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斐适

作品数:12 被引量:14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信息披露
  • 5篇披露
  • 4篇公司治理
  • 4篇股东
  • 3篇选择偏好
  • 3篇制衡
  • 3篇偏好
  • 3篇公司治理成本
  • 3篇股东制衡
  • 3篇大股东
  • 3篇大股东制衡
  • 2篇统合
  • 2篇企业
  • 2篇契约
  • 2篇契约理论
  • 2篇竞争优势
  • 2篇公司治理效率
  • 1篇对价
  • 1篇信息披露指数
  • 1篇完整性

机构

  • 10篇南开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1篇华天会计师事...
  • 1篇天相投资顾问...

作者

  • 11篇吕斐适
  • 4篇唐跃军
  • 4篇程新生
  • 3篇吴德胜
  • 2篇王世权
  • 2篇杨斌
  • 2篇桑士俊
  • 1篇于善辉

传媒

  • 2篇会计研究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上海金融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2006年中...
  • 1篇中国制度经济...

年份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司治理变革中的治理成本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公司治理成本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根据其来判断一项公司治理政策或机制的引入是否能在提高投资者保护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绩效。美国2002年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法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公司治理政策和机制效率的很好例子。该法案虽然给予投资者更严格的保护,但是也增加了美国公司的治理成本。本文归纳了两种研究公司治理成本的思路,最后提出了公司治理成本研究对中国公司治理变革的启示。
吕斐适吴德胜
关键词: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成本公司治理效率
分部报告的分析与利用——兼论我国有关企业分部信息披露的要求被引量:24
2002年
分部报告作为财务报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意义和作用正日益受到报表分析人士的关注 ,但如何分析和利用分部报告 ,对于大多数分析者来说还很陌生。本文从分析企业分部的划分标准、报告分部的测试标准和分部报告所选用的会计政策入手 ,把握分部报告分析的切入点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分部报告中主要财务指标对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指导意义。同时 ,本文还对财政部和证监会有关分部信息披露的要求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桑士俊吕斐适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披露
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基于不同的治理战略,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对信息披露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选择偏好。具体而言,控股股东往往倾向于让信息披露看起来较为可靠和及时,以便迷惑市场和广大中小投资者;同时有意降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使投资者缺...
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
关键词:大股东制衡选择偏好
流通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是否获得了财富增值?被引量:11
2008年
本文的主要的目是从事后的角度分析流通股股东的股票财富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提出和表决是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一个讨价还价过程,利益分配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力量。统计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流通股股东的财富在股改前后获得了7%的增值。非流通股比例、股改批次、控股股东性质、市净率是影响流通股股东获得财富增值的主要因素。虽然非流通股比例越大,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股票也越多,但是,流通股股东享受的财富增值却越低。非流通股比例与对价水平之间正的相关性掩盖了非流通股股东少付对价的事实。总的来说,对价方案是在维持流通股股东股改前后的财富不受损的基础上制定的,而不是补偿流通股股东历史上对上市公司的投入。
吴德胜吕斐适于善辉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流通股对价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评价及信息披露指数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本文借鉴中外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和法律法规,以信息透明度为核心选择信息披露完整性、真实 性、及时性三项评价指标,依据实证调研的数据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初步 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及信息披露指数上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平衡 性。分属不同行业、第一大股东性质不同、分属不同省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状况总体偏差,信息披露指数比较低。
唐跃军程新生吕斐适
关键词:信息披露完整性及时性信息披露指数公司治理
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的统合:关于企业本质问题的探索
本文从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统合的视角,对企业本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契约性”与“生产性”的统一。企业作为市场与社会的中间组织,三者之间是“异质共生”与互补关系。进而为企业目标定位于持续竞争优势获得与维...
王世权杨斌吕斐适
关键词:契约理论竞争优势
文献传递
公司治理成本及其应用研究
公司治理改革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问题,各国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公司治理变革的时代,而中国公司治理实践正经历着从“违规”到“合规”的过程,呈现出从外在的强制性治理向内在的自主性治理转变的新趋势。 中国公司治理质量改...
吕斐适
文献传递
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50
2008年
基于不同的治理战略,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对信息披露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选择偏好。具体而言,控股股东往往倾向于让信息披露看起来较为可靠和及时,以便迷惑市场和广大中小投资者;同时有意降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使投资者缺乏相关的信息作出适当而有效的反应。相反,其他大股东可能阻碍控股股东操控信息披露,对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产生“负面作用”,同时倾向于要求在年报中披露更多更加相关的信息。
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
关键词:股东制衡选择偏好
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治理效率——基于公司治理成本的分析被引量:39
2007年
国内外不断改革的公司治理实践都迫切要求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公司治理成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对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系统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研究公司治理效率的方法。最后,从治理成本的视角分析治理效率对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意义。
桑士俊吴德胜吕斐适
关键词: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效率公司治理成本
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基于不同的治理战略,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对信息披露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选择偏好。具体而言,控股股东往往倾向于让信息披露看起来较为可靠和及时,以便迷惑市场和广大中小投资者;同时有意降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使投资者缺...
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
关键词:大股东制衡选择偏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