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志龙

作品数:39 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5篇小麦
  • 10篇基因
  • 9篇谷蛋白
  • 7篇亚基
  • 7篇种质
  • 7篇抗病
  • 6篇蛋白亚基
  • 6篇锈病
  • 6篇条锈病
  • 6篇麦谷蛋白
  • 6篇谷蛋白亚基
  • 5篇选育
  • 5篇抗条锈
  • 5篇抗条锈病
  • 4篇杂交
  • 4篇麦谷蛋白亚基
  • 4篇抗病种质
  • 4篇倍体
  • 3篇等基因
  • 3篇等基因系

机构

  • 38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渭南市农技中...
  • 1篇陕西省农业科...
  • 1篇宝鸡市种子管...

作者

  • 39篇任志龙
  • 35篇张宏
  • 35篇吉万全
  • 27篇王长有
  • 25篇蔡东明
  • 23篇王秋英
  • 17篇王亚娟
  • 10篇薛秀庄
  • 3篇胡银岗
  • 2篇张改生
  • 2篇张秋芳
  • 1篇杜联盟
  • 1篇许喜堂
  • 1篇赵会贤
  • 1篇马润莲
  • 1篇王宏
  • 1篇王雪梅
  • 1篇姚撑民
  • 1篇闫博
  • 1篇吴金华

传媒

  • 8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陕西农业科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种业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入WTO后中国小麦产业的发展被引量:8
2002年
本文根据国际、国内小麦生产和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结合产业化实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国情,对入世后国内小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①必须继续重视小麦生产;②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实施集约化统一耕作管理是提高投入回报率的有效途径;③实行政、技、企、农联合运作的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模式;④依据目前小麦生产、收购和加工产品中存在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优化小麦收购、检验和加工产品的标准。
任志龙吉万全张宏蔡东明成稳敦李小忠王应海
关键词:WTO小麦产业入世优质专用小麦
优质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远丰175被引量:2
2006年
吉万全王秋英王长有任志龙张宏蔡东明王亚娟薛秀庄
关键词:丰产抗病品种权保护父本杂交系统选育易位系
培育小麦谷蛋白亚基近等基因系的两种方法被引量:2
2008年
为研究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近等基因系的创制期间,结合常规育种实践总结了两种高效培育小麦谷蛋白亚基近等基因系的新方法,以期拓宽近等基因系的培育技术,推动小麦品质研究和育种的发展。(1)SDS辅助选择的分株回交技术。该方法利用小麦自花授粉和分蘖特性,借助SDS-PAGE室内辅助选择目标亚基植株,结合经典近等基因系培育方法,提高了非直观性状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培育成功率。(2)借助SDS辅助选择,并结合大田系谱育种技术而形成的杂合系谱法。本方法结合大田常规系谱育种,借助SDS-PAGE辅助选择目标亚基株系,同一组合内大量培育双亲中间类型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较大的提高了培育效率。
张宏任志龙王长有吉万全
关键词:麦谷蛋白亚基近等基因系
陕麦139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常规遗传和单缺体遗传分析方法,研究了小麦抗条锈病新种质陕麦139中抗病基因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陕麦139×辉县红和陕麦139×阿勃两组合F1植株对条中32表现近免疫。F2群体对条中32抗性调查表明,陕麦139×阿勃组合和陕麦139×辉县红组合的抗感比例分别为203:16和210:13,经卡方检验,抗感分离比符合15:1(χ2值分别为0.26和0.02,χ20.05,1=3.84),说明陕麦139所含抗性基因对条中32的抗性受2对独立遗传显性位点控制。21个单缺体组合的F2群体苗期室内接种条中32的抗性分离调查结果表明,阿勃1BN×陕麦139组合抗感分离比例为75:0(χ2=4.65,χ20.05,1=3.84),阿勃2DN×陕麦139组合抗感分离比例为132:2(χ2=4.40,χ20.05,1=3.84),远远偏离15:1,其余19个组合的抗感分离比例经卡方测验均符合15:1。表明该抗条锈病基因位于1B和2D染色体,暂被分别命名为YrSM139-1B和YrSM139-2D。利用284对SSR引物检测F2群体的抗感池和单株,发现YrSM139-1B与SSR标记Xgwm273紧密连锁,即该标记可作为YrSM139-1B抗条锈病基因的标记。利用Xgwm273对陕麦139的亲本分析表明,YrSM139-1B抗条锈病基因来自野生二粒小麦AS846。
张宏任志龙胡银岗王长有吉万全
关键词:小麦抗病基因条锈病
普通小麦—Elymus rectisetus异附加系的特征特性研究
2006年
报道了对普通小麦Elymusrectisetus异附加系1026A1、1057A1和1035A2的细胞学、白粉病抗性、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和形态学性状的研究结果。细胞学鉴定表明,三种异附加系均为2n=22Ⅱ;1026A1、1057A1和1035A2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统计结果为2n=22Ⅱ的细胞分别占观察细胞总数的95.1%、97.0%和96.0%,表明3种异附加系具有良好的细胞学稳定性。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E.rectisetus品系1050表现免疫,异附加系和普通小麦亲本Fukuhokomugi高度感染白粉病。异附加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Fukuhokomugi相同。此外,获得1026A1的形态学标记一个。
王长有吉万全张改生范宏军王秋英任志龙张宏蔡东明薛秀庄
关键词:ELYMUS异附加系细胞学白粉病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总结了近十几年抗条锈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目前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资料及研究报告,重点介绍了抗性基因所在染色体,遗传方式,载体品种和现有分子标记,为利用抗条锈基因(Yr)的利用和研究提供参考。目前已找到分子标记的抗条锈基因有:Yr5、Yr7、Yr8、Yr10、Yr17、Yr26和Yr鄄moro,共获得标记14个,命名和新基因源的研究和利用工作有待加强。
张宏吉万全任志龙张秋芳王长有王秋英吴金华薛秀庄蔡东明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基因定位分子标记
麦谷蛋白Glu-2位点等位变异对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单向一步SDS-PAGE技术,对我国推广的54份优质品种D型低分子量亚基(GIu-2)位点变异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同为1,14+15,2+12的部分优质和非优质品种(系)GIu-2位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质小麦品种在Giu-2位点的等位变异较大,在HWM-GS组成为1,7+8,5+10的品种中,发现5种Glu-2位点等位变异组合;HMW-GS组成为1,7+8,2+12的品种中,发现3种Glu-2位点等位变异组合;而在HMW-GS组成为1,14+15,2+12的小偃6号类型(陕优225,小偃54,PH822等)品种中,Glu-2位点无变异。进一步对HMW-GS组成为1,14+15,2+12的优质品种和非优质品种(系)进行比较发现,中筋和弱筋品种(系)的Glu-2位点表现为非小偃6号类型时,且变异较大。分析认为,小偃6号类型品种的优良品质可能是由Gtu-2位点亚基与1,14+15,2+12高分子量亚基组成共同决定的。
任志龙张宏王亚娟王秋英王长有薛秀庄蔡东明吉万全
关键词:位点等位变异HMW-GS麦谷蛋白品种(系)亚基
小麦新品种-陕麦139
任志龙
审定编号:陕审麦2006004。品种来源:小偃22//94156/N9134。特征特性:半冬性,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株高75-80,成株期叶片短窄挺,茎杆坚韧高抗倒伏;穗长方形,穗长12cm,小穗排列适中,单...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病害防治
染色体工程法聚合小麦优质麦谷蛋白亚基研究
将5+10优质亚基转入当地主要优质源之一的小偃6号时,为了提高优质亚基的聚合效率,采用小偃6号1D单体基础材料作为受体,中优6号、安农91168和皖38为5+10亚基的供体进行杂交。F1代田间苗期取根尖进行细胞学检测,孕...
张宏吉万全任志龙王长有王秋英
关键词:优质亚基SDS-PAGE
文献传递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陕麦139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本试验采用5×5的播期播量设计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陕麦139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中旬播种,播种量8~9 kg/667 m2时,陕麦139产量可以达到500kg/667 m2。播期播量对陕麦139成穗数的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
蔡东明吉万全任志龙王长有张宏
关键词:播种期种植密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