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3篇流感
  • 3篇甲型
  • 3篇减寿
  • 2篇疫苗
  • 2篇疫情
  • 2篇死亡率
  • 2篇死因
  • 2篇主要死因
  • 2篇居民主要死因
  • 2篇甲型H1N1...
  • 2篇病原学
  • 1篇带菌率
  • 1篇痘疫苗
  • 1篇猩红热
  • 1篇咽部
  • 1篇疫情分析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机构

  • 14篇东莞市疾病预...
  • 6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14篇卢志慧
  • 8篇陈光中
  • 6篇钟新光
  • 5篇张巧利
  • 4篇张萌
  • 4篇张泽武
  • 3篇郑少敏
  • 3篇陈婉雯
  • 3篇袁汝钊
  • 3篇黄振宇
  • 3篇饶丰
  • 2篇陈平华
  • 2篇刘艳璋
  • 2篇曾耀明
  • 2篇卢展鹏
  • 1篇熊劲光
  • 1篇陈文峰

传媒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4年东莞市居民主要死因及对寿命损失的影响被引量:35
2016年
目的了解2010-2014年东莞市居民主要死因及对寿命损失的影响,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0-2014年东莞市居民粗死亡率为127.9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2.91/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不明疾病。平均期望寿命为82.93岁,对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较为严重,去除这3种死因居民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9.67、1.83和1.17岁。全死因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659618人年,标化PYLL为878026人年,减寿率(PYLL‰)为16.39‰,标化PYLL‰为21.82‰。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为541803年,标化WYPLL为714238年,工作损失率(WYPLL‰)为13.46‰,标化WYPLL‰为17.75‰。前3位标化PYLL‰为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前3位标化WYPLL‰为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慢性病和损伤中毒是危害东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今后我市防病工作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孕期检查和围生期保健,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卢志慧陈光中卢志敏
关键词:主要死因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东莞市中小学生、工人和居民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信行现况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东莞市中小学生、工人和居民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东莞市小学、初中、工厂各1间,居民社区1个,其中小学和初中每个年级选择两个班进行整群抽样,社区和工厂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日常行为习惯及对待甲型H1N1流感的态度等。结果调查对象对甲型H1N1流感总体知晓率为69.63%,其中中小学生为75.32%,工人为64.10%,居民为52.46%,三者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8,P<0.05);中小学生不带病上课、打喷嚏或咳嗽时捂嘴、每天洗手次数、洗手时点和洗手方式等卫生习惯方面均优于工人及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7.24%的调查对象认为甲型H1N1流感可怕,认为可怕的原因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难以预防(52.68%)、该病易病死(46.34%)和没有特效药(41.22%);在未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调查对象中,仅58.10%表示愿意接种免费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愿意接种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结论东莞市中小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均优于工人及居民,应在特定人群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治、疫苗安全有效、不带病工作及正确洗手方法等关键知识点的宣传教育。
饶丰黄振宇张巧利钟新光刘艳璋张萌袁汝钊卢志慧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知识
2010-2017年东莞市厚街镇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东莞市厚街镇居民疾病死亡模式,进而对改善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生命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死因统计分析指标了解居民死亡和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结果厚街镇居民死亡标化率为284.14/10万,厚街镇居民期望寿命为86.42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该镇居民死亡和寿命损耗的主要原因。从PYLL‰和WYPLL‰分析可知,肿瘤、损伤中毒和循环系统疾病不仅是影响该镇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社会价值、劳动力损失的主要疾病。结论厚街镇居民的死亡率较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造成该镇居民减寿、劳动力及社会价值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针对这两大类疾病开展宣教和监测管理工作,是今后该镇改善居民健康、降低疾病负担的工作重点。
陈光中卢志慧刘宇莹郑少敏
关键词:死因减寿慢性病
2011年东莞市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东莞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东莞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1 877例,其中重症病例94例,占4.30‰。94例重症手足口病94例中,死亡2例,病死率为2.13%;5~7月发病的占62.77%;男性占62.77%,女性占37.23%;散居儿童占76.60%,幼托儿童占20.21%,学生占3.19%;6~11月龄的占6.38%,1~3岁的占81.91%,4~9岁的占11.70%;本地户籍的占20.21%,外地户籍的占79.79%。检测94例重症病例的肛拭子标本,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90.43%,其中EV71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2.34%,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3.83%,Cox A16病毒核酸阳性率为4.26%。94例重症病例中,中等热、高热的占90.43%,手足口臀3处及以上部位有皮疹的占78.72%,手足抖动的占76.60%,易惊的占60.64%,惊厥的占39.36%。[结论]东莞市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以1~3岁散居儿童为主,主要由EV71型病毒引起。
张泽武卢展鹏曾耀明钟新光卢志慧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病原学
用GM(1,1)残差修正模型预测东莞市厚街镇居民伤害死亡与减寿趋势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东莞市厚街镇居民伤害死亡和减寿的变化趋势,为厚街镇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6年厚街镇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采用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评价指标分析伤害死亡特征;用潜在减寿年数(YPLL)、减寿率(YPLL‰)和平均减寿数(AYLL)评估伤害的疾病负担;用GM(1,1)残差修正模型对死亡率和AYLL数据拟合并进行动态预测。结果2010-2016年厚街镇居民伤害粗死亡率为19.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67/10万。全死因潜在减寿年数(YPLL)为2873人年,标化YPLL为2948人年,减寿率(YPLL‰)为27.34‰,标化YPLL‰为28.05‰,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20.82年/人。死亡率的GM(1,1)残差修正模型:X1k(0)=38.3720e0.0842k-7.9812e-0.2964k-25.7779,后验差检验其模型精度为优;AYLL值的GM(1,1)残差修正模型:X1k(0)=-148.7146 e-0.0363k-12.4735e-0.1446k+167.0353,后验差检验其模型精度为良;预测2017-2018年厚街镇居民伤害死亡率分别为31.16/10万和33.81/10万,AYLL值分别为18.14年/人和16.87年/人。结论未来厚街镇伤害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应重视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陈光中卢志敏卢志慧郑少敏
关键词:GM(1,1)
东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对东莞市2009年甲型HIN1流感(简称甲流)疫情及防制措施进行分析,为制定下一步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分别来源于东莞市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感监测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东莞市首例甲流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6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发生甲流确诊病例518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死亡3例;重症病例发生率为5.21%,病死率为0.58%。518例中男性占61.58%,女性占38.42%;学生占75.10%;15岁以下人群占62.74%。3例死亡病例均为学生,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同期共发生暴发疫情50起(学校47起),罹患率最低为0.87%(32/3 674),最高为17.00%(68/400),暴发疫情中确诊甲流病例260例,占2009年甲流报告总病例数的50.19%。甲流就诊趋势指数及暴发疫情时间分布显示发病高峰为11月份。甲流的流行及防控可分为严防输入、局部暴发及社区扩散、多点暴发和社区流行3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了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结论东莞市2009年甲流发病的重点人群为15岁以下的学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建议继续加强对流感的监测工作和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根据疫情进展情况适时调整甲流防控措施。
张巧利张萌钟新光刘艳璋卢志慧张泽武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疾病暴发流行
东莞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东莞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东莞市的不良反应个案信息,收集疑似异常反应病例的个案调查表以及东莞市各接种点每天报告的《广东省东莞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相关信息日报表》等资料,使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SPSS13.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自2009年11月3日-2010年2月28日,东莞市甲流疫苗接种累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2/万,病例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员,而流动人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病例大多数为一般反应,多为48 h内出现症状,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通过被动监测方式发现为主。结论东莞市甲流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轻症为主,接种安全性较高。今后应该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加强对市民进行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宣传,特别是对流动人口进行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识别、处理和及时就诊方面的宣传。另外,主动监测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的掌握受种者,特别是主动就医趋势较差的流动人口受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卢志慧张萌卢志敏张巧利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一种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观察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对东莞市一种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于接种后30 min、6h、24 h、48 h、72 h、4~10 d对受种者进行随访,通过电话或自动报告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受种者接种后情况均登记在《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安全观察登记表》,使用Excel2003和SPSS13.0进行分析. 结果 2011年7月26日-2012年9月30日,东莞市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6/万,病例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76.19%)为异常反应,多为(86.36%)24 h内出现症状,以皮疹为主要表现. 结论 东莞市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轻症为主,接种安全性较高.
卢志慧卢志敏陈光中钟新光陈婉雯陈平华黄振宇
关键词:水痘疫苗安全性
一起内地赴港澳旅行团食源性疾病疫情的调查
2020年
目的调查一起内地赴港澳旅行团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原因,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事故互联互通机制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月25日,东莞市厚街镇发生一起内地赴港澳旅行团返程途中出现不明原因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症状的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肛拭子样本,参照国家标准检测致病菌。结果共发现13例病例,患病率30.95%(13/42)。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100.00%)和腹痛(84.62%)等。流行曲线为点源暴露模式。6例病例肛拭子样本检出肠炎沙门菌,检出率为54.55%(6/11)。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判定该事件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
陈光中卢志敏卢志慧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东莞市12~18月龄健康婴幼儿鼻咽部b型流感嗜血杆菌携带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东莞市12~18月龄健康婴幼儿鼻咽部b型流感嗜血杆菌携带情况及该菌耐药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初夏(2009年5-6月)和冬季(2010年1月)在东莞市5个镇进行两次采集,共采集健康儿童的鼻咽拭子598份,进行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和耐药性检测。结果东莞市12~18月龄健康婴幼儿鼻咽部b型流感嗜血杆菌携带率为5.35%(32/598),居室容积<20 m^3/人为携带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危险因素(OR=3.420,95%CI:1.449~8.074);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种率为60.37%(361/598);检出3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的菌株,占所有菌株的12.00%(3/25)。结论居住单位容积小会增加携带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风险,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婴幼儿的居住环境,提高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接种率有助于降低婴幼儿鼻咽部b型流感嗜血杆菌携带率。
饶丰张萌莫嘉延卢志慧陈文峰陈婉雯黄振宇张巧利
关键词:B型流感嗜血杆菌带菌率健康婴幼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