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景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清
  • 6篇肝炎
  • 3篇乙型
  • 3篇婴儿
  • 3篇婴儿肝炎
  • 3篇婴儿肝炎综合...
  • 3篇慢性
  • 3篇病原学
  • 3篇病原学分析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活性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溶酶
  • 2篇肾综合征
  • 2篇年龄

机构

  • 12篇杭州市第六人...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20篇刘宏景
  • 5篇李沛
  • 5篇沈立松
  • 4篇娄国强
  • 4篇刘惠敏
  • 2篇刘宝根
  • 2篇朱元东
  • 2篇徐爱芳
  • 2篇叶卫江
  • 2篇朱秀亚
  • 2篇李晓鸥
  • 2篇过建春
  • 2篇陈惠
  • 1篇何天珍
  • 1篇屠士行
  • 1篇张新萍
  • 1篇傅启华
  • 1篇施军平
  • 1篇潘秀军
  • 1篇李晓欧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
  • 2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全国临床免疫...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1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血清总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呼吸道九联检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 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9项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和副流感病毒(PIV)1、2和3型;同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这些血清样本的总IgE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913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检出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91例(阳性组),无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922例(阴性组);阳性组以MP及MP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为主,共650例(占65.59%)。阳性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P感染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IBv、Adv及RSV感染者。在总IgE水平高于临床参考范围上限(100kU/mL)的患者中,单纯MP感染者占31.29%,明显高于IgE低水平组(≤100kU/mL)中的比例(21.30%);而单纯RSV感染者占1.88%,明显低于IgE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单纯Adv感染者占3.13%,明显低于低水平组中的比例(6.53%)。结论在儿童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以MP感染最常见;MP感染者较非MP感染者血清总IgE水平更高。
刘宏景窦敏陈惠陈瑾潘秀军沈立松
关键词:血清总IGE肺炎支原体儿童
血管舒缩物质的分布与肝肾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时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大多认为与肝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我们通过检测HRS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在血清和腹水中的分布,探讨HRS的发病机制。
李晓鸥朱元东刘宏景
关键词:血管活性物质肝肾综合征血管舒缩血流动力学紊乱肝功能障碍HRS
血管活性物质分布及其在肝肾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为了深入探讨肝肾综合征(HRS)的发生机制,特别是血管舒缩物质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慢性肝炎患者按有或无合并肝肾综合征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酶免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腹腔积液中一氧化氮、内皮素、肾素、心房肽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血清和腹腔积液中肾素和内皮素的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同时观察组血清中心房肽含量明显减少,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腹腔积液中心房肽含量两组无差异,一氧化氮含量则增加。内皮素含量增高明显者,一氧化氮含量也相应增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HRS的发生是综合因素参与的结果,血管舒缩物质的增减及其相互之间的调节可能占主要地位。
李晓鸥朱元东刘宏景叶卫江过建春刘惠敏娄国强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肾素心房肽一氧化氮内皮素
59例婴儿肝炎综合症的病原学分析
刘宏景李卿罗芸沈立松
麻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发病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麻疹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有麻疹临床症状和体征、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的442例麻疹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免疫散射比色法测定血清CRP。结果47.7%(211/442)的麻疹患者显示CRP水平升高。麻疹患者CRP水平及其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0 4(P<0.01)和0.631 4(P<0.01);在剔除了白细胞(WBC)异常升高的病例后,r分别为0.701 0(P<0.01)和0.649 6(P<0.01)。其中15岁以上麻疹患者CRP的异常率(84.5%)明显高于15岁以下的患者(17.4%,P<0.01)。结论麻疹患者出现高比例的CRP升高,且其CRP水平及异常率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
徐爱芳刘宏景王志平周蕾李沛
关键词:C-反应蛋白麻疹发病年龄
染色体芯片分析对神经发育性疾病的分子诊断率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NDD),如不明原因的发育迟缓/智力障碍(DD/I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疾病的临床分子诊断中的应用效能,探索儿童NDD神经发育疾病相关拷贝数变异(CNV)谱系及基因型一表型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SCMC)发育行为儿科、主要诊断为ID/DD、ASD、ADHD的患儿107例,应用AffymetrixCytoScanDx芯片系统进行全基因组芯片检测,计算CMA在中国儿童NDD临床分子诊断中的诊断率。结果最终纳入病例共计107例。在106例芯片结果中共鉴定出27例(25.5%)携带非多态性CNV的病例,其中包括21例携带致病性CNV的病例及6例携带VOUS致病性不确定的病例。CMA对DD/ID及ASD的分子诊断率分别为26.3%(15/57)及10.2%(4/39)。在确定的非多态性CNV中,共有13个重现性CNV,分别分布于5个不同的染色体区域,分别为lq21.1-q21.2、15q11.2-q13.1、22q11.2、7q11.23及17q11.2。CMA对NDD患儿的总体临床分子诊断率为20.6%(22/107)。结论CNV是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的重要分子发病机制。
刘欣刘宏景王丽李珂李梦盈耿娟李斐
关键词:神经病学检查微阵列分析基因型分子诊断技术
临床意义未知的拷贝数变异分析提示9p23区域可能和智力发育障碍相关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全基因组拷贝数芯片分析(CMA)中临床意义未知的拷贝数变异(VUS)与患者表型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和表型相关的拷贝数变异区域。方法对38例全基因组芯片未见明显结构性变化患者的结果和详细表型(智力水平、发育水平、面容是否异常和头围是否正常)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临床意义VUS和表型之间的联系,并在45名正常对照中验证拷贝数变异,排除正常多态性可能。结果发现9号染色体p23区域的缺失在智力落后患者与智力水平正常但合并其它表型患者中出现,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正常对照中未见该区域的缺失,提示9p23区域可能和儿童智力发育相关。结论临床意义VUS分析可以帮助提示和患者表型相关的信息,确认临床意义VUS将有助于提高基因组芯片的诊断效率,揭示新的可疑致病区域。
刘宏景姚如恩余永国孙奋勇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智力发育障碍
小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其受体结合关键氨基酸的鉴定
2010年
目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在细胞表面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目的是解析小鼠uPA蛋白结构中与其受体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方法包含小鼠uPA全长cDNA的质粒购于ATCC公司,小鼠cDNA序列进一步克隆至Puro-pMT表达载体。用定点突变法构建各类uPA突变体表达质粒。表达质粒用磷酸钙转染至S2细胞中,用10μg/ml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别用CM sephadex柱和sephadex G75柱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分别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鉴定。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检测重组uPA与uPAR的结合常数。结果用定点突变法成功构建小鼠uPA S22、Y23、K24、Y25、F26、S27、I29、R31、E41、S358分别突变为丙氨酸的突变体及R28、30、31突变为N28、H30、W31的突变体M3。经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纯化,重组蛋白的纯度均大于95%并能被小鼠uPA抗体所识别。结合试验表明野生型uPA和M3型uPA的KD值分别为0.467 nM和1.64 nM,10种点突变uPA的KD值范围为0.388 nM至36.5 nM。结论小鼠uPA中至少有7个氨基酸(Y23、K24、Y25、F26、S27、I29、R31)涉及小鼠uPA-uPAR的结合;Y23、Y25和F26是其中的关键氨基酸。
郁婷婷刘宏景傅启华
关键词:小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结合关键氨基酸PLASMINOGENSEPHADEX
血清Ⅳ型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对10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Ⅳ型胶原的检测,发现血清Ⅳ型胶原的含量与肝纤维化的程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血清Ⅳ型胶原可作为判断肝脏纤维化的一个指标。
刘宏景何天珍朱秀亚朱炎珍
关键词:肝纤维化血清
乙型慢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IGF-1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性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分析探讨ICF-1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受检对象包括慢性轻度、中度、重度肝炎各30例,肝硬化30例,慢性重型肝炎30例以及正常对照20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游离IGF-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游离IGF-1水平分别为222.77±49.61ng/ml、206.27±56.33ng/ml和176.37±76.07ng/ml,乙肝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为106.58±72.77ng/nd和114.99±70.21ng/ml,对照组为251.05±41.53ng/ml,各实验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乙肝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血清游离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慢乙肝轻、中、重度组。结论血清IGF-1检测可用于评估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IGF-1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关。
刘惠敏张导文刘宏景娄国强金巧菲赵立夫张曼
关键词:慢性肝炎肝硬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