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静霞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马铃薯
  • 4篇栽培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甜椒
  • 4篇灌溉
  • 3篇水分
  • 2篇地膜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田间
  • 2篇田间抗病性
  • 2篇土壤
  • 2篇农田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重茬
  • 2篇外源
  • 2篇利用效率
  • 2篇抗病
  • 2篇抗病性

机构

  • 11篇定西市安定区...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作物遗...

作者

  • 17篇冯静霞
  • 2篇成自勇
  • 2篇张芮
  • 2篇王成刚
  • 2篇张永胜
  • 2篇刘小平
  • 2篇王承义
  • 1篇司二静
  • 1篇李晓玲
  • 1篇罗永忠
  • 1篇刘青林
  • 1篇闫江鸿
  • 1篇尚勋武
  • 1篇杨轲
  • 1篇王化俊
  • 1篇赖勇
  • 1篇闫丽娟
  • 1篇李富春
  • 1篇李葆春
  • 1篇马小乐

传媒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农业科技与信...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瓜菜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西市安定区辣椒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当地主栽品种猪大肠为对照,对5个辣椒新品种单果重、抗病性、产量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栽培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陇椒16号和盛龙1号单果重、抗病指数及小区平均产量最高,分别为52 g、2.33%、43.2 kg和44 g、2.10%、42.9 kg;与常规技术相比,采用起垄集水、100 mm深穴点浇直播、播后立即覆盖地膜、出苗后按穴打孔通气、晚霜过后放苗定苗的新栽培技术,各辣椒品种均增产,其中以陇椒16号和盛龙1号产量最高,分别为49 485、46 830 kg/hm^2。
冯静霞
关键词: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施用保水剂代替地膜试验被引量:1
2020年
为验证保水剂替代地膜的使用效果,确定保水剂能否替代地膜,进行了该试验,为保护耕地与全域绿色生产方式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减施化肥施用保水剂对马铃薯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和性状方面影响不明显,但能降低土壤容重,对产量影响明显。
冯静霞
关键词:马铃薯保水剂地膜
半干旱区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
王琦刘青林李富春李广李晓玲闫丽娟张登奎郭小芹罗永忠刘小平冯静霞
该项目属于农田水利技术领域,针对中国半干旱区降雨量较少和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干旱和水土流失比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普通地膜覆盖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等现象,在中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区进行可降解地膜地膜覆盖下的沟...
关键词:
关键词:农田水利降水利用
大麦染色体1H至7H外源基因渗入系的构建及其分析
2012年
以96对SSR引物对BC3F2群体进行辅助筛选,构建了一组基本覆盖野生大麦ISR42-8染色体,并导入轮回亲本Scarlett的1H^7H全基因组的外源基因渗入系,为大麦QTL精细定位提供了良好的作图群体。这组渗入系一共66个,目标片段平均长度为27.6cM,最长的系IL-52片段长度为100.5cM,最短的系IL-50片段长度为1.5cM。含单个渗入片段的有33个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6个渗入系的遗传背景高度相似,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708~1.000,平均值为0.917。检测到一个位于4H染色体87.5cM到110.0cM区间的分蘖相关QTL,长度为22.5cM,其中包含多态标记MGB396。
赖勇冯静霞司二静李葆春孟亚雄马小乐杨轲尚勋武王化俊
关键词:大麦分子标记QTL定位
马铃薯不同品种重茬田间抗病性及产量对比试验
为了安定区马铃薯品种优化、产业提升,特引进10个马铃薯品种,以“陇薯10号”为对照,评价马铃薯不同品种在重茬田表现的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结果表明,“陇薯12号”生育期适中,田间生长势强,薯皮光滑,芽眼浅,综合抗病性强...
王成刚刘小平冯静霞王承义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引种抗病性作物产量
不同沟灌模式对甜椒生长和产量的调控效应被引量:2
2015年
试验研究了交替隔沟灌溉(AFI)、常规沟灌(CFI)、固定隔沟灌溉(FFI)3种灌溉模式下甜椒植株形态变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1)采收期末CFI、AFI、FFI处理平均株高分别为69.3 cm、63.6 cm和52.2 cm,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前期AFI处理株高增长量小于CFI处理,后期增长量逐渐增加且大于CFI处理。(2)整个生育期AFI处理径粗基本最大,最大值为1.38 cm。(3)采收期AFI与CFI和FFI处理叶面积指数差异极其显著,FFI和CFI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4)全生育期AFI主根长最长,为6.36 cm,AFI主根粗和根冠比介于CFI和FFI之间。(5)分析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AFI处理比CFI和FFI高46%和52%,分析群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AFI处理比CFI和FFI高41%和38%。(6)全生育期同一水分梯度下,AFI处理产量最高,为62386.1 kg·hm-2,比CFI和FFI处理产量增加4 447 kg·hm-2和20 973 kg·hm-2,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冯静霞
关键词:甜椒植株形态水分利用效率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注水补灌次数试验研究
2014年
以露地栽培不注水和全膜垄作侧播不注水为对照,分析全膜垄作侧播下,不同生育期内注水补灌次数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垄作侧播注水4次产量和商品率最高,分别为36 766.7 kg/hm2和76.4%;以露地栽培不注水产量和商品率最低,为29 488.9 kg/hm2和48.3%;随着注水次数的增加,增产效果越显著;通过方差和新复极差分析: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间以注水4次处理为最适宜注水方式;对照处理与其他各处理均为极显著差异。
冯静霞
关键词:马铃薯
定西市安定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了定西市安定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安定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冯静霞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甜椒交替隔沟灌溉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节水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甘肃张掖地区甜椒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垄沟之间的土壤水分随时间、空间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甜椒生长期内,通过灌水沟的交替干燥和湿润,可以使作物根系经受一定程度的干旱锻炼,提高根系的吸收补偿效应;交替隔沟灌溉中,由于在灌水沟和非灌水沟之间没有形成零通量面,其水分的侧向入渗明显增强,从而可减少土壤水分发生深层渗漏的机率。
张永胜王继宗冯静霞
关键词:交替隔沟灌溉土壤水分节水灌溉甜椒
不同灌溉水源对高原夏芹菜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以芹菜品种文图拉为试材,研究引洮水及其引洮水和浅层地下水交替灌溉、浅层地下水3种不同灌溉水源对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及夏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质对耕层内(0~30 cm)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用浅层地下水灌溉后土壤容重增幅最大;在夏芹菜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变化受灌溉水质和气温影响较大,其中引洮水灌溉后生育期土壤平均温度21.4℃,较地下水灌溉高0.7℃;在全生育期灌溉制度相同的条件下,因地下水含氮、磷等有机物较多,灌溉处理夏芹菜产量最高,达135870 kg·hm^(-2),比引洮水灌溉增产21005 kg·hm^(-2),但芹菜粗纤维含量高,食用品质降低。综上,使用矿化度低的引洮水灌溉芹菜,能使土壤保持较好的理化性质,提高芹菜发芽期土壤表层平均地温,有利于芹菜根系的呼吸和生长,易形成茎,能增加芹菜茎秆鲜质量的比例,达到80.79%。
冯静霞张永胜
关键词:灌溉水质土壤容重土壤温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