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双足疼痛为首发的干燥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张艳红王海英曹亦宾吕艳华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自身抗体肌电描记术
- 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脊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经时变化规律,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脊髓HG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损伤侧的神经细胞胞质颗粒阳性染色强于未损伤侧;神经损伤后第3,7和14天,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元内杂交信号明显增强,以第7天的变化最为显著。HGF蛋白的表达均于坐骨神经损伤后第1周开始增强,第2周时达峰值,然后下降。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HGF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冯凯林世和吕宪民王海英吕艳华高轩孟晓梅吴秀玲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周围神经损伤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
- CT血管成像对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被引量:1
- 2006年
- 崔海燕曹亦宾吕艳华李欣
- 关键词:脑缺血
- 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1例被引量:2
- 2004年
- 吕宪民冯凯曹亦宾吕艳华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开颅手术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吕宪民冯凯王海英曹亦宾吕艳华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CT检查MRI检查肝素尿激酶阿司匹林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瘦素水平变化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瘦素(LP)水平变化情况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3、7天早6:00~8:00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8和LP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和L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含量到达高峰的时间各不相同,在时间上具有波动性。结论 IL-8直接参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TNF-α和LP升高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张艳红陈丽丽王海英吕艳华曹亦宾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瘦素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捻挫为动物模型,用HGF局部给药,设立对照组。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进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病理形态计量学图像分析、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电镜下超微结构研究。结果HGF组SCV、SFI、有髓纤维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下HGF组髓鞘的厚度、轴突直径高于对照组。结论HGF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有髓纤维再生,并促进感觉、运动神经纤维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
- 冯凯林世和吕宪民王海英吕艳华孟晓梅吴秀玲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周围神经损伤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 2004年
- 牟凤群吕宪民冯凯王海英曹亦宾吕艳华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1分定义为进展性脑卒中,共30例患者符合进展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对入选患者进行TOAST分型及OCSP分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停用所有抗血栓药物,给予肝素钠+替罗非班持续泵入;对照组单独应用肝素持续静脉泵入;采用NIHSS在患者入院时、进展时及治疗后24h、48h、72h、7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价;在治疗后90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预后评定。详细记录用药及随诊期间患者的出血部位及死亡原因。结果入院时及进展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72h及7d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时随访,两组患者的mRS评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d内出血率、死亡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出血率和死亡率。
- 吕宪民陈丽丽曹亦宾安雅臣王海英吕艳华佟旭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替罗非班
-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Res组(R组)。采用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30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R组于缺血前7d给予腹腔注射Res(50 mg/kg),1次/日。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留取脑组织,采用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层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p-PERK、CHOP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含水量升高(P<0.05),脑梗死体积增大(P<0.05),皮层GRP78、p-PERK和CHOP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I/R组比较,P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含水量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GRP78表达上调(P<0.05),p-PERK和CHOP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 高轩陈荔枝刘振红吕艳华夏立伟李永秋
- 关键词:白藜芦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内质网应激