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喜
- 作品数:22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沭阳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布利特联合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时联用伊布利特的疗效。方法按照制定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受试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进行观察。将入选的4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100J~200J作同步电复律。治疗组在电复律前缓慢静脉注射伊布利特1mg,再行电复律,记录患者每次电除颤能量,电复律后心电监护24h。结果对照组电转复成功14例(70%),24h早期复发2例;治疗组均一次转复成功(100%),24h心电监护均维持窦律,且治疗组的电除颤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J±7.5Jvs 210.0J±8.5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伊布利特的药物强化治疗明显提高房颤电转复的成功率,还有利于电转复后窦律的维持。
- 刘道喜唐平王伺伟葛志艳
- 关键词:心房颤动伊布利特电复律
- 参松养心胶囊和黛力新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和黛力新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72例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每组均为24例。参松养心胶囊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3粒/次,3次/d;黛力新组口服黛力新1片/次,1次/d;两药合用组按上述剂量两药合用。三组均8周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HAMD评分优于单药治疗组。参松养心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33%、62.50%和79.17%。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和黛力新单药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疗效相当,参松养心胶囊/黛力新联合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 刘道喜李玲唐平
- 关键词:心肌梗死抑郁参松养心胶囊黛力新
- 抗凝治疗预防高血压脑出血继发栓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抗凝治疗预防继发栓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每组20例。预防组于脑出血早期(3~4 d)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U/d,皮下注射15 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每天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于抗凝治疗后1、7、15 d给予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高度怀疑肺栓塞者需完善D-二聚体、肺部螺旋CT增强扫描、心电图监护等检查。于抗凝治疗后1、5、10 d复查头颅CT。结果预防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静脉栓塞;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下肢静脉栓塞6例(30%),位于瘫痪侧3例,位于腘静脉下4例,有症状者2例,症状性肺栓塞1例,经抗凝治疗好转。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及再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患者深静脉栓塞[0(0/20)]及肺栓塞发生率[0(0/2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6/20)、5%(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采取抗凝治疗措施预防继发栓塞性疾病安全、有效。
- 唐平王少丹梁彦涛于雪芳刘道喜
- 关键词:抗凝药
- 维库溴铵治疗硫丹中毒1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治疗硫丹中毒所致剧烈抽搐的疗效。方法 13例硫丹中毒患者均出现全身频繁持续性抽搐,常规给予安定、苯巴比妥,如不能控制发作,静脉给予维库溴铵4 mg,继以1~2mg/h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并常规给予洗胃、综合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给予维库溴铵后,5例于40min内抽搐得到有效控制,其余8例于2~5 h内抽搐基本被控制;维库溴铵维持时间2 d~1周;平均机械通气时间3 d;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维库溴铵可有效控制硫丹中毒所致的顽固性抽搐,提高抢救成功率。
- 刘道喜颜怀银陈绍增王伺伟
- 关键词:中毒抽搐维库溴铵硫丹
- 异常Q波的临床鉴别分析(附50例报道)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异常Q波发生机制及其病理意义,以提高临床利用心电图快速诊断疾病的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心电图有异常Q波的5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结果异常Q波是心肌梗死的一种典型心电图改变,但并不是所有异常Q波都是心肌梗死,非梗死型异常Q波各具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可在心肌病、心肌炎、肺气肿、肺栓塞、预激综合征等患者的心电图上出现。结论心电图上出现异常Q波未必是心肌梗死,有很多非梗死性疾病也可出现异常Q波,要注意观察异常Q波的特点结合临床全面分析,并注意其动态变化,避免误诊误治。
- 唐平刘道喜
- 关键词:心电图异常Q波
- 伊布利特对高危房颤紧急电转复的强化治疗价值观察
- 2011年
- 目的:评价高危房颤紧急电转复时联用伊布利特的强化治疗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6月间进行紧急电转复的30例高危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预先给予注射伊布利特的15例房颤紧急电转复患者的成功率为100%,预先未给予伊布利特的15例患者中,11例转复成功,对于电转复没有成功的4例,补充注射1mg伊布利特后,再次经胸电除颤,全部转变为窦性心律,并且预先给予伊布利特注射的患者的电转复能量明显低于预先未注射伊布利特的患者(170±8.5)焦耳对(230±9.5)焦耳(P<0.01)。结论:心房颤动经胸电转复的效果由于预先注射伊布利特而得到提高,伊布利特的药物强化治疗,明显提高房颤电转复的成功率。
- 刘道喜唐平
- 关键词:伊布利特
- 参松养心胶囊与心理干预措施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尼可地尔,5mg^10mg/次,3次/d,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参松养心胶囊,3粒/次,3次/d,并给予心理干预措施,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焦虑症状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心理干预措施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疗效满意。
- 唐平刘道喜
- 关键词:焦虑参松养心胶囊心理干预措施尼可地尔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肌梗死伴抑郁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3粒/次,3次/日,连用2周。同时两组均给予解释安慰等心理治疗。结果治疗组中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抑郁状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 刘道喜唐平
- 关键词:心肌梗死抑郁参松养心胶囊
- 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和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方法:将75例脑梗死后焦虑患者分为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每组均为25例。乌灵胶囊组口服乌灵胶囊3粒/次,3次/d;黛力新组口服黛力新1片/次,1次/d;两药合用组按上述剂量两药合用,三组均八周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乌灵胶囊组、黛力新组、两药合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4%、80%。结论:乌灵胶囊和黛力新单药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相当,乌灵胶囊/黛力新联合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 刘道喜唐平
- 关键词:脑梗死焦虑乌灵胶囊黛力新
- 期前收缩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8月间收治的50例临床确诊的冠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平静时心电图显示有早搏(室性或室上性),每次早搏代偿间歇后第~个窦性激动的T波倒置,即期前收缩后的T波异常,其中3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15例患者结合生化常规、心脏超声、心脏摄片检查分别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病、心肌肥厚。5例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变。最后经冠脉造影检查全部确诊为冠脉供血不足。结论:当患者有胸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若有期前收缩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有诊断价值。
- 刘道喜唐平
- 关键词:期前收缩T波异常冠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