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理学 更多>>
陶瓷基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制 <正>作为一次、二次电池的替代品,微型燃料电池系统有很多潜在的优势和应用需求,但是其实际应用也同样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和困难,特别是要获得高比功率更为重要。众所周知,流场板是燃料电池中起集流导电、支持MEA和分散反应剂的极为... 刘娟英 张熙贵 夏保佳文献传递 Ink的状态对微型PEMFC氧电极Pt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电化学极化实验表明,Ink(催化剂与溶剂在超声条件下形成的墨水状浆料)为胶体时,对应的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氧电极极化性能相对于Ink为溶液时有明显提高。通过激光粒度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证实了Ink不同状态时对应的氧电极催化层空间状态和厚度存在较大差异。Ink为胶体时催化层Pt簇团聚粒子间隙较大,催化层厚度较低,有利于氧电极的反应传质过程,这是氧电极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循环伏安实验结果发现,Ink为胶体时对应的氧电极Pt的利用率从25.2%提高到31.6%。 张熙贵 夏保佳 刘娟英 郑丹 徐乃欣关键词: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电极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Ru基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结构简单、运行温度低等优点成为当前研发的热点。然而,就该种燃料电池研制的现状,催化剂高的铂用量和高的阳极极化过电位等极大地限制了其商业化开发。同时,阳极催化剂在DMFC长时... 刘娟英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金属簇合物 电催化 甲醇氧化 文献传递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性能衰减分析 2012年 分析了"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性能衰减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通过对膜电极进行2 000 h恒电流(25 m A/cm2)放电,对比了放电前后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及电化学活性面积。恒电流放电后,膜电极的最大功率密度从初始的29.1 m W/cm2下降到21.8 m W/cm2,开路电压基本不变;交流阻抗谱定量分析表明,阴极的电阻明显大于阳极,并且对膜电极性能衰减的影响程度是:阴极>>阳极>质子交换膜;循环伏安测试显示阴极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的衰减为21%,明显大于阳极催化剂的衰减2%。 刘娟英 赵妙英 李志林 杨辉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稳定性 交流阻抗 甲醇在碳载PtRuNi三元合金纳米催化剂上的电催化氧化 本文采用金属簇合物途径制备了PtRuNi/C三元合金纳米催化剂,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探索了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 刘娟英 曹剑瑜 袁婷 黄庆红 邹志青 杨辉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 电催化氧化 文献传递 微型PEMFC非增湿膜电极的优化 2005年 对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非增湿膜电极(MEA)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对热压条件、催化层组分、扩散层材料及质子交换膜的厚度等的控制,获得了综合优化参数。采用优化后的MEA组装单体微型PEMFC,在常温、常压及反应气体非增湿的条件下,MEA的峰值功率可达0.166 W/cm2,MEA长时间运行性能未见明显衰减。 张熙贵 夏保佳 刘娟英 王涛 钦佩关键词:膜电极 综合性能 质子膜表面粗糙化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性能改善研究 2006年 通过对Nafion117表面粗糙化和“预先溶胀法”制备技术提高了微型PEM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极化性能.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检测方法证明,Nafion117表面粗糙化后扩展了催化层/质子膜三相界面区域,增大了电化学反应的有效活性面积,降低了界面的接触阻抗. 张熙贵 夏保佳 刘娟英 王涛 钦佩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膜电极 影响“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燃料携带方便、零排放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新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研究至今,DMFC仍没有实现商业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到DMFC的核心部件—膜电极集合体(membrane e... 刘娟英 陈梅 黄庆红 邹志青 乔永进 杨辉关键词:直接甲醇 燃料电池 膜电极 阴极催化剂 电化学活性 文献传递 无泵循环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 <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以其高理论能量密度、易于管理的液态燃料及少量的废气排放量等特点使得其成为目前微型燃料电池(μDMFC)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小电流(mA... 强熙贵 刘娟英 王文明 田娟 郑丹 夏保佳文献传递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Ru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刘娟英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金属簇合物 电催化 甲醇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