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作品数:47 被引量:126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开菲尔粒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012年 从开菲尔粒中分离出2株醋酸菌FJAT-13764和FJAT-13780。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16SrDNA方法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菌株FJAT-13764和FJAT-13780的菌体形态均为圆端直杆菌,单个或成对,无芽孢,其生理生化特征与醋杆菌属Acetobacter基本一致。经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FJAT-13764为Acetobacter orientalis(东方醋酸菌),菌株FJAT-13780为Acetobacter syzygii。 刘芸 曹宜 刘波 刘丹莹 朱育菁 刘欣关键词:开菲尔 醋酸杆菌 ACETOBACTER 超声波辅助提取蒜苔中总黄酮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9 2017年 对提取蒜台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旨在获得更高的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蒜台中总黄酮工艺的响应面优化,以乙醇浓度(%)、料液比(m L·g^(-1))、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min)四个参数为自变量,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蒜台中总黄酮的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1%的乙醇浓度、51 m L·g^(-1)的料液比、61℃的超声温度、105 min的超声时间,此条件下蒜苔总黄酮提取率为0.6799%,影响提取的因素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响应面方法建立的模型有效,超声波辅助提高了提取率,为蒜台中总黄酮的提取提供参考。 郑梅霞 朱育菁 刘波 陈峥 黄素芳 阮传清 刘欣关键词:蒜苔 总黄酮 超声波 响应面 青藏高原芽胞杆菌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被引量:1 2017年 为建立青藏高原芽胞杆菌资源名目与资源库,完善我国芽胞杆菌分类体系,2013-2016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芽胞杆菌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芽胞杆菌资源考察,采集的土壤样品分布在海拔500~5100m,采集生境包括高原荒漠、峡谷、草甸、温带森林、亚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等。所建立的青藏高原芽胞杆菌资源库,截至2017年3月入库资源载体2827份,芽胞杆菌菌株8532株,其中初步鉴定菌株811株、疑似新种43个。 陈峥 刘波 朱育菁 潘志针 刘欣 刘丹莹关键词:青藏高原 芽胞杆菌 一种水肥菌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肥菌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及其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的设备包括灌溉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农田生境监测系统,农田生境监测系统将气象信息传输给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灌溉系统,对农作物进行滴灌。本... 陈峥 刘波 刘欣 王阶平 张海峰 戴文霄 包兴胜太子参新病害酸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8 2021年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以块根入药,是一种名贵滋补类中药材。我国的福建、贵州、安徽等省是其主要产区。目前,国内外对其相关病害研究相对甚少,仅对叶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等病害有较全面的病原鉴定[1,2]。2018~2019年,笔者在福建省柘荣县商品参和种参收获期间,发现可造成块根腐烂且伴有发酵酸味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害在雨天扩展迅速。 陈燕萍 陈梅春 刘欣 肖荣凤 刘波关键词:太子参 病原菌鉴定 酸腐病 病原鉴定 病害研究 覆膜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覆膜高温好氧堆肥是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堆肥阶段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变化规律。试验采集了3个不同堆肥温度阶段的24个样本,获得1143180条高质量序列,4559种OTUs,归属于49个门、154个纲、356个目、571个科、1081个属和2048个种。覆膜高温好氧堆肥的优势菌门由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粘球菌门Myxococcota、粪热杆菌门Coprothermobacterot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和硝化菌门Nitrospirota组成。采用经典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DA)分析结果显示,覆膜高温好氧堆肥高温期细菌菌群显著区别于初始堆肥阶段和其他堆肥阶段的菌群。LEfSe分析结果阐明了不同堆肥阶段的差异指示物种。BugBase和FAPROTAX功能预测及与潜在病原菌库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覆膜高温堆肥能很好地降低有害病原微生物的丰度。 潘志针 陈峥 刘波 刘欣 肖荣凤 阮传清 郑雪芳 史怀 王阶平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一种黑水虻养殖床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水虻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床。包括养殖床本体,所述养殖床本体内设有翻料机构,所述养殖床本体的两侧壁沿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翻料机构两端设置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养殖床本体的两端分别拼接... 阮传清 刘芸 苏明星 陈德局 刘欣 张海峰荔枝汁-大豆蛋白培养基鼠李糖乳杆菌发酵过程脂肪酸组的变化动态 2020年 目的解析荔枝汁-大豆蛋白培养基鼠李糖乳杆菌发酵过程脂肪酸组的变化动态。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脂肪酸自动测定仪,分析植物原料荔枝汁、大豆蛋白(豆浆)、荔枝汁+大豆蛋白(体积比为1:1)培养基的脂肪酸组成,以及鼠李糖乳杆菌FJAT-13807(Lactobacillus rhamnosus FJAT-13807)发酵前后和发酵过程脂肪酸组的变化。结果荔枝汁-大豆蛋白复合培养基经过鼠李糖乳杆菌FJAT-13807发酵脂肪酸组成发生显著变化(P<0.05),发酵前脂肪酸标记30条,发酵后上升到53条,增加了76.77%,脂肪酸总量增加115.01%;脂肪酸标记可分为高含量(2条)、中含量(10条)和低含量(41条)3组,其中高含量组的脂肪酸标记C16:0和C18:1ω9c,含量占比超过45%,具有乳杆菌种属特征;鼠李糖乳杆菌FJAT-13807发酵过程中,脂肪酸组和活菌数变化趋势相近;发酵1h,活菌数达8.7×10^7 CFU/mL,此时,脂肪酸总量达1426116(响应值);发酵1-6 h,活菌数略有下降,为6.20×10^7 CFU/mL,脂肪酸总量相应下降为1106592(响应值);发酵6~12 h,活菌数含量急速上升到高峰56.00×10^7 CFU/mL,相应的脂肪酸总量也急速上升到2349101(响应值)。结论乳杆菌发酵能显著增加脂肪酸组的种类和含量,C16:0和C18:1ω9c为乳杆菌种属特征脂肪酸标记,可通过检测脂肪酸总量的变化,可以监测乳杆菌数量变化动态。 刘欣 郑雪芳 刘芸 陈峥 王阶平 刘波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 荔枝汁 大豆蛋白 发酵 植物乳杆菌发酵笋壳的营养物质和可培养芽孢杆菌动态变化研究 2022年 了解添加菌剂对笋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可为改进笋壳微生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以笋壳为研究对象,设置添加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TR接种发酵组)及未添加菌剂的自然发酵组(CK自然发酵组),研究2种发酵方法对笋壳发酵物中的TN和COD的影响,并通过分离培养法比较不同处理组芽孢杆菌群落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笋壳发酵后,TR组总氮含量随着发酵进程显著增加(P<0.05),TR组和CK组总氮含量峰值分别为4.88 mg·L^(-1)和3.73 mg·L^(-1);TR组和CK组的COD均随发酵进程显著增加,且TR组COD含量增加水平高于CK组;CK组的COD/N值随发酵进程逐渐下降,由发酵初期的179.01下降到发酵后期的12.79,TR组的COD/N值稳定在36.78~38.52之间;TR组和CK组共鉴定出5个芽孢杆菌属、9个种,芽孢杆菌属在2个不同处理组分布数量不同,TR组可培养的芽孢杆菌数量总和为5.5×10^(8)cfu·g^(-1),比CK组(3.3×10^(8)cfu·g^(-1))高66.67%。综上所述添加植物乳杆菌进行笋壳发酵能够促进微生物的有机碳化合物和氮代谢,并提高芽孢杆菌数量。 刘欣 阮传清 郑雪芳 肖荣凤 陈峥 刘波 王阶平关键词:笋壳 植物乳杆菌 芽孢杆菌 一种用于土传青枯病微生态调控的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土传青枯病微生态调控的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剂包括弗氏链霉菌无菌发酵滤液、特基拉芽孢杆菌菌液和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液。本发明的复合益生菌剂能显著提高番茄根际土壤酶活... 郑雪芳 王阶平 陈梅春 陈峥 陈燕萍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