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低通气
  • 3篇低通气综合征
  • 3篇术后
  • 3篇睡眠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通气
  • 3篇综合征
  • 3篇阻塞性
  • 3篇腭咽
  • 3篇呼吸暂停低通...
  • 3篇OSAHS患...
  • 2篇咽肌
  • 2篇咽腔
  • 2篇切除
  • 2篇腭咽肌
  • 2篇疗效
  • 2篇径线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作者

  • 6篇杨怀安
  • 6篇何岩
  • 4篇付忠良
  • 2篇姜学钧
  • 2篇赵晨
  • 2篇张峰
  • 1篇刘艾竹
  • 1篇刘亚奇
  • 1篇李赛楠
  • 1篇初金刚

传媒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全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切除部分腭咽肌的改良UPPP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为了提高改良UPPP术后疗效,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并对术后疗效、咽腔成形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经Apneagraph睡眠呼吸监测阻塞定位仪(AG)、纤维鼻咽喉镜结合Müller检查及鼻咽部3D-CT确诊的OSAHS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于全身麻醉下行传统的改良UPPP术,术中不切除部分腭咽肌;实验组56例,于全身麻醉下行改良UPPP术,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半年内每个月通过复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是否出现鼻腔反流、耳闷及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采用嗜睡程度评估量表(ESS)评价嗜睡状态,应用t检验与术前ESS评分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应用AG评价疗效。通过测量悬雍垂长度(L1)、软腭游离缘与咽后壁距离(L2)及鼻咽峡宽度(L3)了解咽峡成形结构特点,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并评价各测量值与疗效的关系。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显效50例(89.29%),有效6例(10.71%);术前ESS评分11.74±2.48,术后3.84±2.05。对照组显效19例(73.08%),有效7例(26.92%);术前ESS评分11.91±2.40,术后6.92±2.4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半年内两组均未见耳闷、听力下降、自家音增大等反映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并发症,半年后两组咽腔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L1分别为(5.91±3.38)mm和(6.20±3.76)mm(P>0.05);L2分别为(15.70±3.29)mm和(15.35±1.44)mm(P>0.05);L3分别为(20.54±3.33)mm和(16.43±2.21)mm(P<0.05),说明实验组的术后L3明显增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疗效与L2手术前后的差值和L3手术前后的差值有线性回归关系,并与二者呈负相关。由标化回归系数看出,L3手术前后的差值对术后疗效影响最大。结论:切除部分腭咽肌的改良UPPP通过有效增加术后鼻咽峡宽度提高了手术疗效,并且术后未出现咽鼓管功能、�
付忠良张峰何岩刘亚奇杨怀安姜学钧
关键词:腭咽肌
Apneagraph睡眠呼吸监测阻塞定位仪指导OSAHS手术治疗及在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Apneagraph睡眠呼吸监测阻塞定位仪(AG)在指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范围确定术式及评价术后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改良UPPP手术治疗的OSAHS患者56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AG和PSG进行诊断及疗效评价,并采用嗜睡程度评估量表(ESS)评价嗜睡状态,术后6个月与术前ESS评分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手术疗效评估显效42例(75%),有效14例(25%),未愈0例。AHI下降比例与腭后区构成比成正相关(r=0.667)。腭后区构成比≥73.5%者38例,显效34例(89.47%),有效4例(10.53%),未愈0例。结论:AG具有分析睡眠相关呼吸紊乱事件和判定上气道阻塞平面的双重功能,AG对改良UPPP术后疗效的评估具有重大的客观临床指导意义;应用改良UPPP治疗OSAHS可提高手术疗效;推荐当OSAHS患者腭后区构成比≥73.5%,无需对舌后区进行手术治疗。
付忠良赵晨何岩杨怀安
关键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不同程度OSAHS患者腭咽软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腭咽软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特点。方法:OSAHS患者38例,均为男性,分为轻度组(10例)、中度组(13例)和重度组(15例),对手术切除的软腭及部分腭咽弓、腭舌弓组织常规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10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对软腭标本中腺体、脂肪及间质所占比例进行测量计算。结果:①随OSAHS程度加重:软腭黏膜鳞状上皮细胞肿胀,形态不规则,过度角化,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在黏膜层及黏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可见炎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脂肪空泡;软腭黏液性腺泡大小不一致,形态不规则,腺泡间可见脂肪细胞浸润,部分黏液性腺泡被浆液性腺泡所取代;腭舌弓及腭咽弓肌纤维排列紊乱,结构模糊不清,呈多形性改变,包括肿胀、萎缩和退行性变,部分弹性纤维中断,可见大量脂肪细胞浸润。②轻、中、重度三组OSAHS患者软腭3种成分构成比,腺体及间质成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成分在轻、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重度以及中、重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OSAHS患者病情加重,软腭黏膜鳞状上皮细胞肿胀过度角化;腺泡大小形态明显不规则并出现浆液性腺泡和脂肪细胞浸润;咽肌纤维出现肿胀、萎缩和退行性变。
杨怀安刘艾竹李赛楠何岩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性组织病理学
OSAHS患者3D-CT测量舌后区咽腔各径线与AG监测Lower阻塞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舌后区咽腔最窄处截面积及咽腔前后径、左右径与下平面(Lower)阻塞的相关性,判...
杨怀安何岩付忠良赵晨姜学钧
OSAHS患者3D-CT测量舌后区咽腔各径线与AG监测Lower阻塞的相关性分析
何岩杨怀安初金刚
切除部分腭咽肌的改良UPPP术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UPPP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Apneagraph睡眠呼吸监测阻塞定位仪(AG)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阻塞平面在口咽部的0SHAS患者56例,于全麻下行改良UPPP手术,术...
杨怀安付忠良张峰刘亚其何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