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新
-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一例被引量:1
- 2003年
- 侯建新王玉坤周志强刘文君
- 关键词: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皮肤肿瘤病理诊断
- 细胞表面糖蛋白表达异常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多形上皮粘蛋白1(mucin1)和E_钙粘蛋白(E_cd)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关系,探讨可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指标。方法以52例涎腺多形性腺瘤石蜡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初发33例,复发12例,恶性7例。采用显微镜观察肿瘤周围包膜的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初发、复发、恶性多形性腺瘤细胞的mucin1和E_c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初发和复发多形性腺瘤的包膜状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发多形性腺瘤细胞的mucin1蛋白表达阳性率(64%)与复发者(67%)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的差别表现为mucin1阳性表达部位分布不同,初发者主要为细胞顶膜染色(19/21),复发者主要为整个细胞膜染色(6/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性多形性腺瘤染色部位与复发者相同,且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3种肿瘤的E_cd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形性腺瘤的包膜状况在预测其复发潜能上实际应用性不强,多形性腺瘤细胞E_cd的表达改变与其复发潜能无显著关系。Mucin1在多形性腺瘤细胞膜上的异常分布,使其倾向于向周围分散生长,这种异常分布可作为预测多形性腺瘤复发的指标之一。
- 高鹏周庚寅宋向荣侯建新张翠娟马超
- 关键词:多形性腺瘤E-钙粘蛋白
- 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系统病理学教学改革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采用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系统病理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七年制2个班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另一个班采用新的教学法,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查阅文献能力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等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PBL教学法班的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明显提高。结论: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应该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实施和推广。
- 张庆慧侯建新周庚寅甄军晖李劲松刘志艳
-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教育基于问题学习
- 上皮样血管瘤1例被引量:5
- 2003年
- 报告1例发生于头部的上皮样血管瘤。患者男,40岁。左侧头皮多发性丘疹、结节7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病变由许多增生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组成,血管内皮细胞较肥大,呈立方形或上皮样突向腔内形成鞋钉状,血管间散在灶性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少量嗜酸粒细胞。病理诊断为上皮样血管瘤。
- 张春敏侯建新袁奎封史永俭魏国王苹刘金耀
- 关键词:血管瘤上皮样
- 大肠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CRSSCP法对53例散发性大肠癌分别进行p27蛋白表达水平和D18S34,TGFβRⅡ,APC(1),TCF2,p53(1)及Rb6个碱基序列位点的检测。结果53例大肠癌中25例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总阳性率为47.2%,其中23例存在2个以上位点的MSI,呈复制误差阳性(RER阳性),占43.4%。RER+者p27高表达率(82.6%)显著高于RER阴性者(43.3%),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肠癌MSI的发生可能对p27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p27等一些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在RER阳性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相对上调,可能是其细胞增殖活性较低、生物学行为较好的原因。
- 陈易华侯建新汪盛贤简燚杨大春刘德芳
- 关键词:大肠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P27蛋白细胞周期
- 皮肤基底细胞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 ,一系列研究发现 ,信号基因PTCH的突变与基底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这极大的促进了基底细胞癌分子生物学研究机制的进程 。
- 宋向荣张颖侯建新
- 关键词:皮肤基底细胞癌分子生物学分子机制P53BCC
- 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的病因及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张春敏庞力侯建新
- 关键词:尖锐湿疣假性湿疣病因组织病理学病原体
- 糖神散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纯中药复方糖神散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糖尿病 (DM)大鼠模型 ,依据血糖值分为三组 ,并设正常对照组 ,分别用不同剂量的糖神散和生理盐水灌胃 ,观察 5周。检测空腹血糖 (FBG)、体重 (W)、红细胞中山梨醇 (RBCS)的含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甩尾反射潜伏期 (TFL) ,并对治疗后的胰腺、视神经、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用糖神散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RBCS含量明显降低 ,MNCV明显加快 ,TFL 明显延长 ,病理学检查模型组胰腺、视神经、坐骨神经有形态学改变 (脱髓鞘、轴突萎缩 ) ,糖神散治疗组胰腺、视神经无明显形态学改变 ,而坐骨神经有形态学改变。提示 :糖神散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ARI)样作用 ,可通过抑制多元醇代谢来改善神经功能 。
- 杨竞杨进魏新冰丁华侯建新
- 关键词:糖神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理学
- 糖神散抗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杨竞魏欣冰丁华杨进侯建新祝清芬张斌
- 关键词:糖神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
- 皮肤淋巴瘤中c-myb和NF-κB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c-myb和NF-κB p65在皮肤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皮肤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分别检测40例皮肤淋巴瘤和15例皮肤炎症病变标本中c-myb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1)c-myb及NF-κB p65在皮肤淋巴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77.5%,90%),其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炎症病变(0%,73.3%),其中c-myb在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myb及NF-κB p65在皮肤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3)c-myb、NF-κB p65的表达与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c-myb、NF-κB p65的异常表达与皮肤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关,c-myb阳性和(或)NF-κB p65强阳性提示病变皮肤淋巴瘤的可能性较大。
- 王海林侯建新周桂芝王妍刘文君周志强
- 关键词:C-MYBNF-ΚBP65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