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雷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硅化
  • 1篇野火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系
  • 1篇剖面
  • 1篇微生物
  • 1篇细菌
  • 1篇陆相
  • 1篇硅化作用
  • 1篇二叠系
  • 1篇二叠系-三叠...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3篇刘小雷
  • 2篇孟凡巍
  • 2篇徐洪河
  • 2篇程金辉
  • 2篇陈孝政
  • 2篇刘欣春
  • 2篇王伟

传媒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云南昭通官坝冲陆相二叠系—三叠系剖面卡以头组野火记录
通过对华南云贵川地区4个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地层中木炭化石的研究,以及岩石有机抽提物的地球化学分析,首次证明了华南地区在二叠系-三叠系过渡期存在的大规模野火事件。结合同时期浅海沉积岩层中无机碳同位素特征,简要分析了二叠系-三...
刘小雷
微生物硅化作用模拟实验被引量:6
2007年
硅化保存微体化石结构的识别和鉴定一直存在争议,现代人工模拟生物硅化实验有助于对硅化作用保真度(silicification fidelity)等问题的理解。本实验通过人工配置浓度为1000ppm的硅溶液模拟自然硅化环境,观察杆状细菌(bacillus)在该环境中的早期硅化作用。实验发现这种细菌可以在该硅化环境中快速硅化,并较好地保存其形态。硅化细菌表面硅质微颗粒(nano-spheres)沉积明显分两层,紧密规则的内层硅质微颗粒较好地保存了细菌表面结构,外层硅质微颗粒仅保存细菌轮廓。实验结果期望能为硅质细菌类微体化石的鉴别提供有益参考,并为其成因探讨提供更多实证依据。
陈孝政王伟刘欣春徐洪河刘小雷孟凡巍程金辉
关键词:细菌硅化作用
杆状细菌硅化过程实验模拟
硅化保存微体化石结构的识别和鉴定一直存在争议,现代人工模拟生物硅化实验有助于对硅化作用保真度(silicification fidelity)等问题的理解。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可控条件实验, 以了解以杆菌类为代表的微生...
陈孝政王伟刘欣春徐洪河刘小雷孟凡巍程金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