强了虚拟环境的沉浸度,深度异化了幸福的本质,并在最后得出充分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本质出发仍然可以正确认识幸福真谛的论断。
丁筑兰
关键词:幻象消费经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