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清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连续非贴壁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IL-1β、IL-2、CD3mAb),诱导生成CIK细胞,以LAK细胞作为对照。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诱导16d后,CIK细胞的增殖率达到高峰,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经过22d培养,总的细胞数可扩增至100多倍;CI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在前期无明显差异,至18、21d时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扩增倍数(P<0.01)。CIK细胞是一群异质细胞群,CD3+CD56+细胞为其主要的效应细胞,经过22d培养显著增加,为(55.15±5.49)%,其绝对值可增加1500多倍。CIK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具有较强的杀瘤能力。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和杀瘤能力,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 王佳烈马国强包利清刘艳茹
- 关键词:CIK细胞扩增杀伤活性
- 树突状细胞联合LAK细胞对肿瘤免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马国强高维实王佳烈包利清刘艳茹云春梅
- 目前生物免疫治疗肿瘤已成为医学界正在关注的,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另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树突状细胞(DC)不仅是职业的抗原呈递细胞,更是一种天然的免疫佐剂。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具有广谱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是过继...
- 关键词:
- 关键词:LAK细胞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
- 抗原致敏DC联合LAK细胞对肺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联合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诱导出DC、LAK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表型上变化鉴定这两种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法把DC-LAK细胞和DC-LAK-A549细胞作为效应细胞,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杀伤试验。结果:①体外诱导单个核细胞培养出DC和LAK细胞。②共培养后DC-LAK细胞的免疫表型表达增加。抗原致敏DC联合LAK细胞(DC-A549-LAK)组的免疫表型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更有显著性意义。③共培养细胞在增殖倍率上有显著意义。④MTT显示共培养后的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增强,抗原致敏后DC-A549-LAK抗肿瘤效应增强更显著。结论: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出具有典型形态和免疫表型的DC和LAK细胞。DC和LAK细胞共培养细胞,增殖活性、免疫表型、杀伤活性方面高于单纯培养的LAK细胞。抗原致敏后DC-A549-LAK抗肿瘤效应增强更显著。
- 王佳烈马国强包利清刘艳茹
- 关键词:肺癌细胞株抗肿瘤效应
- 康惠尔溃疡贴对慢性创面修复的作用
- 目的观察新型敷料康惠尔溃疡贴对慢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应用康惠尔溃疡贴,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05例慢性创面(烧伤残留肉芽创面66例,各种原因所致的难愈性溃疡创面39例)进行局部治疗,比较创面平均修复速度。结果新型敷料的使用...
- 周青峰包利清卢亚巍高华罗念荣
- 关键词:慢性创面康惠尔溃疡贴新型敷料
- 文献传递
-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另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的实验体系和新的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尤其是抗肿瘤方面的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对DC的免疫学活性、体外诱导扩增、功能、抗肿瘤机制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 王佳烈包利清马国强刘艳茹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肿瘤免疫疗法肿瘤疫苗
-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在肺癌的生物免疫治疗上已取得可喜的成果。本文主要对DC疫苗抗肿瘤机制及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王佳烈马国强朱天吉包利清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疫苗肺癌免疫治疗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挫裂伤40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治疗急性肺挫裂伤(APC)的临床意义。方法78例APC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38例,给予吸氧、补液、抗炎、营养支持,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给予胸带固定,伴气液胸患者给予闭式引流;治疗组40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100mL,加UTI20万U,静脉滴注,1次/8h,疗程1周。疗程结束判断疗效。结果两组病例的RR、PaO2、PaCO2、PaO2/FiO2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ICU监护时间分别为(6.8±2.1)d、(9.6±1.8)d(P<0.05),ARDS的发生率是18.4%、5.0%(P<0.05)。结论UTI治疗APC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杨永亮包利清
- 关键词:乌司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