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淼

作品数:17 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老龄化
  • 6篇人口老龄化
  • 5篇人口
  • 4篇养老
  • 4篇保险
  • 3篇养老保险
  • 3篇养老保险制度
  • 3篇居民消费
  • 3篇保险制度
  • 2篇延迟退休
  • 2篇人口年龄
  • 2篇社会管理
  • 2篇生命周期
  • 2篇生育率
  • 2篇退休
  • 2篇总和生育率
  • 2篇老龄社会
  • 2篇管理创新
  • 2篇城市社会
  • 2篇城镇居民消费

机构

  • 17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7篇于淼
  • 7篇杨燕绥
  • 7篇胡乃军
  • 2篇黄天航
  • 2篇姚金伟
  • 1篇高宇宁
  • 1篇胡鞍钢
  • 1篇秦勤

传媒

  • 2篇中国人力资源...
  • 2篇中国医疗保险
  • 1篇人口学刊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学术界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中国社会保障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劳动经济研究
  • 1篇中国经济报告
  • 1篇行政管理改革
  • 1篇公共管理评论
  • 1篇老龄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家庭储蓄率反生命周期之谜——基于竞争性储蓄视角的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我国居民高水平的储蓄率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都是当前重要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人口年龄转变对储蓄率的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命题。通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地区户主年龄同家庭储蓄率表现出与现有文献中发达国家不同的反生命周期现象,即随着户主年龄增加,家庭储蓄率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呈现“U型”曲线关系。回归结果表明,竞争性储蓄行为提高了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老年城镇居民家庭的储蓄率。因此,竞争性储蓄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反生命周期现象。有成年未婚男性成员的家庭,会增加家庭储蓄率,并且未婚男性成员年龄越大,家庭储蓄率越高。然而有成年未婚女性成员的家庭并未表现出这一现象。相反,当成年未婚女性成员年龄较小时,其家庭储蓄率反而下降。为未婚家庭成员购买婚房,是竞争性储蓄行为的关键目标。对于拥有两套或多套住房的家庭,并不会表现出竞争性储蓄行为;相反,对于只拥有一套房产或无房产的家庭则表现出了竞争性储蓄行为。房屋价格是影响竞争性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房屋价格的升高会显著提高老年家庭的储蓄率。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为缓解竞争性储蓄压力,促进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政府应当从购买住房这一竞争性储蓄的主要目标入手解决,一方面继续坚决打击囤积房源、恶意炒房等行为,另一方面采取加快多渠道住房供应、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等措施,抑制房价的过快上升。
于淼高宇宁胡鞍钢
关键词:年龄结构生命周期假说
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有研究证明,老龄化不直接增加医疗费用,但增加了护理费用。中国医疗保险费率处于较低水平,维持医保基金收支平衡遇到较大挑战,不宜被用于支付老年护理费用。改善家庭医生和社区对慢性病和老年疾病的管理,降低用药比例等,可以缓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挑战。中国亟待对退休职工医疗保险缴费作出制度安排。
杨燕绥于淼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基金
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居民消费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本文针对中国城乡收入和消费差异问题,初步确定城镇老龄人口和劳动人口的消费比例与收入比例,引入标准消费人和标准收入人的概念,将城镇人口年龄结构代入标准消费函数模型且模型通过检验。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发现,只有老龄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消费比例持续大于二者的收入比例,未来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才不会发生负面影响。
胡乃军杨燕绥于淼
关键词:居民消费
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挤出效应吗?被引量:1
2015年
当前,一些学者认为延迟退休会对青年人的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他们坚持“劳动力板块学说”,主要基于两个假设:一个社会的工作岗位数量是固定的,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是可替代的。由此得出,延迟退休后会增加全社会就业人口中老年劳动人口的比重,因此将挤占青年人的就业岗位,导致青年失业率的提高。虽然这一种观点也得到部分实证数据的支持,但有更多的学者对此提出质疑。
于淼
关键词:延迟退休就业人口挤出效应青年人劳动人口就业岗位
老龄社会生育政策新内涵被引量:5
2013年
在老龄社会,生育政策必须与国家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相匹配。本文运用人口数据建立老龄化的时间表,代入计划生育政策变量,建立预测和分析模型,观察其对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的影响,论证了二胎间隔生育政策的必要性。继而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进一步证明二胎间隔生育政策的可行性,由此推论生育政策内涵从"节制生育"到"调节人口结构和控制总量"的新内涵转变及其实现路径。
胡乃军于淼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消费研究
2016年
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替代率对城镇居民消费有负向影响,养老金覆盖率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影响。这表明,在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下的居民消费情况与生命周期理论的预测并不相同,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引致退休效应”大于其“资产替代效应”,养老金供给方式亟待改善。
杨燕绥于淼胡乃军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养老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替代率生命周期理论人口年龄
对延迟退休的误解被引量:2
2014年
爷爷上班孙子就会失业吗?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年龄一样吗?身体不好也不能提前退休吗?这些概念需要认真厘清时下社会上存在以下一些对"延迟退休"的误解,误解一是混淆了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概念,担心出现由于个人和家庭无法选择而造成的"爷爷上班孙子失业","身体不好无法提前休息"等系列不合理情况;误解二是认为社会上就业岗位恒定,老年人延迟退休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影响;误解三是认为退休年龄调整很快到来。
胡乃军于淼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提前退休缴费年限劳动经济学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消费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中国进入消费拉动经济时代。通过采用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SYSGMM)估计方法,考察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替代率对城镇居民消费有负向影响,养老金覆盖率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影响。这表明,在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下的居民消费情况与生命周期理论的预测并不相同,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引致退休效应"大于其"资产替代效应",养老金供给方式亟待改善。
杨燕绥于淼胡乃军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消费
医保筹资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权益置换改革被引量:18
2020年
本研究证明,目前我国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在合理区间内,几乎没有增长空间。医疗保险进入存量改革和结构式发展阶段,要以健康为中心,在尊重临床路径的前提下,促使医保基金在社区医疗、专科门诊和住院间合理配置,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现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门诊费用的制度安排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慢性病管理和保障需求。本文基于帕累托改进福利经济学原理,提出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配权益置换门诊统筹慢病保障权益的改革路径,并通过实证分析和数据证明置换速度的帕累托最优和置换人群的帕累托改进效果。最后提出加强教育优先、渐进式改革、加强绩效考核与高起点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建议。
杨燕绥李超凡于淼胡乃军
关键词:个人账户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费率平衡机制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本研究对OECD19个国家2010年的6个指标数据,共计133个观测值,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基于K-均值聚类结果发现,在劳动力市场和养老金政策治理良好的国家,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和老年赡养比、产业机构和服务业发达程度、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参与、养老金领取年龄、养老金替代率、移民政策六个变量,建立了平衡养老金税费率和保障养老金计划正常运行的机制。本文分析了典型国家的具体做法,认为研究结果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杨燕绥胡乃军秦勤于淼
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