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甫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癌
  • 4篇腹腔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腹腔镜
  • 3篇肠癌
  • 2篇肿瘤
  • 2篇胃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老年
  • 2篇老年胃癌
  • 2篇癌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类

机构

  • 11篇南阳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刘甫
  • 6篇马沛
  • 1篇王建伟
  • 1篇李连海
  • 1篇罗彬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相激酶相关蛋白和P27kiP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kip1蛋白表达强度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获取的60例胃癌组织标本作为胃癌组、60例胃癌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两组标本skp2蛋白、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病灶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胃癌组织中skp2蛋白、p27kipl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胃癌组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33%(41/60),高于对照组的23.33%(14/60),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33%(17/60),低于对照组的73.33%(44/60),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不同肿瘤浸润程度的胃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的Skp2蛋白表达上调、p27kip1蛋白表达下调,其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刘甫马沛魏海
关键词:蛋白激酶类肿瘤转移肿瘤侵润
血清IGF-1、MCP-1对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对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10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110例老年胃癌患者治疗后血清IGF-1、MCP-1水平及两组一般资料、血清IGF-1、MCP-1水平,分析血清IGF-1、MCP-1对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血清IGF-1、MCP-1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老年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2年预后良好65例(59.09%),预后不良45例(40.91%);两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合并基础疾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后不良组临床分期Ⅲ期占比、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IGF-1、MCP-1、CA72-4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Cox回归分析,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血清IGF-1、MCP-1、CA72-4均是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IGF-1、MCP-1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72、0.863,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IGF-1、MCP-1对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陈航刘甫黄鑫
关键词:胃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iR-325-3p通过靶向PBOV1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miR-325-3p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以及其作用靶点。方法:通过qRT-PCR方法研究肝癌组织以及肝癌细胞中miR-325-3p的表达情况。肝癌细胞HepG2转染miR-325-3p mimic后,通过CCK-8和Transwell法研究miR-325-3p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转移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实验研究miR-325-3p的作用靶点。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验证miR-325-3p与PBOV1相互作用调控HepG2细胞增殖与迁移。结果: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miR-325-3p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或正常肝细胞。miR-325-3p-mimic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PBOV1是miR-325-3p的靶基因。与转染miR-325-3p-mimic+Lenti-Con比较,转染miR-325-3p-mimic+Lenti-PBOV1的HepG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增强。结论:MiR-325-3p通过靶向结合PBOV1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马沛李连海刘甫
关键词:肝癌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64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肿瘤下缘距离肛缘〈4~6cm。所选的64例患者中,溃疡性直肠癌患者共34例、隆起性直肠癌患者共23例、浸润型直肠癌患者共7例。分化情况:低分化腺癌患者共8例、中分化腺癌患者共31例、高分化腺癌患者共25例。所选的直肠癌患者均实施低位保肛手术治疗,选择Dixon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患者在术后7d出现吻合口瘘,给予二次手术处理。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给予相应处理后改善。所选患者手术过程中无一例死亡。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时要掌握好适应证,手术操作要熟练,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刘甫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吻合口瘘
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大切口手术方法切除甲状腺瘤,观察组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甲状腺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的失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瘢痕,有美容效果。
刘甫
关键词:甲状腺瘤低位小切口术后瘢痕
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对SAA、SOD、SA、免疫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研究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Lap-LAR)治疗直肠癌(RC)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唾液酸(SA)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的RC患者12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行Lap-LAR,对照组行开腹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远端切缘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通气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7d血清SAA、SOD、SA水平,血清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等免疫因子水平,术后1、6个月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等肛门动力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远端切缘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通气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血清SAA、SOD、SA及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等肛门动力学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LAR治疗低位RC可有效切除病灶,解除免疫抑制,改善血清SAA、SOD、SA水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魏海马沛罗彬刘甫
关键词:直肠癌淀粉样蛋白A免疫因子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的效果探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8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胃管留置、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 d,观察组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3/40)与对照组(20.00%,8/4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应用于老年胃癌可改善围术期情况,缓解炎症,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手术安全性。
刘甫马沛魏海
关键词:胃癌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肠管支架与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梗阻性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肠管支架与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梗阻性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肛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后行腹腔镜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肠管支架置入术,后行腹腔镜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前肠道准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左髂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肠管支架与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梗阻性结直肠癌手术中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采用肠管支架置入术可更好地缓解肠梗阻情况,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刘甫
关键词:梗阻性结直肠癌腹腔镜
七氟醚通过lncRNA MEG3调控miR-222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七氟醚通过lncRNA MEG3调控miR-222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人正常胃粘膜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株MKN45进行研究。将胃癌细胞MKN45随机分为对照组、1.7%七氟醚组、3.4%七氟醚组和5.1%七氟醚组。CCK-8实验检测七氟醚对MKN45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MKN45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七氟醚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MKN45的细胞增殖,增加胃癌细胞MKN45的凋亡率。胃癌细胞MKN45中lncRNA MEG表达明显降低,miR-22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lncRNA MEG3可负调控miR-222的表达。与七氟醚+si-con组相比,七氟醚+si-MEG3组miR-222并无明显下降。结论七氟醚通过lncRNA MEG3调控miR-222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刘甫马沛王建伟
关键词:七氟醚MIR-222胃癌
进展期胃癌术中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手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选择同期此类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死亡、术后腹膜转移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过程中共死亡4例(2例患者因腹腔广泛转移死亡、1例患者因肝转移死亡、1例患者因肾转移死亡)。对照组患者死亡7例(3例因腹膜广泛转移死亡、2例因肝脏转移死亡、其余2例因肺转移死亡)。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0例、出血1例、伤口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0例、出血0例、伤口感染1例;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18例,2年生存14例;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16例,2年生存12例。观察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刘甫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