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正东

作品数:11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理论与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部委基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计算机
  • 4篇计算机视觉
  • 3篇视差
  • 3篇图像
  • 2篇动态规划
  • 2篇数词
  • 2篇图像分割
  • 2篇匹配方法
  • 2篇滤波
  • 2篇滤波器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图像
  • 2篇翻译
  • 2篇GABOR滤...
  • 2篇GABOR滤...
  • 1篇度约束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表达
  • 1篇语言表达形式
  • 1篇障碍物

机构

  • 11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学院

作者

  • 11篇刘正东
  • 8篇杨静宇
  • 2篇赵英男
  • 2篇徐涛
  • 2篇夏永泉
  • 1篇冷淑霞
  • 1篇孙权森
  • 1篇张秉权
  • 1篇景晓东

传媒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沈阳工业学院...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年份

  • 7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规则度约束的红外图像多层阈值分割方法被引量:3
2005年
针对红外图像的噪声和模糊边缘给红外图像的分割和目标检测带来的困难,为了得到边缘连续的目标区域,提出了一种具有规则度约束的多层最佳阈值图像分割方法。在根据灰度对图像进行多阈值的初始分割的基础上,通过各个区域的规则度等参数对分割区域进行过滤处理,消除过分割区域,降低因为过度分割造成的目标识别困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实用价值。不仅用于红外图像,也可以应用于自然光图像的分割。
刘正东徐涛杨静宇
关键词:图像分割灰度阈值红外图像计算机视觉
数字和数词在计算机翻译中的词法分析技术被引量:1
2003年
为解决计算机翻译中的数字和数词不同表达形式的词法分析方法 ,在分析较多的相关语料基础上 ,总结出了一些表达形式的一般特点 ,提出了基于动态模板匹配和知识库的处理策略 ,同时也介绍了实现其词法分析过程中的方法和技术 .
张秉权景晓东刘正东
关键词:数词计算机翻译语言表达形式
Internet实时浏览翻译系统中数字和数词的识别技术被引量:1
2003年
在实时浏览翻译网站的机器翻译服务系统中,为解决有关数字和数词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词法分析问题,通过分析相关语料,总结出此类语言形式的一般性特点,提出了基于动态模板匹配和知识库的处理策略,并介绍了实现其词法分析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徐涛冷淑霞刘正东
关键词:INTERNET机器翻译词法分析知识库
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的车型识别方法被引量:8
2005年
提出一种快速、实用的基于Gabor滤波器的车型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车辆分割、特征提取和模板匹配3个阶段。首先在车辆分割阶段,采用基于对数密度的背景消减法,降低光照变化带来的影响;其次提出一种新的非均匀采样策略,提取Gabor特征;最后应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对车型进行识别。和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Gabor滤波器的计算量和存储空间,同时又使识别率和鲁棒性得到明显增强。实验数据亦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赵英男刘正东杨静宇
关键词:GABOR滤波车型识别
基于Gabor滤波器和特征加权的红外图像识别被引量:6
2004年
针对红外图像边缘模糊、噪声较多的特点,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Gabor滤波器和特征加权的红外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Gabor滤波器的多尺度特性对红外图像进行特征抽取,然后根据Gabor特征矢量中邻近分量的离散程度对其自身进行加权。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红外车辆进行识别测试以及与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bor特征矢量经过加权处理后,能够有效降低红外图像识别的错误率,增强鲁棒性。
赵英男刘正东杨静宇
关键词:GABOR滤波红外图像特征加权鲁棒性
一种用于道路避障的双目视觉图像分割方法被引量:13
2005年
针对移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研究领域中视觉系统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在图像分割基础上进行快速障碍物目标深度信息检测的方法。首先,在双目视觉系统得到的场景图像对中,通过迭代的多层次最佳阈值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归一化后得到场景的目标区域;然后对目标区域进行快速的立体匹配工作,以得到目标的深度信息,进行障碍物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实用价值,不仅能应用于灰度一致性的道路,而且对于具有丰富纹理的非道路避障也有很好的效果。
刘正东高鹏杨静宇
关键词:图像分割计算机视觉障碍物检测视差
计算机视觉中立体匹配技术的研究
立体视觉匹配是计算机视觉和非接触测量研究中最基本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双目视觉的立体匹配相关理论与算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区域相关基础上,结合特征点和轮廓等全局结构信息,尝试对不同需求建立相应的算法,并通过对真实图像的实...
刘正东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视差径向基函数视差空间动态规划
不变矩方法在区域匹配中的应用被引量:32
200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的立体匹配方法,该方法除了采用顺序性约束和惟一性约束外,根据外极线约束提出了外极带约束,采用比邻域约束更优越的相对位置约束,能有效地处理遮掩和区域变形情况下的双目立体匹配.在对多个候选匹配区域进行最佳匹配选择时,提出了重心距离和矩距离的概念,利用不变矩原理进行最佳候选区域选择.经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夏永泉刘正东杨静宇
关键词:不变矩
基于特征约束及区域相关的体视匹配方法被引量:14
2003年
立体匹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为了得到准确的高密度视差图,通过对基于区域和基于特征的体视方法的讨论,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边缘特征约束及区域相关的立体匹配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基于特征技术来得到边缘特征点,对边缘特征点再做灰度等区域相关匹配处理,然后在匹配的边缘特征点约束下,对非边缘特征点采用区域相关算法进行匹配,得到整体高密度视差图。这样既缩小了匹配搜索空间,又保证了匹配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实用价值。
刘正东孙权森杨静宇
关键词:立体视觉视差
自适应窗口的时间规整立体匹配算法被引量:14
2005年
针对立体视觉中图像对应点的误匹配问题 ,以时间规整算法 (DTW )为基础 ,提出了自适应窗口的立体匹配算法 根据外极线的约束 ,在自适应窗口内采用灰度相关技术得到长度不相等的两个灰度段作为相容的匹配序列 ;利用动态规划法及连续性约束寻找一条最佳的匹配路径 根据回溯得到的匹配路径及其坐标值得到高密度视差图 实验结果表明 。
刘正东杨静宇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DTW动态规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