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晓

作品数:28 被引量:211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振动
  • 16篇振动台
  • 14篇边坡
  • 11篇岩质
  • 11篇岩质边坡
  • 9篇振动台试验
  • 9篇台试
  • 6篇地震
  • 5篇电容
  • 5篇电容器
  • 5篇电源
  • 5篇动力响应
  • 5篇泥化
  • 5篇泥化夹层
  • 5篇线性电阻
  • 5篇脉冲功率电源
  • 5篇功率电源
  • 5篇反倾岩质边坡
  • 5篇非线性电阻
  • 5篇储能电容器

机构

  • 28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四川省交通运...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南京铁道职业...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28篇付晓
  • 17篇张建经
  • 12篇范刚
  • 5篇严仲明
  • 5篇王豫
  • 3篇刘飞成
  • 3篇杜林
  • 3篇王志佳
  • 2篇汪明元
  • 2篇周立荣
  • 2篇杨长卫
  • 2篇刘汉军
  • 1篇韩宜康
  • 1篇廖蔚茗
  • 1篇马洪生
  • 1篇曾鹏毅
  • 1篇欧阳芳
  • 1篇吴金标

传媒

  • 5篇岩土力学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路基工程
  • 1篇西南公路

年份

  • 7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凹陷地形地震波加速度放大效应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2017年
设计并完成了1∶10的大比例尺高山河谷地形的非均质场地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El Centro和汶川卧龙地震波在三向激振作用下凹陷地形内顺坡向、垂直坡向和底部场地的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顺坡向和垂直坡向的X,Y,Z向加速度均具有高程放大效应,且凹陷地形底部的放大性最小;(2)凹地底部X,Y,Z向的加速度及其反应谱峰值均具有高程放大效应,底面两侧的加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明显的软土放大效应;(3)顺坡向时0.4 g地震波作用下加速度反应谱峰值的放大性大于0.2 g时,0.1 g最小;对于汶川地震波来讲,凹地底部的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性最小,El Centro地震波时,则是距离坡脚3/4处的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性最小;垂直坡向的加速度反应谱峰值的放大性在凹地底部最小;(4)凹地底部X,Y,Z向的加速度傅里叶谱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地震波由底部向沟谷内部传播时,加速度傅里叶谱的低频成分逐渐增大而高频成分减弱。
方仁义马洪生付晓
关键词:凹陷地形地震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SV波作用下刚性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时频域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弹性波动理论,概化刚性挡土墙的动力分析模型,利用水平分层法,建立单元体的受力平衡微分方程,借助Hilbert-Huang变换,提出地震作用下刚性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的时频域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分析输入波频率对刚性挡土墙墙后填土的临界破裂角、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以及作用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临界破裂角逐渐减小,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逐渐增大,合力作用点位置略有上移;随着输入波频率的增大,临界破裂角和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分别呈"倒马鞍型"和"正马鞍形"分布,并且均在输入波频率与刚性挡土墙系统自振频率相近时达到最大,而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的作用点则基本上不变;按照现有规范不考虑输入波频率进行刚性挡土墙地震稳定性设计,可能会降低挡墙的地震安全储备。刚性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的时频域计算方法不仅能够考虑地震波三要素(峰值、频率以及持时)对挡墙土压力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类型支挡结构的抗震时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长卫张建经付晓杜林唐雅蕾
关键词:刚性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HILBERT-HUANG变换
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2015年
本文设计并完成了1:30尺寸的含泥化夹层的公路反倾岩质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EL Centro地震波、汶川.清平波和人工波作用下,预应力锚索(杆)拉筋轴力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泥化夹层饱水后,不同高程处拉筋轴力的地震动力响应值均大于泥化夹层饱水前;拉筋轴力的最大值并不是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加而单调递增的,在汶川波激振下,当PGA=0.3g时达到峰值;拉筋预应力的损失值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加而有收敛趋势。
马洪生付晓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预应力锚索轴力
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以锚索格构加固边坡模型试验为例被引量:24
2016年
提出了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以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振动台试验为例进行介绍。将传统量纲分析法中描述振动台试验各个相关参数之间关系的函数关系式定义为1级特征方程。根据边坡、锚索、格构和地震波特性的不同,将1级特征方程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分别用于边坡、锚索、格构和地震波相似设计的2级特征方程。根据每个2级特征方程中参数的重要程度不同,将关键设计参数从2级特征方程中分离出来,组成3级特征方程。根据3级、2级和1级特征方程可以分别推导得到针对边坡、锚索、格构梁和地震波各自的关键参数、相关参数和无关参数相似比,选择关键参数相似比作为模型设计的主要依据,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相似设计。解决了按照传统量纲分析法要求,模型试验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参数相似比要求的问题。
王志佳张建经付晓闫孔明汪明元彭盛恩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
含泥化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设计并制作2个含泥化夹层的顺层岩质边坡模型,并完成大型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地震波时间轴压缩倍数增大,地震波卓越频率增加,边坡坡面水平方向加速度放大效应增强,同时,随着边坡相对高度的增加,压缩比对水平方向加速度放大效应的影响程度增大;当输入地震动幅值小于0.30 g时,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随输入地震动幅值增加而增大,反之,放大系数减小;在水平方向,泥化夹层饱水后坡脚部位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饱水前,而坡面中上部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饱水前;在垂直方向,泥化夹层饱水后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饱水前;泥化夹层饱水前,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坡体内部,泥化夹层饱水后,下部坡体内部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坡面,中上部坡体内部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坡面。分析边坡破坏过程可以发现,含泥化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为拉裂–滑移–崩落式。
范刚张建经付晓杜林刘飞成
关键词:边坡工程泥化夹层顺层岩质边坡振动台试验
组合支护结构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加速度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设计并完成一个1∶30的大比例尺高陡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坡体内部有6个软弱泥化夹层,研究在组合支护体系作用下EL Centro地震波和汶川-清屏地震波激振下泥化夹层含水量发生变化时边坡的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坡面X、Z向加速度放大系数均具有非线性高程放大效应,但前者大于后者;(2)泥化夹层含水量的变化对坡面加速度放大效应影响显著,注水后X向减小而Z向增大;(3)支护体系作用下边坡临空面放大效应的现象受限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以下边坡基本不存在加速度放大效应;边坡分级支护可有效降低X向加速度放大系数的高程增大效应,但对Z向会产生不利作用;(4)边坡的破坏模式为上部受软弱夹层滑动牵引而发生倾倒-拉裂变形,导致顶部框架梁有可能最先发生破坏,且破坏类型可能以绕坡顶为支点向坡体内侧转动,引起上部的锚索产生拔出破坏。
付晓范刚刘飞成张建经
关键词:泥化夹层反倾岩质边坡支挡结构
多级框架锚索和抗滑桩联合作用下边坡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基于原型边坡设计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监测锚索轴力、桩身土压力、坡体加速度和坡面位移时程,研究多级锚索框架梁与双排抗滑桩组合结构加固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地震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0.15g El Centro地震波激振时锚索预应力产生损失,最大损失比为23%,建议对变形等级要求较高的边坡在锚索抗震设计时适当提高预应力初始值1.2~1.3倍;沿边坡不同高度布置的锚索其轴力响应峰值几乎同一时刻到达,而峰值增加比例呈现出空间非一致性,在锚索抗震设计时应以坡体中部抗滑桩为界将边坡分为上、下区分别考虑;坡脚抗滑桩受荷段、锚固段土压力均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将由"上小下大"转变成"上大下小"的形状,被动土压力Ⅰ、Ⅱ区的分界点将向桩体下部发展;锚索与抗滑桩在地震时表现为协同工作机制,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震效应对桩锚下滑力分担比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更加合理地考虑地震区锚索框架梁与抗滑桩组合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指导。
付晓张建经周立荣
关键词:锚索预应力损失协同工作抗滑桩抗震设计
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设计并制作了两个同尺寸的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并进行了大型振动台试验,对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顺层边坡坡体内部加速度放大系数整体上小于反倾边坡;在坡体中上部(相对高度大于0.4),顺层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反倾边坡,在坡体下部(相对高度小于等于0.4),顺层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反倾边坡近似相等;顺层边坡和反倾边坡坡面位移随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大而大幅度增加,顺层边坡坡面位移大于反倾边坡,且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加,顺层边坡和反倾边坡坡顶位移之间的差值增大;反倾边坡较顺层边坡具有更高的地震稳定性;顺层边坡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坡体后缘的垂直张拉裂隙、岩层沿泥化夹层的顺层滑动以及坡顶岩块崩落,而反倾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坡面水平向和垂直向裂隙交错、泥化夹层挤出以及坡顶被震碎。
范刚张建经付晓
关键词:泥化夹层顺层大型振动台动力响应
振动台模型实验中土体内部相对位移测量用拉线传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台模型实验中土体内部相对位移测量用拉线传感装置,包括拉线位移计、隔离套管、拉线和基板,基板安装于振动台模型箱内土体中的预设测量点,拉线的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隔离套管套装于拉线外且不与拉线接触,隔离...
付晓马洪生曹礼聪
文献传递
包裹碎石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为了研究包裹碎石桩的承载机制,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对不同套筒长度和刚度的包裹碎石桩承载力、端阻力、变形和破坏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试验中利用自制的桩体径向变形测量仪监测了桩体的径向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桩体支承在坚硬土层时,全长包裹碎石桩有效提高碎石桩的承载力和刚度,且采用弹性模量较大的土工材料套筒,包裹碎石桩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也较大,部分包裹碎石桩(包裹长度为0.6倍桩长)相对于碎石桩优势不明显。这是因为部分包裹碎石桩和全长包裹的承载特性、变形特点和破坏模式均存在差异。全长包裹碎石桩传递至桩底端的荷载大于部分包裹碎石桩和碎石桩的。与部分包裹碎石桩和碎石桩比较,全长包裹碎石桩桩身变形分布较为均匀,同一应力作用下,桩身最大径向变形量较小。此外,全长包裹碎石桩刺入顶部褥垫层发生破坏,而部分包裹碎石桩发生鼓胀破坏。
欧阳芳张建经付晓韩建伟闫孔明杜林
关键词:模型试验软黏土套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