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桂荣
-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 2012年
- 文化意识对商务英语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指出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强调了在翻译课程中文化意识培养应具有的特点。
- 傅桂荣贾晓云
-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意识
- 《水浒传》英译本语篇功能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Shapiro和Dent-Young的《水浒传》英译版均为中国典籍翻译的成功范例。笔者尝试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理论对两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译本在主位结构方面与原文保持同步,而在信息结构及推进、语篇衔接手段使用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
- 刘锋傅桂荣任晓霏
- 关键词:《水浒传》语篇功能主述位结构衔接
- 民俗、母题、历史:《红高粱》的文体与影像被引量:1
- 2019年
- 电影《红高粱》大获成功的魅力根源在于:影片中中国文化和历史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处理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深度体验。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民俗文化、影片所展示出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中国传统文学叙事母题文化的糅合,使得改编于莫言作品的《红高粱》成为张艺谋执导的永恒经典之作。
- 傅桂荣张伟华
- 关键词:《红高粱》文化
- 论新时代中文国际传播体系的构建
- 2022年
- 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现代中文国际传播体系是新时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提出构建新时代中文国际传播体系的策略:加强比较文化和跨文化关系研究,提升传播效率;充分发挥海内外华人优势,推进中文跨文化人际传播;加大国际中文教育力度,推进中文的跨文化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借助媒体全球化的东风,提升中文国际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 任晓霏刘冬雪李红艳傅桂荣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 现代外语教学中的语境运用与语境模拟
- 2006年
- 语言交际就必须借助于语境才能实现,语言教学中运用语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外语教学由于语境缺失,产生了所谓的“中式外语”现象。现代外语教学要模拟语境,开展高度类似本族语者参加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贴近、了解、熟知所学语言的具体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领会和掌握该语言,进而能进行语言复用。
- 刘锋傅桂荣
-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境
- 认知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首先对认知隐喻的概念及其前人对它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从建立隐喻概念,培养隐喻思维能力,构筑隐喻文化底蕴以及激发学生创造隐喻四个方面探索认知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注意搜集积累生活中的隐喻例子,并不自觉地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思想。
- 傅桂荣贾晓云
- 关键词:认知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 论莫言作品改编电影的“平凡三部曲”
- 2018年
- 莫言作品被搬上银幕的并不多,其中以《红高粱》(1987)、《暖》(2003)和《幸福时光》(2000)最为有名。这三部影片选材视角独特,均以底层人物的生活场景作为描写对象,当普通民众在面对爱情与生存、前途,乃至人性的较量时,他们会做出怎样艰难的抉择,或抗争,或背叛,也有可能会是欺骗。无论是莫言,还是张艺谋,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对社会个体的人文关怀。
- 傅桂荣张伟华
- 关键词:爱情
- 《水浒传》中经典人物的形象塑造及其英译研究——以沙译鲁智深为例
- 2024年
- 聚焦于《水浒传》核心人物——鲁智深的形象,通过考察原作和沙博理(Sidney Shapiro)译本中对鲁智深形象的塑造,发现沙译总体上能够再现原作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从而构建出相似的人物形象。作为翻译家,沙博理对英语语言的驾驭之精湛在处理某些汉英转换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作为英语母语译者,沙译无法彻底避免因语言文化障碍而对部分形象描写的处理存在误译或死译之嫌,有时这甚至会损毁经典人物形象从原作向译作的“移植”。
- 刘锋傅桂荣
- 关键词:《水浒传》鲁智深描写方法
-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思考
- 2011年
- 20世纪60年代法国解构主义的兴起,对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文阐述了解构主义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影响,探讨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解构之后重建新的翻译标准的必然性。
- 刘锋傅桂荣
- 关键词:解构主义纯语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