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琴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集宁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油松
  • 3篇榛子
  • 3篇虎榛子
  • 2篇化感
  • 2篇化感效应
  • 2篇根际
  • 1篇油松幼苗
  • 1篇真菌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林型
  • 1篇酶活性
  • 1篇酶活性研究
  • 1篇化感作用
  • 1篇根际土
  • 1篇根际土壤
  • 1篇根际真菌
  • 1篇根系
  • 1篇根系分泌物
  • 1篇酚酸

机构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集宁师范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电子信...

作者

  • 3篇白淑兰
  • 3篇任琴
  • 2篇邵东华
  • 1篇宁心哲
  • 1篇韩瑞宏
  • 1篇方亮
  • 1篇陈景莲
  • 1篇王琚钢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蒙古大青山油松、虎榛子根际土壤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试验以内蒙古大青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 is)、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不同林型根际土壤为材料,进行了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目的是了解油松与虎榛子不同林型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最终为内蒙古大青山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中油松与虎榛子和谐共存机制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比色法测定磷酸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性,邻苯三酚比色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脲酶活性。酶活性单位均以单位风干土重在培养时间内生成物的量表示。结果表明:油松、虎榛子不同林型内土壤酶活性强弱总排序为:油松、虎榛子混交林(虎榛子纯林(油松纯林。
邵东华韩瑞宏宁心哲白淑兰方亮任琴
关键词:油松虎榛子根际土壤酶
油松和虎榛子不同林型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化感效应被引量:17
2011年
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对油松Piuns tabulaeformis纯林和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纯林及两者混交林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组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外源法选择邻苯二甲酸、ρ-香豆酸对油松盆栽幼苗进行了化感效应测试。结果表明:根际中检测到的化合物包括有机酸类、酯类和酚酸类。其中有机酸是数量最多且比例最大的一类化合物,在油松纯林、虎榛子纯林及混交林中有机酸所占比例分别为63.82%,71.05%和69.12%;酯类分别占8.38%,12.65%和14.42%;酚酸类分别占整个组分的27.80%,16.30%和16.46%;酚酸类化合物检测到7种,包括羟基肉桂酸、ρ-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3,5-二羟基苯甲酸和ρ-香豆酸,混交林中没有检测到羟基肉桂酸。油松纯林中,7种酚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另外2种林型,除3,4-二羟基苯甲酸外,其余酚酸含量均为混交林的2.5倍以上,ρ-香豆酸达到8倍;与对照相比,应用外源ρ-香豆酸和邻苯二甲酸在质量浓度2.5 mg·L-1时对油松苗高和生物量均具有促进作用,化感响应指数为正值。随着2种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加强,但ρ-香豆酸的抑制作用小于邻苯二甲酸。因此,混交林根际根系酚酸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其生长优于纯林的重要原因之一。
邵东华任琴宁心哲白淑兰
关键词:油松虎榛子根系分泌物酚酸类
虎榛子根际真菌对油松幼苗的化感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对分离自虎榛子根际的几株真菌,通过液体纯培养法获得其代谢产物,设计不同浓度后施加到播种60天后的油松苗基质中,探讨虎榛子根际真菌对油松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拟青霉菌属的菌株(P3)和葡萄穗菌属菌株(S1)对油松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随着浓度的增大其作用增强;相反,青霉菌属的菌株(P1)对油松苗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胶帚霉属菌株(G1)和青霉菌属的菌株(P2)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有促进作用的菌株(P3、S1)均含有较高的油酸甲酯、9-油酸(E)、9,12-十八碳二烯酸(Z,Z)、9-十八烯酸酰胺、六氢化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等化合物,而具有抑制作用的P1菌株则含有较高的番茄黄素和大戟二萜醇。
陈景莲任琴白淑兰贾学文王琚钢闫志平
关键词:油松虎榛子化感效应根际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