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翀

作品数:19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血压
  • 3篇抑制剂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制剂
  • 3篇酶抑制剂
  • 2篇导联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内膜
  • 2篇心内膜炎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认知功...
  • 2篇源性
  • 2篇衰竭
  • 2篇细胞
  • 2篇内膜
  • 2篇劳力性
  • 2篇劳力性呼吸困...

机构

  • 17篇丽水市中心医...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9篇刘翀
  • 10篇韦铁民
  • 8篇曾春来
  • 4篇蒋晓梅
  • 3篇吴昊俊
  • 2篇朱夏玲
  • 2篇吴小燕
  • 2篇赵瑞英
  • 1篇郑良荣
  • 1篇朱延焱
  • 1篇向贻佳
  • 1篇林莉
  • 1篇吕玲春
  • 1篇胡武明
  • 1篇吴晓燕

传媒

  • 3篇心脑血管病防...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药师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2004年浙...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焚烧医疗垃圾的物流桶
一种可焚烧医疗垃圾的物流桶,包括箱体和焚烧装置,焚烧装置设于箱体内,所述的焚烧装置包括入口、传送部、焚烧部和收集部,所述的入口、传送部、焚烧部和收集部依次设置,入口上设有盖子,传送部底部为将垃圾传送到焚烧部的翻转机构,翻...
刘翀吴小燕朱夏玲
文献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及可能影响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的健康人58例(对照组),进行血肌酐、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肾素、钙离子水平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81.91±30.75)μmol/L比(76.53±11.77)μmol/L]及肾素[(3.14±9.22)ng/ml.h比(0.43±0.22)ng/ml.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38.72±8.02)pg/ml比(39.59±11.5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钙离子浓度无差异。Pearson分析显示血肌酐水平与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存在负相关(r=-0.15,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
刘翀韦铁民曾春来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肌酐
混合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2005年
吴昊俊韦铁民刘翀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混合性劳力性呼吸困难游走性关节痛畏寒发热痛性结节
心房颤动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介入术后短期心血管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住院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可显著增加STE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发生风险。然而,目前尚无关于AF对STEMI合并CS人群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短期预后影响的相关研究。方法:最终入选STEMI合并CS的患者178例,随访时间30d。所有患者根据入院时是否为AF心律分为两组:无AF组(n=107)和有AF组(n=71)。结局:30d心血管死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AF对30d心血管死亡的影响,使用亚组分析探究在不同亚组中AF对30d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并绘制森林图。结果:在本队列中,AF组患者的30d心血管死亡发生率较无AF组高[28(39.4%)vs.20(18.7%),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表明AF显著增加患者30d心血管死亡发生风险(OR=3.20,95%CI:1.28~8.00,P=0.013)。亚组分析表明,AF与30d心血管死亡的相关性受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交互P均<0.05)。在收缩压和舒张压较低的患者中,AF对30d心血管死亡发生风险的影响更显著。结论:AF显著增加STEMI合并CS患者PCI术后30d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是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飞燕梅小建刘翀
关键词:心房颤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新药奈西立肽
2005年
B型利钠肽由于其在诊断、预后及治疗心力衰竭的特殊价值而备受关注。奈西立肽已成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它能迅速降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周围血管压力,提高心脏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并产生利钠利尿及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其扩张血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不引起反应性心动过速,能显著改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与多巴酚丁胺相比疗效相似,但较少引起心律失常;较硝酸甘油更安全有效。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低血压、头痛和腹痛。
刘翀曾春来韦铁民
关键词:奈西立肽B型利钠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利拉鲁肽极化M2型巨噬细胞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
2019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改善2型糖尿病伴随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利拉鲁肽组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利拉鲁肽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NAFLD的小鼠模型,利拉鲁肽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100μg/kg),每日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ALT、AST和TG指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和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M2型巨噬细胞比例;RT-PCR检测IL-4、IL-10、CD206、CD301、MGL-1、MGL-2和Arg-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利拉鲁肽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TG、AST和ALT均明显下降,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减轻,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01),IL-4、IL-10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IL-4、IL-10、CD206、CD301、MGL-1、MGL-2和Arg-1 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结论: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NAFLD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L-4和IL-10的表达,极化M2型巨噬细胞有关。
蒋晓梅刘翀
关键词:利拉鲁肽巨噬细胞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ST段变化与前降支形态和梗死部位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的变化与不同前降支形态和梗死部位关系。方法根据下壁导联心电图ST段改变情况,将67例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例分为ST段压低组,ST段抬高组和ST段无变化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各组心电图变化与前降支形态和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梗死相关部位在前降支近端者ST段压低组中占81.25%,ST段抬高组占20%,ST段无变化组占46.34%(P<0.01);LAD返折支配1/4以上下壁在ST段压低组中占6.25%,ST段抬高组占70%,ST段无变化组占29.27%(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变化与前降支梗死部位和形态有关。下壁导联ST段压低提示前降支近端梗死,ST段抬高提示前降支远端梗死且存在前降支返折。
曾春来韦铁民刘翀胡武明
关键词: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ST段改变
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1例
2005年
刘翀韦铁民曾春来
关键词:心脏肿瘤心功能非霍奇金淋巴瘤
社区化管理模式在慢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随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社区化管理模式在慢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慢性心血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1 273例丽水市莲都区户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改良的辛普森(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发现LVEF〈40%的患者共459例,从中选取405例慢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为社区化管理组(134例),B组为电话随访组(136例),C组为自我管理组(1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3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各进行1次随访,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多组间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B两组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CEI或ARB)类药物的用量均显著大于C组,且剂量逐渐递增,其中A组用量较B组更大,而C组却出现了β受体阻滞剂减量、ACEI或ARB类药物不再加量的现象。3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高,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显著下降,但只有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较入组时明显升高(分别为32.18%±6.93%、31.4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两组治疗后LVEF水平较入组时无显著改变。A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控制更满意,心功能改善最明显,1年内再住院率(9.92%)及病死率(7.44%)最低。C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控制最不满意,心功能改善最不明显,1年内再住院率(23.14%)及病死率(13.22%)最高。B组情况介于A、C两组之间。结论社区化管理模式和电话随访管理模式较患者自我管理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取得更好的疗�
刘翀韦铁民吕玲春赵瑞英向贻佳吴晓燕林莉曾春来
关键词:心力衰竭随访
孤立性心室肌致密化不全2例
2005年
赵瑞英韦铁民刘翀吴昊俊
关键词:心室肌致密化不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劳力性呼吸困难多源性室性早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