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韶铮

作品数:70 被引量:301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超声
  • 21篇胎儿
  • 11篇缺氧
  • 11篇超声检查
  • 8篇血流
  • 7篇产前
  • 6篇血流动力学
  • 6篇胎羊
  • 6篇成像
  • 5篇导管
  • 5篇新生儿
  • 5篇胎儿缺氧
  • 5篇静脉
  • 5篇静脉导管
  • 5篇脊髓
  • 5篇剪切波
  • 5篇宫内
  • 5篇宫内缺氧
  • 4篇妊娠
  • 4篇盆底

机构

  • 5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7篇泉州医学高等...
  • 2篇华侨大学
  • 2篇泉州市儿童医...
  • 1篇泉州市中医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3篇何韶铮
  • 38篇吕国荣
  • 21篇李伯义
  • 12篇苏瑞娟
  • 11篇金鹏
  • 9篇陈秋月
  • 7篇王振华
  • 4篇刘彦英
  • 3篇李少辉
  • 3篇李丽雅
  • 3篇苏淇琛
  • 3篇柳舜兰
  • 2篇吴家祥
  • 2篇唐力
  • 2篇苏珊珊
  • 2篇林惠通
  • 2篇李拾林
  • 2篇柳舜兰
  • 2篇刘金蓉
  • 2篇吴秀明

传媒

  • 8篇中华超声影像...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产前诊断...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庆祝中国超声...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和主动脉缩窄胎儿主动脉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胎儿主动脉各段及分支内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研究主动脉缩窄胎儿相应值的变化。方法检测234例14~41孕周正常胎儿主动脉矢状断面上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横部、主动脉峡部、降主动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内径,并建立孕周与各项检测指标的直线相关方程。计算正常组与病例组主动脉各段与升主动脉的比值并比较。结果主动脉各段及分支内径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P〈0.01)。主动脉缩窄组胎儿主动脉峡部/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升主动脉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监测中晚孕期胎儿主动脉峡部/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升主动脉比值可作为主动脉缩窄的产前诊断筛查指标。
何韶铮吕国荣李伯义刘金蓉侯敏
关键词:主动脉主动脉缩窄
胎儿小脑延髓池间隔的超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 探讨不同孕龄胎儿小脑延髓池间隔(CMS)的正常声像图表现及正常值,并评估CMS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择416例不同孕周正常胎儿,采用二维超声对CMS的长径和宽径进行检测,并对其测值与孕周进行回归分析.回顾性总结我院6年间25例CMS消失的病例和12例CMS增大胎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胎儿CMS的长径和宽径在14~22孕周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在23~36孕周变化不大,在37孕周后有变小趋势,与菱脑胚胎发育过程一致.②CMS消失常见于Dandy-Walker畸形、全前脑、严重脑积水、神经管缺陷、菱脑融合症、Arnold-Chiari畸形;CMS增大可见于小脑延髓池生理性增大.结论 CMS是菱脑发育正常的标志之一.CMS增大和消失与多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关,尤其是后颅窝畸形.
吕国荣赵艳春刘金蓉陈晓康李丽雅何韶铮徐振宏
关键词:超声检查产前小脑延髓池颅窝
急性宫内缺氧静脉导管分流率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导管分流率在胎羊急性宫内窘迫时的变化。方法于妊娠116~130d对12只晚孕山羊(7只实验组,5只对照组)行宫内外科手术,用套囊充气闭合器完全夹闭脐带,每次夹闭90s,间隔30min,重复5次。于实验前5mi...
何韶铮吕国荣李伯义陈秋月金鹏苏瑞娟
文献传递
盆底超声测量提肌板角度评估产后盆腔器官脱垂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盆底超声测量提肌板角度(LPA)评估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价值。方法87名产后女性接受盆底超声检查,根据存在POP与否将其分为POP组(n=49)和正常组(n=38),分别测量静息状态(LPA_(静息))、最大缩肛动作(LPA_(缩肛))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LPA_(瓦))的LPA,计算最大缩肛动作(△LPA_(缩肛))和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LPA变化值(△LPA_(瓦));比较2组LPA参数差异,并观察其与PO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LPA参数诊断POP的效能。结果POP组LPA_(瓦)小于正常组(U=330.00,P<0.001)、△LPA_(瓦)大于正常组(t=-4.357,P<0.001),而LPA_(静息)、LPA_(缩肛)及△LPA_(缩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OP严重程度与LPA_(瓦)呈中度负相关(r=-0.570,P<0.001),与△LPA_(瓦)呈低度正相关(r=0.475,P<0.001),而与LPA_(静息)(r=-0.130,P=0.231)、LPA_(缩肛)(r=-0.036,P=0.741)和△LPA_(缩肛)(r=-0.029,P=0.793)均无明显相关。以LPA_(瓦)=2.70°为截断值,其诊断POP的敏感度可达81.63%,特异度达83.67%;以△LPA_(瓦)=21.10°为截断值,其诊断POP的敏感度为67.35%,特异度为81.57%(Z=1.832,P=0.067)。结论采用盆底超声测量LPA可诊断产后POP,以LPA_(瓦)和△LPA_(瓦)的诊断效能最佳。
徐武柳舜兰盛军发吴慧玲张诗婕郭雅妮何韶铮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肛提肌
经会阴超声评价男性便秘患者盆底肌肉功能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男性便秘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方法学,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30日—2021年5月1日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男性便秘患者30例(研究组)和健康男性30名(对照组),由2名医师采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法,在静息状态、最大收缩阴茎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测量肛直角(ARA)、提肛板角度(LPA)、不同状态下的ARA、LPA偏移及阴茎球部、尿道中段、膀胱尿道交界处、直肠肛管交界处的位移,并对20名健康男性分析同一医师和不同医师间测量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 (1)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测量各指标的重复性均较好(ICC均>0.84)。(2)静息状态下,研究组ARA大于对照组(U=216.0,P<0.05);最大收缩阴茎状态下,研究组ARA偏移幅度、LPA偏移幅度、阴茎球部位移、膀胱尿道交界处位移及直肠肛管交界处位移大于对照组(U/t=186.0、316.0、-2.1、3.3、212.0,P均<0.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研究组阴茎球部位移、膀胱尿道交界处位移及ARA偏移幅度大于对照组(U/t=-3.1、294.0、194.0,P均<0.05)。(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5的指标包括最大收缩阴茎状态ARA偏移、最大Valsalva状态ARA偏移、最大收缩阴茎状态直肠肛管交界处位移、静息状态AR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784、0.764、0.76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0、0.30、0.40、0.23、0.30、0.05,P均>0.05)。结论 经会阴盆底超声评价男性盆底肌肉形态及功能具有可行性。最大收缩阴茎状态ARA偏移、最大Valsalva状态ARA偏移、最大收缩阴茎状态直肠肛管交界处位移、静息状态ARA是诊断男性便秘患者是否患有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的较好指标。
盛军发吕国荣陈俊毅陈俊毅陈东何韶铮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便秘
纳米粒靶向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纳米技术是继信息、生物技术后的主导技术之一。近年来 ,随着生物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电磁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 ,纳米粒靶向治疗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何韶铮吕国荣
关键词:纳米粒靶向疗法肝肿瘤
序贯性头部外伤分别致小儿左右基底节损害1例
2003年
何韶铮黄金钟杨波
关键词:基底神经节病理学
宫内缺氧对子代大鼠脂肪肝发病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及出生后联合高脂饮食和追加缺氧对子代大鼠脂肪肝发病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宫内缺氧模型,并对子代大鼠施加高脂饮食和追加缺氧干预,测量子代大鼠肝脏超声灰阶值,处死后取肝脏组织,行常规 HE染色,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行半自动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变性细胞数目.结果:宫内缺氧、高脂饮食和追加缺氧的主效应(在脂肪变性细胞数F值分别为:13.348, 45.45,18.541;均P<0.05)在脂肪肝发病中均有促进作用;在脂肪肝的发病中,宫内缺氧与高脂饮食、高脂饮食与追加缺氧间的交互作用 (在脂肪变性细胞数F值分别为:5.723,5.933; 均P<0.05)存在;超声灰阶均值与脂肪变性细胞数间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宫内缺氧可增加子代大鼠对高脂饮食所致的脂肪肝的敏感性.
苏瑞娟吕国荣王振华李伯义刘彦英何韶铮金鹏
关键词:宫内缺氧脂肪肝超声直方图
中晚期妊娠胎儿大脑中动脉舒张期反向血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胎儿大脑中动脉舒张期反向血流(MCA-RDF)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间42例中晚期妊娠胎儿MCA-RDF超声心动图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中晚期妊娠胎儿出现MCA-RDF血流有三种情况:(1)...
吕国荣李少辉林惠通何韶铮李伯义
关键词:胎儿大脑中动脉脑循环
文献传递
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超声定量指标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脊髓圆锥末端至骶骨末端距离的正常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孕妇中,纳入超声孕龄与实际孕龄相符、排除胎儿畸形、分娩后随访新生儿无异常的单胎妊娠孕妇550例。产前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并测量脊髓圆锥末端至骶骨末端距离。根据孕周分组,计算各孕周的平均值。抽取50例孕妇进行质量控制,比较甲、乙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致性,以及甲医师间隔半小时对同-例孕妇测量结果的-致性。计算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骶骨末端距离与孕周、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的回归方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分析图分析重复性。结果550例胎儿中,518例(94.2%)成功测量到脊髓圆锥末端至骶骨末端距离。随孕周增加,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骶骨末端的距离逐渐增加,妊娠〉14~≤15周(n=17)为(10.0±3.3)mm,妊娠〉20~≤21周(n=18)为(27.7±3.8)mm,妊娠〉26~≤27周(n=8)为(41.5±2.4)mm,妊娠〉32~≤33周(,z=17)为(54.7±3.0)mm,妊娠〉41~≤42周(n=6)为(71.9±2.7)mm。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骶骨末端距离(mm)的回归方程分别为:股骨长(mm)×1.04-8.71、腹围(mm)X0.23—10.11、头围(mm)×0.28-18.10、双顶径(mm)X0.90-17.65、孕周(周)×2.34-20.94(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985、0.978、0.974和0.973,P值均〈0.01)。甲、乙医师测量数据的ICC和甲医师测量2组数据的ICC分别为0.984(95%CI:0.972~0.991)和0.992(95%CI:0.985-0.995),95%-致性界限分别为:-1.8-3.5mm和-4.3~2.1mm。Bland—Altman分析图可见大部分测量值位于95%-致性界限内,提示-致性较好。结论超声测量的胎儿�
何韶铮吕国荣阮俊贤吴家祥刘云萍
关键词:脊髓超声检查产前骶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