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血管
  • 3篇综合征
  • 3篇急性冠状动脉
  • 2篇内皮
  • 2篇急性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综合...
  • 2篇反应蛋白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皮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机构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湛江中心人民...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刘年安
  • 3篇孙华保
  • 3篇宁丹霞
  • 3篇梁国钦
  • 2篇李泽林
  • 2篇李庆军
  • 1篇陈杰
  • 1篇陈华
  • 1篇刘鹏
  • 1篇杨雪英
  • 1篇李泽林
  • 1篇黄振文
  • 1篇许爱国
  • 1篇王广兴
  • 1篇陈杰
  • 1篇王广兴
  • 1篇李庆军

传媒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sCD40L及其预后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1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小剂量(10mg/d,56例)、中剂量(40mg/d,55例)和大剂量(80mg/d,57例)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和血脂水平。并随访(平均7.6±3.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血清sCD40L水平在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而大、中剂量组治疗后分别降低52.4%和52.2%(P均<0.05);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大、中剂量组比小剂量组分别减少29.1%和30.1%(P均<0.05),但大、中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通过抗炎作用稳定冠脉斑块,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效应以中剂量(40mg/d)为佳。
孙华保宁丹霞李泽林陈杰李庆军梁国钦王广兴刘年安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CD40L预后
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应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后再狭窄率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6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支架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分别接受TaxusTM支架和Express2普通金属裸支架治疗。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随访(10.7±2.3)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靶血管失败(TVF)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心脏事件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QCA分析示药物支架组靶血管支架内及节段内MLD分别为(2.19±0.32)mm和(2.07±0.30)mm,显著大于对照组的(1.86±0.35)mm和(1.79±0.32)mm;支架内及节段内直径狭窄分别为(11.69±9.03)%和(18.59±9.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14±8.87)%和(35.09±9.01)%;再狭窄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9%。随访期药物支架组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靶血管失败发生率分别为13.3%和9.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和21.3%;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可以减少PC 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并改善预后,且较安全。
孙华保陈杰李泽林刘年安李庆军梁国钦王广兴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血清sCD40L、IL-6、CR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血清sCD40L、IL-6、CRP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其对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因心绞痛(包括SA和UA)或非...
刘年安
关键词:CD40配体白细胞介素6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10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40 mg组和10mg组,测定治疗前和1周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选择健康的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S患者由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40 mg组和10 mg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后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40 mg组治疗1周后FMD明显改善(P<0.01),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1周后FMD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直接改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阿托伐他汀改善FMD的作用独立于其调血脂作用之外。
李泽林孙华保宁丹霞刘年安李庆军梁国钦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类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现状
2003年
刘年安
关键词: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紊乱发病机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炎性标志物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2003年
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检测48例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等炎性因子变化,与冠脉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ACS组血清CRP与sICAM-1、sVCAM-1水平均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组和正常对照组;②sVCAM-1≥870ng/ml者3个月内主要冠脉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870nm/ml者;③血清肌钙蛋白阳性者CRP、sICAM-1、sVCAM-1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者;④冠脉狭窄程度在ACS组与SA组无统计学差异;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和TC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CRP、sICAM-1、sVCAM-1及血浆Fig水平均无相关性;⑤sVCAM-1、Fig和肌钙蛋白预测3个月内MACE发生的敏感性分别为67.5%、82.4%、57.1%;特异性分别为54.8%、58.1%、81.5%。结论:血清炎性标志物对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刘鹏刘年安黄振文许爱国
关键词:炎性标志物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326例心血管疾病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以及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出院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8%,感染部位下呼吸道157例次占48.16%、上呼吸道66例次占20.25%、泌尿道40例次数占12.27%、胃肠道感染33例次数占10.12%、皮肤软组织18例次数占5.52%。结论心血管内科肺部感染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常见诱因之一;必须加强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注意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宁丹霞杨雪英刘年安陈华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医院感染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卡托普利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的干预作用
2004年
孙彩云刘年安
关键词:高血压内皮素卡托普利复方丹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