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纪纲

作品数:37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元胞
  • 9篇元胞自动机
  • 9篇自动机
  • 6篇遥感
  • 6篇城市
  • 5篇教学
  • 4篇地理
  • 4篇集合卡尔曼滤...
  • 4篇CA
  • 3篇地物
  • 3篇数据同化
  • 3篇同化
  • 3篇土地利用
  • 3篇理教
  • 3篇LIDAR
  • 2篇地理教学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物分类
  • 2篇神经网

机构

  • 21篇中山大学
  • 20篇广东商学院
  • 10篇广东财经大学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东莞市地理信...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广东省环境监...
  • 1篇广东省城乡规...

作者

  • 36篇乔纪纲
  • 13篇张亦汉
  • 6篇刘小平
  • 5篇黎夏
  • 5篇艾彬
  • 4篇邹春洋
  • 2篇陈逸敏
  • 2篇林征
  • 2篇陈明辉
  • 2篇杨青生
  • 1篇张伟强
  • 1篇劳春华
  • 1篇刘少和
  • 1篇吴洪
  • 1篇何执兼
  • 1篇何晋强
  • 1篇唐晓春
  • 1篇庄大昌
  • 1篇李丹
  • 1篇黄镇国

传媒

  • 6篇热带地理
  • 5篇科教文汇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遥感学报
  • 3篇测绘与空间地...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教育学报
  • 1篇2012高校...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与土地利用演化模拟——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被引量:7
2012年
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掌握其演化规律有助于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传统元胞自动机(CA)在模拟城市扩张过程时,多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十分复杂,往往难以获得转换规则。本文利用神经网络构建了多类型演化的CA模型;从城市演化的历史数据中进行学习,挖掘出控制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空间要素权重,利用广州市白云区2005—2007年间的土地利用历史演化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后,对2009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模拟。对比同期的真实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结果的平均精度达到77.65%。
乔纪纲邹春洋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神经网络土地利用
广东旅游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的构建被引量:17
2007年
从大珠三角与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梯度特征,可见大珠三角在广东地理、经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其周边地区的边缘地位。这种“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实际上构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旅游系统,前者主要成为旅游客源地,后者主要成为旅游接待地。大珠三角城际在空间上的逐步融合,构成了广东“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和“点-轴树状游憩网”,以及“南部濒海游憩廊”的旅游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刘少和张伟强乔纪纲
关键词:大珠三角旅游产业
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以广州地铁网络为研究对象,使用ArcGIS软件并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分析了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结果表明,高可达性地区集中在老城区,并圈层式向外围扩张,呈现出多级格局。在可达性较高的区域中,还呈现出指向换乘站的特点。研究还发现,可达性较高的地铁站点均位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集区域。而可达性较低的站点全部位于缺少换乘点,且人口密度相对低的南沙区。
张亦汉乔纪纲李建程吴锐佳王耀
关键词:可达性地铁网络最短路径
深圳产业演进规律及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1979—2012年深圳企业数据,以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企业时序变量为1阶单整序列,继而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结合VAR和VEC模型计量结果,探讨了深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在演进过程中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因果关系和动态冲击影响,并基于企业区位熵法对产业演进结果的空间表现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深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协整关系,第三产业企业增长是第二产业企业出现的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函数反映两者相互的动态影响,产业协同演进结果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分异现象。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城市产业合理演进。
章文吴洪乔纪纲
关键词:产业演进
动因与机制——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理论的研究被引量:23
2003年
制约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动因主要在于外界旅游流对旅游地的静态平衡系统产生冲击和干扰,分析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必须从构成"流"的要素入手;旅游者及其携带而来的物能流与旅游地各主体要素(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旅游地原生居民等)的竞争与协调产生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动力机制。
杨俭波乔纪纲
关键词:旅游地旅游者政府机构动因
基于GIS和面板数据的城镇集聚能力极化现象研究——以东莞市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在潜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伪潜力指数,将其应用于定量描述城镇集聚能力的极化过程,并分析城镇规模和交通条件对集聚能力的影响。为了消除时间段上存在着常数的变量问题,通过面板数据分析(Panel Data Analy-sis)验证研究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分析东莞各镇区1997-2005年城镇集聚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其变化,探讨城市内部是否存在极化现象。结果表明,镇区集聚能力在空间上存在聚类;集聚能力的变化使极化现象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加强,但在经济核心地带内部出现了反极化现象。综合城镇规模对集聚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其空间格局奠定了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布状况,从而决定了经济发展要素流动的方向,产生极化现象。选取净迁入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证明潜力指数计算结果与人口和资金的吸引呈正相关。
陈明辉乔纪纲
关键词:面板数据分析
基于地面约束的滨岸湿地微地貌LiDAR检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应用激光雷达数据生产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可为滨岸环境的研究提供精细的微地貌数据。提出用地面特征约束斜率分割区域,对陆面点采用小角度多重迭代分割,提取沟槽特征的方法;设计了一个综合应用斜率分割、密度和反射强度分割、高度分割来提取水下地形、出露沙洲、有水沟槽地等地面特征的技术方案。以佛罗里达州西海岸C itrus County滨岸地带作为研究区域,根据滨岸湿地地面要素在激光雷达点云中的特征,将其划分为滩涂、沟槽、出露沙洲、浅水水下地形,建立了的微地貌地面模型。通过对地面的拟合度检验以及光学影像目视解译对比,证明所采用的分割方法与常规建模方法相比,能更有效的处理地面破碎和水域环境下的点云分割工作,提高了DEM建模精度。
乔纪纲黎夏刘小平
关键词:LIDAR微地貌DEM
学术研究引导下的现代地理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15年
现代地理学是地理学和现代科技结合的最新阶段,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创造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综合运用能力差。因此本文将学术研究的思路引入到现代地理教学研究中,从文献阅读、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对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增强从事科研活动能力与创造性劳动的技能,提高地理学的教学教育质量,为培训现代地理学人才做出贡献。
张亦汉乔纪纲吴秉琦崔学森
关键词:现代地理教学学术研究
基于分区域的元胞自动机及城市扩张模拟被引量:20
2009年
元胞自动机用于模拟城市扩张具有很好的空间建模能力,通常采用的建模方式将影响因子的空间条件作为线性要素对待,而在元胞转换规则建模中考虑影响因子的空间非线性特征更逼近真实状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划分各个全局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子区域,计算不同类型区域中各因子对土地利用转换的影响强度,从而得到全区域的空间非线性转换规则。利用该模型模拟东莞市1988—1993年的城市扩展过程,并与Logistic模型模拟结果对比,表明这种有空间约束条件的分区域元胞自动机模拟精度更高,能有效模拟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
乔纪纲何晋强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
阿拉斯加北极滨海平原极地湖泊的水深遥感反演被引量:3
2012年
北极滨海平原地区的湖泊水体深度对理解极地地表过程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数据反演极地湖泊水体深度具有快速和大范围的优势,但目前在极地湖泊中的研究较少。以遥感探测阿拉斯加极地湖泊深度为研究目的,实施并验证了Stumpf水深反演模型对于极地湖泊深度遥感反演的工作方法,且对该地区16380 km2范围内分布的3 187个湖泊进行了同期深度反演,并利用船载声纳仪实测湖泊水体的深度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水深反演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7与0.54 m,表明利用遥感技术适用于反演极地湖泊的水体深度。实验结果显示阿拉斯加北部滨海平原极地湖泊平均深度具有沿山麓向滨海平原逐渐下降的趋势。
林征黎夏乔纪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