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英
- 作品数:124 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聊斋志异·龙戏蛛》的海滨区域传说源流被引量:1
- 2005年
-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 刘卫英
- 关键词:《聊斋志异》区域文化明清小说
- 日暮相思语码的抒情文学表现与古人异性交往风习
- 1999年
- 在中国古代情爱文化中,“日暮黄昏”被赋予了难以替代的人伦蕴味和温馨情怀,成为古人心目中一个超越具体个别的特定情感音符和文化语码,这一抒情模式的文本系列,在文学史上留下的轨迹是相当连贯的,以至形成了可以让人们时时产生冲动与激情的诗学思维。古人与异性期约幽会风习、婚俗以及人体生物钟的节奏等,都对于“黄昏相思”抒情模式生成固化有所助益。
- 刘卫英
- 关键词:抒情模式
- 明清文学中的侠绅助赈、仙道救急及其民俗观念被引量:3
- 2020年
- 明清时代鼓励民间自救和侠绅助赈。文学文本的记载表明,侠绅赈灾民俗记忆与传统美政理想关系密切,可成为官府的有力补充,讲究救灾捐助而又不伤及受灾主体自尊。赈灾需要孳生了神仙异人的民俗想象,而豪侠义士期盼也是对侵赈冒赈等恶劣现象不满的文学表现,实现获得救助的民俗心理显现。侠客与清官联盟的最大成效,莫过于帮助清官惩贪济民。仙道救急书写的对象化意义不容忽视,既是被灾者主体意识的迸发,也是单一生产生活模式的折射。御灾文学一再重申仙道救急中"法术"与神技的功能,也是大众期盼新生活的心理投射。
- 刘卫英
- 关键词:明清文学文学想象民间信仰
- 论“母怀孕贵子影响自身性情”母题被引量:1
- 2005年
- 中古早期佛经中写妇女因怀孕特定性情的胎儿,而改变了自身性情。中土叙事文学最初对于佛经该母题的接受,以其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差异较大,主要进行了负面延展,后来才被赋予正面积极的功能。佛经故事叙事原本中妇女是因孕育才子,顿悟佛理,是以高僧之母的“异相”来突出、烘衬高僧本人天赋;而中土该母题则由这种集中式的宣佛、颂佛倾向,变得分散,偏重于胎儿对于母亲性情及命运的影响上。
- 刘卫英
- 关键词:贵子性情佛经故事母题比较文学
- 相思文学中的阻隔机制及其文化意义
- 1999年
- 相思主体与对象两者间的"阻隔",构成了相思成立并且升华为文学主题的一个重要机制。形成相思的时空阻隔有一定量的限制,使得主体于对象的审美期待有可能处于较佳状态,保持一种"陌生感"、"新鲜感",爱情的社会价值也借此得以实现。相思阻隔的文学表现生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表现模式:相思无人理解模式,愈阻隔相思愈烈模式,人不如异类模式,人宁可化异类模式,死后化为相思鸟、连理树模式。这些模式又增殖出诸多憾恨变相实现的母题。相思阻隔,有利于具体表现模式的跨文体汇通,有利于文学与现实文化心理、习俗的互渗,有利于作品中艺术思维与神秘思维相得益彰,也有利于揭示传统爱情文学的民族特色与文化成因。
- 刘卫英
- 关键词:抒情诗创作心理文化意义
- 辽沈战争与清代通俗小说的宝物崇拜
- 2008年
- 明代国人对先进兵器的需求,有了事关国运家运的迫切性。外来火器,在明末辽沈战场上发挥了举国震惊的威力,也受到具体操作者素质、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清代通俗小说的描写却依旧承袭道教和民间秘密宗教中的法术,叙事偏重在以辉煌的结局强调宝物的威力,缺少一种战争工具本身的技术性展示。小农经济下的平民心理,考虑的依旧是眼前易于操作,并不真正关注具体操作过程和操作者素质,把事情简单化和理想化了。同时,将宝贝兵器视为百试不爽的万能法宝,也极为形象地状写出人们受到时代、观念积习的限制,在先进兵器期盼方面的局限性。
- 刘卫英
- 关键词:清代小说宝物崇拜文化反思
- 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对话——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 2009年
-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围绕"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主题,在主要涉及比较文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一些新的研究视野和跨文明区域的文明对话方面以及学科建设领域等16个议题,展开自由而广泛的讨论,使跨学科和跨文化这一比较文学的显著特征,得以充分体现。
- 刘卫英金亚东马艳芳
- 关键词:文化互动文学对话比较文学学科
- 拓扑学和类型学:符号转换研究/编码关系
- 2015年
- 拓扑学是应用过去的数据的实践行为,作为对后续事件的预示,也包括寻找过去模型以判断现在意识形态的一种选择性方法。而类型学可以被看作是回顾性策略,这种策略是调整历史解释,以适应为一些现在的现实创造类似的预言。以奇卡诺文学这一特殊文学现象为例,可以发掘拓扑学和类型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作为追踪美国文化起源问题的一种方法。
- Mircea Eliade刘卫英秦鑫
- 关键词:拓扑学类型学主题奇卡诺文学
- 朝鲜汉文小说宝物母题的叙事功能及民族性认同被引量:1
- 2015年
- 朝鲜汉文小说中的宝物可分为器物、灵丹妙药和动植物生命体三类。选取标准相对宽泛,而内涵的不确定性与叙事策略的随机性对应,也与泛灵论民俗潜意识反应有关。母题叙事功能在于:宝物作为故事演进、人物命运改善的关节点,宝物成为主要人物的附加物,其神奇力量增强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与行动力量,是故事中特殊人物特殊身份的象征物。宝物及其叙事功能生成的文化动因较为复杂,既有朝鲜半岛土著巫教的深在影响,也有儒教、佛教精神和中国民间崇拜信仰的浸染,也较大程度地受容中国古代小说叙述套路。与明清小说宝物叙事相比较,汉文小说较多关注宝物的世俗生存价值,忽略宝物本身生命魅力以及宗教门派精神皈依的超物质凝聚力。
- 刘卫英刘畅
- 关键词:宝物崇拜叙事功能
- 元代向猛兽复仇故事的豪侠风范被引量:4
- 2004年
- 元代和平居民的以暴抗暴斗虎 ,是在亲人先行受到猛虎伤害 ,不得已与来自自然界的凶狠“仇敌”殊死搏斗。这不同于先秦猛士斗虎 ,也不同于唐人主动性地去射虎 ,而是被动性地以暴抗暴的复仇。汉族知识分子地位沉沦和价值失落 ,使之更加关注于平民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 ,在斗虎抗暴的歌咏中 ,还隐约地宣泄了元代文人内心的不平和郁闷。
- 刘卫英
- 关键词:元代抗暴豪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