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 作品数:44 被引量:268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神农本草经》石南草名义考辨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考证近代新发现文献与历代传承本草,结合基原植物生物学观察,认为石南草应为《神农本草经》记载此药的正名;基原植物为蔷薇科植物石南Photinia serrulata Lindl.药用早春生长的嫩茎叶。《神农本草经》中石南草的命名包含了药用部位和采收时间等信息。
- 刘浩王德群
-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药用部位采收时期
- 新晃县中药材资源及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被引量:3
- 2021年
- 新晃地处湘西南,野生中药资源丰富。全县有中药资源901种,位居全省前列。新晃中药发展历史传承悠久,拥有吴茱萸、龙脑樟、黄精、辰砂等传统道地药材,县域中药产业发展迅速。调研新晃县中药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中药产业发展的问题,发现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特色不明显、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弱、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不充分、中药龙头企业引领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从科技创新的视野提出统筹引领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强中药材生产科技支撑、强化道地药材品牌影响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营商环境和落实中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产业发展的对策。
- 朱斌姚季伦谢景谭诚刘浩何开松
- 关键词:中药产业中药资源道地药材
- 不同贮藏时间零陵香抗氧化活性及主要物质变化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对不同贮藏时间零陵香抗氧化活性及主要抗氧化物质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对零陵香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强弱。根据结果,采用DPPH-HPLC技术对抗氧化活性最强的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筛选,并采用Q-TOF-MS/MS技术对其贡献率最高的抗氧化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零陵香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强弱如下: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萃余部位>总部位>石油醚部位,零陵香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及鉴定结果表明,在此部位最主要的抗氧化成分为对羟基苯甲酸。结论:零陵香乙酸乙酯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贮藏时间成反比,可为其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
- 万丹邵国强邵国强肖娟肖娟蔡萍
- 关键词:零陵香抗氧化
- 吴茱萸属4种药用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
- 2023年
- 目的:明确楝叶吴萸、臭辣吴萸、吴茱萸和石虎4种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为吴茱萸药材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使用CTAB法提取叶片总基因组DNA,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测序,再用SPAdes软件组装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利用condonW、REPuter、mVISTA等软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并构建ML系统发育树。结果:4种吴茱萸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基因组大小在158563~158762 bp之间,总GC含量为38.34%~38.37%。均注释到134个编码基因,包括89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共检测到79~9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和35~41个长重复序列。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表明4个物种的反向重复区(IR)边界存在差异,单拷贝区(SC)比IR区表现出更高的变异性,筛选出了trnS-trnG、ycf4-cemA和psbM-trnA等10个高多样性片段,这些片段可用于吴茱萸属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吴茱萸与石虎聚为一支,楝叶吴萸和臭辣吴萸聚为一支,且这两支互为姊妹关系。结论:本研究为芸香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和分子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信息。
- 张万祥刘浩王龙张水寒
- 关键词:芸香科石虎叶绿体基因组物种鉴定
- 茯苓显微定量及其与药材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新建茯苓显微特征定量方法,明确其与药材活性成分的相关性,为茯苓药材品质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显微特征指数,采用热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分别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多糖以及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去氢茯苓酸3种三萜类活性成分含量,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评估茯苓显微特征指数在评价药材品质的可行性。结果以称样量30 mg、粉碎粒度120目为茯苓显微特征定量方法最优条件,不同产地间茯苓显微特征指数存在较大差异,范围85.50~145.50千个/mg,与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猪苓酸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经主成分分析,茯苓各指标品质评价贡献大小依次为:显微特征指数﹥浸出物﹥三萜类成分﹥多糖。结论茯苓显微特征指标是药材固有属性,是评价药材品质的重要指标,在科学评价茯苓药材品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谢景蒋敏金剑黄建华刘浩钟灿陈林周融融镇兰萍张水寒
- 关键词:茯苓显微定量三萜类成分茯苓多糖
- 基于标准汤剂的青钱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2024年
-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青钱柳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收集15批不同产地的青钱柳药材,制备15批青钱柳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青钱柳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并建立两者特征图谱;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两者进行定性鉴别。结果:15批青钱柳标准汤剂绿原酸含量为6.51~17.67 mg/g,转移率范围31.1%~88.4%;3批颗粒含量分别为6.91、7.13、6.99 mg/g,转移率分别为41.7%、57.4%、51.7%。建立了青钱柳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共标定了6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成分,其中峰1为新绿原酸,峰2(S)为绿原酸,峰3为隐绿原酸。TLC法中青钱柳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标准汤剂的青钱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合理可行,可为青钱柳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及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 李世慧方良子陈林沈冰冰刘浩金剑欧阳习叶陈曙张水寒
- 关键词:青钱柳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 湖南省中药饮片木姜叶柯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并建立湖南省中药饮片木姜叶柯叶Lithocarpus litseifolius(Hance)Chun.的质量标准。方法:对18批木姜叶柯叶饮片进行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总灰分、水分、浸出物等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木姜叶柯叶中的根皮苷、三叶苷含量。结果:明确了木姜叶柯叶的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木姜叶柯叶的水分限度≤9%,总灰分限度≤4.5%,浸出物限度≥25%,建立了通过HPLC测定木姜叶柯叶中根皮苷、三叶苷2种成分含量的方法。结论:该研究为木姜叶柯叶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铸辉丁野刘浩李鹏辉蒋阳帅彭艳梅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 药食同源的源流内涵及定义被引量:35
- 2020年
- 药食同源是人们对食物和药物关系的认识和归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等活动。通过对药食同源追本溯源,明晰了药食两用物质的发展脉络,明确了药食同源的内涵和定义,并通过“物-性-效”关系分析了药物与食物间的差异,以期为今后合理应用药食同源概念及物品提供参考。
- 谢果珍唐雪阳梁雪娟刘浩张水寒
- 关键词:药食同源同源性养生保健
- 百合道地药材的历史沿革与品质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通过考证有关百合的历代本草文献,查证其物候、形态、分布、栽培与市场流通情况,分析了百合的品种沿革、产地沿革以及传统质量评价方法;认为本草中优质的白花百合为野百合Lilium brownii及百合L.brownii var.viridulum,并进一步梳理了近代百合的基原植物学名变化过程,考证了产于湖南邵阳“形长味甘”的道地药材龙牙百合形成过程;推断清代开始出现栽培百合,卷丹因其广泛的适种性,渐成为百合商品的主流品种;本草记载中百合的性味功效变化,本质是百合的基原变化在临床上的总结。
- 刘浩钟灿金剑谢景张水寒
- 关键词:百合历史沿革本草考证性味功效
- 苍术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 2024年
- 苍术属是菊科中重要的药用植物属,属内植物形态变异多样,种间和种下分类模糊不清。因此,明确苍术属系统分类、种间关系对属内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苍术属系统分类、植物形态、细胞学、植物化学分类、分子系统等方面简要回顾苍术属分类研究成果,比较了不同学者对苍术属植物分类的分歧,对该属分类鉴定和种间关系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苍术属植物形态的连续变化是植物形态分类分歧的根本原因,属内植物系统的分类要充分结合多学科或技术方法,并要考虑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本文结合属内药用植物的药材品质和临床用药,对苍术属植物分类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苍术属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 谢景唐雪阳陈林王勇庆刘浩蔡萍金剑张水寒
- 关键词:苍术属植物分类化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