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敏

作品数:40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0篇高压氧
  • 12篇减压病
  • 9篇高压氧治疗
  • 8篇乙醇
  • 8篇乙醇治疗
  • 8篇急性减压病
  • 6篇疗效
  • 5篇胆囊
  • 4篇细胞
  • 4篇脑损伤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4篇骨折
  • 4篇核素
  • 4篇放射性
  • 3篇蛋白
  • 3篇再灌注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显像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市杨浦区...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市浦南医...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39篇傅敏
  • 28篇张陆弟
  • 8篇康建飞
  • 8篇赵晖
  • 6篇叶宁
  • 5篇张锦程
  • 4篇周兴盛
  • 4篇许国铭
  • 4篇陈晓
  • 3篇华尔铨
  • 2篇励琤
  • 2篇刘玉龙
  • 2篇付剑亮
  • 2篇郑育苗
  • 2篇魏小二
  • 2篇金娅芬
  • 2篇高春锦
  • 2篇孙银峰
  • 1篇向海斌
  • 1篇康健飞

传媒

  • 20篇中华航海医学...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海军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亚太潜水与高...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治疗对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内毒索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non-overt DIC)指标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第1、2组耳缘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HBO对照组;第3.4组由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100 μg/kg制作non-overt DIC模型,第3组为non-overt DIC组,第4组为non-oven DIC+HBO组.第2、4组给予HBO处理,2次/d,共6次.每组在注射生理盐水或内毒素前和注射后6、12、24、48、72 h抽取耳中央动脉血,检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等DIC凝血指标.结果 Non-overt DIC组血小板、FIB与对照组和HBO对照组比较,相应时间点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non-overt DIC+HBO组较non-overt DIC组降低幅度小,但2组高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on-overt DIC组PT、APTT、D-二聚体与对照组和HBO对照组比较,相应时间点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non-overt DIC+HBO组较non-overt DIC组上升幅度小,2组高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BO可促进non-overt DIC兔的异常凝血指标恢复.
傅敏张陆弟刘玉龙周兴盛赵晖叶宁
关键词:内毒素凝血指标
高压氧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影响被引量:29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及高压氧对其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应用抽签法随机分成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1,3,5 d组、高压氧+缺血再灌注1,3,5 d组,每组8只。参照Pu 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1,3,5 d组sICAM-1水平[(24.36±0.96),(27.79±1.45),(28.74±1.36)ng/m 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22.16±0.45)ng/m l,P<0.01]。缺血再灌注1,5 d组sE-selectin水平[(24.47±7.00),(23.44±4.62)pg/m 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8.68±2.35)pg/m l,P<0.01]。高压氧+缺血再灌注1,3,5 d组sICAM-1水平[(23.08±0.48),(25.15±0.79),(25.49±0.82)ng/m l]显著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组(P<0.01)。高压氧+缺血再灌注1,5 d组sE-selectin水平[(17.59±3.60),(17.63±2.28)pg/m l]显著低于同期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行高压氧处理可有效降低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高压氧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
杨琳傅敏高春锦庞宝森王国忠葛环
关键词:高压氧脑缺血再灌注可溶性粘附分子
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致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高压氧(HBO)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CI/R)所致脑组织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探讨HBO对抗CIZ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8只,CIZR组、CI/R后常压吸氧(CI/R+N)组、CI/R后HBO治疗(CI/R+HBO)组,每组24只。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CI/R模型。(假手术组)操作步骤相同,但仅将线栓插入大脑中动脉10mm后退出。假手术组、CI/R组术后不予任何处理,CI/R+N组术后30min常压下吸纯氧,CIZR+HBO组术后30min行常规HBO处理,均为60min/次,1次/12h。每组于CI/R术后12、24、48h各处死8只大鼠,取CI/R损伤灶脑组织,采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内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脑细胞凋亡率。结果CI/R组术后12、24、48hSOD活性持续下降,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39.21±11.52与(214.13±13.76)、(127.41±12.36)与(214.13±13.76)、(112.33±11.69)与(214.33±13.76)×10U/g)](均P〈0.01);CI/R+N组12、24、48hSOD活性[(157.16±8.91)、(146.33±9.93)、(133.49±10.21)×10U/g)]明显高于CI/R组(均P〈0.05),CI/R+HBO组12、24、48hSOD活性[(176.80±12.35)、(169.43±12.41)、(161.56±13.81)×10。U/g)]显著高于CI/R组和CI/R+N组(均P〈0.05),显示CI/R后HBO治疗能有效地保护线粒体SOD的活性。CI/R组MDA含量术后持续增高,12、24、48h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CI/R+N组MDA含量术后12、24、48h时均低于CI/R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IZR+HBO组MDA含量术后24、48h时均显著低于CI/R组(均为P〈0.01)和CI/R+N48h组(均P〈0.05),显示HBO治疗可有效抑制
傅敏张陆弟张锦程
关键词:高压氧脑缺血再灌注过氧化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压力阶段性递增高压氧综合治疗颅底骨折伴视神经损伤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颅脑外伤时视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15%-4.00%,常由额部或额颞部的外伤引起,特别是前颅窝底骨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可造成不可逆转的失明,失明率可高达40%~50%。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欠佳。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高压氧治疗越早疗效越好,而颅底骨折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可能引起气颅或逆行颅内感染,特别是早期高压氧治疗。
傅敏张陆弟励琤叶宁陈晓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视神经损伤颅底骨折早期高压氧治疗联合药物治疗
乙醇治疗急性减压病的基础、实验和临床
目的再加压治疗是急性减压病(ADCS)经典治疗,其理论是压缩气泡,促进气泡溶解。而我国目前常发生ADCS的高气压作业现场及基层单位普遍都没有加压舱。是否能改用其它更简便快速的方法消除减压性气泡?比如化学的方法即各种药物制...
傅敏张陆弟康建飞张锦程赵晖
胃节律紊乱综合征的胆囊运动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目的:为了研究胃节律紊乱综合征患者的胆囊运动。方法:用99mTc放射性核素序列显像法对29例胃节律紊乱综合征(GastricdysrhythmasyndormeGDS)患者检测胃排空的同时对其空腹和餐后胆囊排空运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并与1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在口服多潘立酮治疗之后,23例胃节律紊乱纠正的患者,重复上述检查.结果:GDS患者的胃、空腹和餐后胆囊排空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多潘立酮治疗后胃节律紊乱纠正的患者,在其胃运动障碍纠正的同时,空腹和餐后胆囊排空分数显著性提高(P均<0.01),而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GDS患者在男运动障碍的同时存在着胆囊运动障碍。
傅敏张陆弟华尔铨许国铭
关键词:胃节律紊乱综合征核素显像
闪烁显像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胃和胆囊运动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应用^99mTc-EHIDA测定了25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的空腹胆囊排空,然后给予混合^99mTc-DNA的固体试餐,同时测定餐后胆囊和胃的排空功能,其中15例给予口服吗丁啉(Domperidone)20mg/次,3次/天,4周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表明胃排空功能与胃窦部收缩蠕动波的振幅与频率均有关,尤其与频率的关系更密切,NUD患者有胃排空延迟者,同时均伴有胆囊排空障碍,可能两者共同参与产生NUD的临床症状,餐后胆囊和空腹胆囊排空均与胃排空速率呈正相关,服用胃肠动力药物吗丁啉后,胃、空腹及餐后胆囊排空运动均呈同步加速。
傅敏徐登仁
关键词:胆囊放射性核素生理学显像
胃胆功能性疾病患者的胃和胆囊运动研究——胃胆功能性疾病研究之一
1995年
对45例胃胆功能性疾病(functional gastric—cholecystic disorders,FGCD)患者的胃胆运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包括检测餐后胃窦部收缩运动;Tc 放射性闪烁法序列显像测定空腹胆囊、餐后胆囊和胃排空功能;与15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口服多潘立酮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显示 FGCD 患者均有胃窦部收缩运动的异常,其收缩波的振幅和频率都影响胃排空运动,其中频率为主要因素。空腹和餐后胆囊排空与胃排空运动的速度成正比,FGCD 患者患有同等程度的胃和胆囊运动障碍,多潘立酮能促使 FGCD 患者的胃胆运动恢复正常而达到治疗目的。结论是胃胆运动互相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功能整体。据此提出了胃胆功能性疾病的新概念。
傅敏张陆弟华尔辁许国铭
乙醇在治疗急性减压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乙醇在制备治疗急性减压病药物中的应用,先制备乙醇溶液,后将乙醇溶液制备成治疗急性减压病的药物。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急性减压病药物可以降低气泡的表面张力,促使气泡破裂,增快呼吸频率,利于气泡溶解出的氮气经呼吸排出体...
傅敏张陆弟康建飞张锦程
文献传递
高压氧治疗对兔早期急性肺损伤炎性介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早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各种炎性介质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建立二次打击ALI动物模型,在基...
傅敏张陆弟励(王争)叶宁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急性肺损伤内毒素炎性介质临床疗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